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的历史冷知识(教科书34)

教科书,应当给三国史撑起一片清明的历史天空!

三国中的历史冷知识(教科书34)(1)

三国中的历史冷知识(教科书34)(2)

三国中的历史冷知识(教科书34)(3)

教科书注解以"隆中"颠覆了三国历史地理,前后解释矛盾不一,惑乱历史认知。

众所周知的历史常识,中国二十四史之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乃及三国野史《魏略》《献帝春秋》,以及其它三国时的相关所有文献……没有"隆中"二字的存在。

"隆中"是三国时"州郡县"之什么形式的行政区划治呢?当然也不是!

"隆中"不属于三国历史因素,因为三国史记载下没有"隆中"二字。但教科书为什么要咬死"隆中"并添加在三国历史当中呢?

因为"隆中"属于三国史以后的历史因素,"隆中"有地理争议:

有襄阳古隆中或南阳隆中卧龙岗"两个隆中"之说,也就是沔之阴襄阳古隆中与沔之阳南阳隆中卧龙岗地理坐标南北对立之说——但"隆中"与三国史本源记载没有任何联系,教科书又为什么要把"隆中"添加在三国史当中呢?教科书要把争议历史问题选边站队吗?

大家不免疑问:教科书怎么啦?

教科书背后事情,我们不便猜测。但教科书为什么要以"隆中"去改变三国本源历史呢?以"隆中"改变三国历史地理记载呢?

教科书一方面认定"隆中"两地说,一方面又把"隆中"标注在襄阳城西,这是不是教科书的自相矛盾呢?让学生难以师从、怎么辨析其地理名称及坐标呵?

这是教科书的"隆中"两地说(如下图)

三国中的历史冷知识(教科书34)(4)

三国中的历史冷知识(教科书34)(5)

这是教科书的"隆中"襄阳城西"说"(如下图)

三国中的历史冷知识(教科书34)(6)

三国中的历史冷知识(教科书34)(7)

教科书把魏置荆州八郡都没有标注,它标注一个"隆中"出来是什么意思呢?

"隆中"能代表魏置荆州吗?能够代表魏置荆州八郡吗?而教科书源何解释在襄阳城西呢?你们的三国史证凭据呢?

教科书如果认定"隆中"为襄阳古隆中,大可大大方方地把史证文献摆出来?教科书编纂工作遵从了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争议问题不入教材"的行政命令吗?显然没有啊!

质问教科书:

是拿你认定的"隆中"两地说语文教材,去否定你的历史教材呢?

还是拿你的历史教材注解去否定你的语文教材书之注解呢?

教科书,请您还给三国历史一片净土吧:人民需要原汁原味的历史本源记载,人民需要清明的历史!

三国中的历史冷知识(教科书34)(8)

三国中的历史冷知识(教科书34)(9)

作为一个布衣老百姓,我给出版社编辑组的老师们探讨一些相关三国历史本源记载吧!

魏置荆州州府所在地在义阳郡新野,地图标注荆州名称(如下图):襄阳郡和南阳郡之间的荆州,就是义阳郡新野县——魏置荆州州府所在地。

这才是三国版图划治现状及版图割据:南乡郡、南阳郡、义阳郡、襄阳郡……并存。

三国中的历史冷知识(教科书34)(10)

三国中的历史冷知识(教科书34)(11)

一、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至公元220年关羽北伐失败前荆州"九郡"现状。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后,原先短暂领有荆州的曹操只保住了荆州北部南阳郡、江夏郡与南郡的一部分,而中南部被孙刘联军占据。

曹操之后从南郡、南阳郡中分出襄阳郡、南乡郡,荆州成为三分割据的局面:

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归刘备。

江夏郡、桂阳郡、长沙郡归孙权。

南阳郡、襄阳郡、南乡郡归曹操。

一般认为这阶段三家各占三郡的局面是“荆襄九郡”一词的来源。

二、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至魏景初元年公元226年,魏吴二分荆州之郡县现状。

进入三国,曹魏荆州,州府所在地(义阳置郡前)治所在南阳郡宛城,后徙至义阳郡新野,下辖南阳郡、江夏郡(长江以北)、襄阳郡、南乡郡、新城郡、上庸郡、魏兴郡等共八郡。

孙吴荆州,治所在南郡的江陵,下辖南郡、江夏郡(长江以南)、长沙郡、湘东郡、桂阳郡、临贺郡、零陵郡、衡阳郡、武陵郡、建平郡、宜都郡等共十一郡。

于是三国版图出现短暂的稳定状态,这就是公元227年诸葛亮认同的"今天下三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版图割据及其郡县划治现状下的认定。

