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的生平简历(品读济宁一代至圣先师孔子的生平)

关于孔子的生平简历(品读济宁一代至圣先师孔子的生平)(1)

孔子的先祖为宋国贵族,因为避难而迁居鲁国。孔子3岁丧父,家道衰落,跟随母亲由昌平乡迁居到鲁国都城(现曲阜)里的阙里。孔子年幼的时候,家境非常贫寒,在母亲颜徵在的教育下,从小就好“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关于孔子的生平简历(品读济宁一代至圣先师孔子的生平)(2)

在孔子15岁的时候就立志于钻研学问。孔子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他曾经问礼于老聃(老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19岁时,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20岁时做了一名管理仓库的小吏。

据《孔子世家谱》记载:孔子22岁始设教于阙里,创办私学,并开始收徒,传授“六艺”。又据《孔子大传》介绍,孔子30岁时,已经有门人弟子跟随他云游四方、从师学习。孔子提倡在民间开办私学,并在阙里设置学堂。一些不能进入官方接受教育而又渴求知识的社会青年慕名而来,投奔到孔子门下为徒。孔子曾经率弟子前往周代的国都洛邑(现洛阳) “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所极”,收益良多。

关于孔子的生平简历(品读济宁一代至圣先师孔子的生平)(3)

35岁时,孔子因鲁国内乱而投奔齐国。齐景公经常就时政咨询孔子,所以孔子非常受景公器重,但是却受到齐国大臣的排挤、阻挠。不久之后,孔子便离开齐国返回鲁国,继续开办私学和钻研学问。

孔子约51岁时,任中都(今汶上县地)宰,上任一年,政绩就很卓著,很多地方纷纷效仿。第二年,孔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并曾“摄行相事”,也就是曾经代理行使宰相一职。后因堕毁“三都”,毁掉季孙、叔孙、孟孙三氏所建的都邑,并想籍此削弱他们的实力,来增强国家的势力,而在鲁国贵族斗争中遭到攻击。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记载:“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55岁时,孔子弃官离开鲁国,开始率领弟子周游卫、宋、陈、蔡、楚等国,历时14年之久,一直到了70多岁都没有被重用。周游列国期间,曾困厄于匡,绝粮于陈、蔡。虽历尽艰难,但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宣传其政治主张,寻找施展抱负的机会,但终未被用。

68岁,孔子回到鲁国,被尊为“国老”,倾心致力于文献整理和教育事业,删《诗》、订《礼》、述《乐》、赞《易》、论《书》、作《春秋》,聚徒授业。其弟子三千中,身通六艺者有72人。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记载:“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孔子71岁时,因听说管理山林的人说起“西狩获麟”而感叹:“吾道穷矣!”于是停笔《春秋》。后人以"泣麟"为哀叹悲泣世衰道穷的典故。

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十一日,孔子卧病7日而终,死后葬在了鲁城北边的泗水岸边。鲁哀公诔文尊称孔子为“尼父”。

关于孔子的生平简历(品读济宁一代至圣先师孔子的生平)(4)

来源济宁综合广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