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南山的捷径(南塔路南山在的地方)

去南山的捷径(南塔路南山在的地方)(1)

南塔路 3号

因为有路,可赴理想的门

因为有门,可登梦想的塔

因为有塔,可摘心中的月

因为有月,可作前行的灯

因为有灯,可照逐梦前程

那,那,那

哪里有路、有塔、有灯、有月

还可奔赴理想,为学圆梦呢?

答案是 南塔路 3号

去南山的捷径(南塔路南山在的地方)(2)

位于南塔路3号的百年名校:绵阳南山中学

南塔路

南山,古称塔子山,得名于南塔古迹,南塔路亦因此而得名。南塔古迹可追溯至明朝。清朝知州屠用谦在雍正十三年至乾隆元年(1735-1736年)在南山之巅建山川风雨坛,并重建南塔。南塔处文脉,州人皆向往之。

去南山的捷径(南塔路南山在的地方)(3)

通往南塔路的石阶

去南山的捷径(南塔路南山在的地方)(4)

那些走过南塔路的南山人

古南塔最早可追溯至明朝

1

绵州山水灵动,风景秀丽,自古闻名,历代都有深邃思想留下。古绵州四郊“东旗、西鼓、南蛇、北龟”,造就了许多古绵州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环抱四山之中,三水汇流之处。南山,于城南三里,是绵阳十景之一。涪江汇安昌江,对峙富乐山、西山、北山(龟山),南山于此间而立。南山古称塔子山,得名于南塔古迹,南塔路亦因此而得名。西起于长虹大道南段山坡,东至南山山脊,全长1200米、宽8米,经绵阳南山中学、756市场、长虹电源厂生活区,这便是南塔路全貌。

去南山的捷径(南塔路南山在的地方)(5)

南塔路一隅:绵阳南山中学高三校区

“郡之南山旧有塔,明末贼毁。”绵州地方志专家汤毓良表示,根据现有史料,古南塔最早可追溯至明朝。清《直隶绵州志》中说:南山塔,参《旧志》,乾隆元年建。清朝知州屠用谦《重修南山塔引》中记载:相传张逆(张献忠)攻城不下,有谓巽方一塔合郡所关,去之则如破竹,逆从之果验。由此可见,明末,张献忠毁古南塔。汤毓良由此推测南塔始建于明代,或许更久远些。

历史上,南塔屡毁屡建。清朝雍正十年(1732年)屠用谦修复,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李蓝之乱”再毁南塔,清朝治时被重建。1956年地震,塔刹及第九层被毁,残塔共八层高22米,为阁楼式。塔身各部结构合理,建造工艺精细,虽历经200多年,仍保存完好。

1985年,南塔被绵阳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月,绵阳市政府出资修缮南塔。2000年,绵阳市政府再次对南塔进行了维修。修复南塔原貌,加固塔座,拓展塔基,增加大理石地板,古典式石雕栏杆,恢复塔旁的大禹治水望乡台和汉代名医郭玉读书台。

去南山的捷径(南塔路南山在的地方)(6)

南塔路美景之南山中学七里香

南塔自古居州人向往文脉之源

2

“东阁西亭,南塔北楼。”南塔处文脉,州人皆向往之,州人曾在南山塔旁建延贤堂。《绵阳县志》记载:“绵州治南三里有延贤山(南山),即古榜山。上有南山寺,近接十贤堂,呼为南山十贤堂。所以别州学东之十贤堂也。”

去南山的捷径(南塔路南山在的地方)(7)

南塔路一隅

南山寺原址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被英国牧师购置后,由基督教会创建华英小学,1915年开办中学(即绵阳南山中学)。绵阳人认为“郭玉读书台”是好读书之兆,绵阳南山中学为全川学子所青睐,莘莘学子纷至沓来,接踵而至。由于南山地势,求学之路又有颇多困难。“即使到解放初期也是如此,我本人在该校读书,就体会到缺水和交通不便。”上世纪五十年代,汤毓良在四川省立绵阳高中(今绵阳南山中学)读书。山上缺水,学生洗脸需下山到安昌河,回校要带水倒入水池(用漂白粉沉淀后)用来饮用、煮饭。学校买粮时,学生们按班级下山,到建设街粮站背米,“大同学一袋100斤,小同学一袋50斤”。

去南山的捷径(南塔路南山在的地方)(8)

绵阳南山中学

为方便莘莘学子求学于南山中学,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政府于河水之上建成索桥,这改变了 “夏船冬桥”的上南山模式。柔式人行钢缆索吊桥,处于南山脚下安昌河与涪江汇口地段,1983年2月17日动工,1984年7月建成。1986年,市政公司新建吊桥登山路,从南河吊桥登山至南塔路,全长324米、宽4米,为别具一格的石梯栏杆,雕刻有华表等图案,是城区通往南山中学、烈士陵园、南山工业区的捷径,其具有曲径通幽的民族石雕特色、南山风景区和南山中学的教育氛围融相得益彰。

南塔路,直通南山中学,直通世界名校,这条曾经崎岖的“求学之路”已成学子们的成才之道。有南山中学的教育文化渲染,有南塔的历史熏陶,有花香萦绕,南塔路,风景更胜前朝。

去南山的捷径(南塔路南山在的地方)(9)

去南山的捷径(南塔路南山在的地方)(10)

去南山的捷径(南塔路南山在的地方)(11)

去南山的捷径(南塔路南山在的地方)(12)

底蕴南山

南塔路 3号

承过历史的文脉

吮吸百年的积淀

守望春风骀荡

勾勒锦绣前程

你的所有期待

在南山,都会成为实实在在

来源:绵阳南山中学、绵阳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