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之手工业改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之手工业改造)

我们国家一向比较重视手工业的发展,现在好多的非遗项目,都是手工业。手工业基本上是祖辈流传下来的,而且基本上是副业,有的是工厂工人,有的是种田的农民,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凭借一技之长,手工制作,贴补家用。手工业是社会经济的必要补充,也是社会分工的必要补充,如过去的钉鞋匠、配钥匙、编个篮子、箩筐等。这些手工业者现在比较自由,但在过去必须纳入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中,这就要讲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之一的手工业改造。

手工业改造始于50年代,与农业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同步。合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通过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让个体手工业者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但由于个体手工业者是私有者,又是劳动者,所以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采用剥夺的办法,必须坚持自愿原则,通过说服教育,让个体手工业者走合作化的道路。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11月开始至1956年底结束,主要是分三步走,(一)手工业供销生产小组。(二)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

当时,全国各地根据当地手工业的特色,成立各种不分大小的行业合作社,例如北京的顺义区(后改顺义县)在1952年,根据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指示,创办了铁业、麻业和服装三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在村里也有合作社,廊坊的南小营村 1953年初,由161户家庭手工业者成立了苇业生产合作社。通过成立合作社,手工业生产效益明显增长,手工业者的社会主义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大家纷纷写申请、表决心、积极要求入社。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之手工业改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之手工业改造)(1)

编织箩筐合作社

建国初期,手工业是供应城乡人民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重要来源,农村生产资料的90%,生活资料的70%靠手工业,城市居民也需要大量的手工业品,许多手工业品还是传统的出口商品,如刺绣、红木雕刻等。但是,手工业一直以一家一户为一个经营单位,工具简陋,生产规模狭小,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为了解放生产力,克服个体生产的自发性和落后状态,国家很有必要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不仅有利于手工业自身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丰富城乡居民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