三、曹魏置荆州八郡中之四郡:襄阳郡、义阳郡、南乡郡、南阳郡之郡县划治现状。

"今天下三分"三国鼎立局面下,魏得荆州置义阳郡、襄阳郡、南乡郡、南阳郡四郡之郡县现状如下:

1, 三国南阳郡居于义阳郡新野县以北,南乡郡以东,辖14县。三国时的南阳郡,入晋朝时名南阳国,治南阳城,辖宛、 西鄂、 雉、 鲁阳、犨 、淯阳、博望、 堵阳、 叶 、舞阴、 比阳、涅阳 、冠军 、郦十四县。三国南阳郡隔着义阳郡、襄阳邓城县而不至汉水——襄阳郡居义阳郡之南。

2, 三国南乡郡辖8县分别为:

东汉置的南乡县,治今河南省淅川县西南。

秦汉旧县析县,治今河南西峡县东。

西汉旧县顺阳县,治今淅川县香花镇附近的丹江口水库下,淹没前为李官桥镇顺阳村。

西汉旧县丹水县,治今河南淅川县寺湾镇一带。

西汉旧县武当县,治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北关门岩北。

西汉旧县酂县,治今湖北省谷城县固封山北。

秦汉旧县阴县,治今湖北老河口市傅家寨附近。

西汉旧县筑阳县,治今湖北谷城县境内。

3, 三国襄阳郡辖八县:

襄阳、宜城、山都、中庐、邓城、邔,臨沮。

4、三国义阳郡 “统县十二,户一万九”,十二县为:新野、穰、邓、蔡阳、随、安昌、棘阳、厥西、平氏、义阳、平林、朝阳。

这就是魏置荆州南阳郡,义阳郡、南乡郡,襄阳郡的郡县现状。

故公元227年,诸葛亮《出师表》所认同的"今天下三分"之三国现状,是关羽北伐失败及刘备夷陵之战兵败后,魏吴分治荆州的状态,这才是诠释其"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历史地理地标。

而作为一个三国军事家诸葛亮,他当对"魏吴分治荆州: 魏置荆州八郡、州治义阳郡新野;吴置荆州11郡、州治南郡江陵"这些变化非常清楚。"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个南阳就是"今天下三分"三国鼎立版图割据及其郡县划治现状下的南阳,也就是三国南阳郡。而227年的南阳郡及其郡望郡治,也是当时唯一名南阳的地方,亦是与诸葛亮"躬耕垄亩"坐标唯一匹配的地方。

四、南阳隆中卧龙岗的历史。

三国中的历史冷知识(教科书34)(12)

三国中的历史冷知识(教科书34)(13)

三国中的历史冷知识(教科书34)(14)

三国中的历史冷知识(教科书34)(15)

三国中的历史冷知识(教科书34)(16)

三国中的历史冷知识(教科书34)(17)

三国中的历史冷知识(教科书34)(18)

三国中的历史冷知识(教科书34)(19)

三国中的历史冷知识(教科书34)(20)

三国中的历史冷知识(教科书34)(21)

【南阳隆中卧龙岗历史、文物、古迹链接印证:躬耕于南阳是史实真相 - 今日头条】

https://m.toutiao.com/is/dABos9m/

【汇集南阳、襄阳所有核心史料,解密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之历史印证 - 今日头条】

https://m.toutiao.com/is/dASJVu6/

【揭秘诸葛氏迁徙南阳重要史证:断石幢,见证南阳诸葛氏历史里程碑 - 今日头条】

https://m.toutiao.com/is/dAB4qA8/

【襄阳历史记载上无"卧龙岗",诸葛亮与南阳隆中卧龙岗的历史共存 - 今日头条】

https://m.toutiao.com/is/dABWN3B/

【"襄阳说"的史证依据已破产,传云"古隆中"的"皇帝新衣"将不见 - 今日头条】

https://m.toutiao.com/is/dABbG8j/

【从操"困于南阳"思辨"躬耕于南阳"所指就是南阳郡治宛县 - 今日头条】

https://m.toutiao.com/is/dABVUyd/

【今日头条】

https://m.toutiao.com/is/dAS5UVo/

【中庐县历史边界沿革解密:万山以西,汉水以南为中庐县境 - 今日头条】

https://m.toutiao.com/is/dASRN1j/

【襄阳为什么不敢承认邹家湾襄阳城是刘表时州治之襄阳? - 今日头条】

https://m.toutiao.com/is/dAS5g71/

【经济环境下催生的变态学术观:颠覆了三国历史或前四史历史地理 - 今日头条】

https://m.toutiao.com/is/dASBqhg/

【历史上记载的隆中,源起南阳 - 今日头条】

https://m.toutiao.com/is/dASuCpN/

三国中的历史冷知识(教科书34)(22)

三国中的历史冷知识(教科书34)(2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