孝子贤孙的句子(对妻贤子孝名言的解析王来宝)

孝子贤孙的句子(对妻贤子孝名言的解析王来宝)(1)

对“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一句名言的解析

---王来宝

孝子贤孙的句子(对妻贤子孝名言的解析王来宝)(2)

近读宋人编的《名贤录》,其中有许多贤文,都很有教益。我对那里面“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一句,印象颇深,且感慨颇多。今把这些感想写下,与大家共同分享。

先说上半句“妻贤夫祸少”。所谓贤者,有德有才也。妻子是一个家庭的主轴,它上连长辈,下连后代,中连丈夫。主轴一转,家庭这盘机器就会全部动起来。古语说“女人有福带满家”,我觉得这个“福”字就是一个“贤”字。妻子贤惠,长辈快乐,子女上进,丈夫幸福,四邻和谐。相反,妻子糊涂,长辈不安,子女扯蛋,丈夫受累,四邻不宁。

见到许多女子,由于家风家教好,自幼知书懂礼,即使没有文化的家庭,也懂得基本的妇道。这样的女孩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最关心的是两个问题:“男家家风好不好?”“男方正干不正干?”结婚以后勤劳节俭,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懂得公公也是爸,婆婆也是妈。孝敬公婆,使老有所安。人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母亲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应该是第一里的第一老师。因此,母教对孩子的品质形成就最为关键。女子成了母亲,能为儿女做出好的表率,能正确引导使走正道。敬师长,爱学习,不断进步,长大能为国、为家争光。历史上的孟母、岳母,就是她们心中的偶像。对待丈夫,体贴关怀,给予温暖,帮助丈夫成家立业。他们知道,丈夫作为一家之主,工作压力大,丈夫有苦自己承受,有泪往肚里咽。懂得世上女子多比男子长寿,主要是因为身上的压力不同。男人在外闯荡,家庭就是他们幸福的港湾。名人说“温柔的妻子最旺夫”,这话不无道理。妻子若能识大体,明事理,恪守妇道,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对丈夫温柔有加,丈夫定会无后顾之忧,有贤内助之喜。妻子能知道,平平安安就是家庭的最大幸福与享受,就会经常规劝丈夫,遵纪守法,为民要本本分分,为官要清廉自律。有妻如此,丈夫何祸之有?

相反,有的女子,从小没受到正确的家教。长大后“三观”扭曲,把谈婚论嫁变成“谈钱论价”。她们的口头禅是“扎心四问”:“他家城里有没有洋房?他家库里有没有轿车?他家存折里有没有大笔存款?他家里有没有累人的‘垃圾’(“废品”)”。嫁过来后不做家务,清吃坐穿,不理子女。公婆是不花钱的佣人、保姆,对待公婆有用时靠前,无用时靠后。一旦他们身上没油可揩,没肉可啃,变成无用的“垃圾”,便一脚踢开,扫地出门。或者不上养老,对老人不修不理,轻则辱骂,重则毒打。丈夫一管便以“离婚”、“寻死”相胁。对待子女不做好的表率,不教子女上进,责任推给学校,学习推给补习班。如此子女,别说在“起跑线”,全程注定输光!对待丈夫有钱就亲,无钱就冷。当姑奶奶,做河东狮。在这样的淫威下,丈夫便成为唯唯懦夫,子女还会成景?丈夫在家中得不到温暖,只好跑出去寻找慰藉,最后落一身脏病,弄不好妻离子散。还有一些女子,不守妇道,耐不住寂寞,挡不住诱惑,好吃懒做,追求享乐,招蜂引蝶,为了当“二奶”、当“小三”,甚至谋害亲夫,弄得家破人亡。更有甚者,教唆丈夫违法乱纪,贪污受贿,最后丈夫锒铛入狱,自己也难逃法网。这不正是“妻愚夫祸多”吗?反之亦然,“夫贤妻祸少,夫愚妻祸多”。本文在此不做赘述,将另为文述之。

再看下半句“子孝父心宽”。古人云“百孝善为先”。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我文明古国绵延5000载的根本所在。传统观念里养儿防老,如果儿子孝顺,老人自然心安。自己辛苦一辈子,晚年无后顾之忧。一般而言孝顺之人心地都是善良的,对父母长辈常有感恩之心,如果走上社会,奋斗得一官半职,必能以善良仁慈之心来对待老百姓,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地方提拔干部,以不孝闻名者一票否决,值得点赞。试想连自己的父母长辈都不能孝顺之人,他能一心一意的为老百姓服务吗?一个目无长辈父母的人,怎会尊重自己的上级领导,怎会不折不扣的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孝和悌是连在一起的,《弟子规》开头就说做人要“首孝悌”。从广义上来说,这个“悌”字就是敬兄爱弟。在家里能兄弟和睦的人,也能和乡邻搞好关系,到了单位跟同事们关系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能做到这些,怎能不使父母心事放宽了。再说家庭里,老话说儿“儿不孝,妻大胆;儿孝顺,妻不敢”,这些话仍有现实意义。丈夫对父母不孝,有些心思不正的妻子,自然会更加不孝。丈夫对父母孝顺,有些心思不正的妻子,自然有贼心没贼胆。所以说“子孝父心宽”,反之亦然,“子逆父心寒”。女子也一样,“女孝父心宽,女逆父心寒。”

上下句都涉及“孝顺”,要及时行孝,孝顺是不能等的,谚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父母不在了,想行孝也迟了,真是“觉”了也就“误”了。长辈逝去后,再怎么供奉,怎么烧纸,又有何用?有人礼佛敬神,舍得花钱,孝敬长辈,非常吝啬。哲人说:“学佛十年,佛在西天;学佛20年,佛在灵山;学佛30年,佛在眼前!”长辈双亲就是真正的佛,要恭敬孝顺才是!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些谚语是我们老祖宗千百年来根据无数事例总结出来的,是他们经验的结晶,在今天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希望女同胞们,过去做的使丈夫心安的,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做得差的要认真学习,痛改前非,向先进看齐,孝敬长辈,相夫教子,和睦邻里,做个优秀的女人;男同胞们要以一视同仁的态度孝敬双方的父母长辈,关怀妻子,和睦家庭,共同教育好后代,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生活更加幸福。

2019.12.6

孝子贤孙的句子(对妻贤子孝名言的解析王来宝)(3)

【作者简介】:王来宝,祖籍桂林镇,大专文化,从小喜爱文学,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退休后开始写作,处女作《又到六月六》在红旗渠报发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