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精品有哪些(什么是真正的好文创)

在中国,“文创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到了2016年的夏天,我在英国伦敦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访学,终于有机会一睹“文创中心”的风釆——毕竟国内电视流行十数年的“购买节目模式”,有半数以上都源自英国。但我也惊讶地发现,英国人并没有成天口口声声地大讲文创,伦敦也没有像北京、上海这样,四处大搞文创产业园。

我在苏格兰的一座小山上,就发现我小憩的长椅,就是一对已故老夫妻的子女所捐,上面有一段文字,其中说:“他们在世时,俩人经常坐在这张椅子上,也就是坐在这里眺望远方。爸爸妈妈,我们想你。”看得我热泪盈眶。回到国内之后,我经常扪心自问:什么是真正好的文创?

文创精品有哪些(什么是真正的好文创)(1)

其实,生活就是!让人从熟悉的生活中,发现不一样的美,难道这种态度不正属于文创吗?

当然,一个类似“文创”的概念,如果大到可以涵盖一切,这本身既不科学,也丧失了概念的意义。

不妨把“文创”的范畴再缩小一点

我发现,近些年来,互联网平台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商业模式从线上走向线下,又渐成风气。但凡搞个线下实体,不提文创,简直都不好意思,但这容易导致各种流弊,正所谓“大风起兮泥沙俱下”,猪有没有被这股文创之风吹得飞起来?我不知道,但薅“文创”这只肥羊的“羊毛党”一定不会少。

不过,文创这些年之所以热,还是跟这个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有关,官方话语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民间话语,则一句话便可点破:“消费升级”。

文创,是大众审美观念的水位线,如果文创产业繁荣,说明民众对审美的诉求越来越强烈。

此文愿意把“文创”的概念缩小一点,关注一下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发展为“文化创产品”的一些案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类非常庞杂,包括“空间、音乐、戏剧、民俗、实践性知识、手工技艺”等等。应该说,中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直接译自“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联合国所确定的标准英文名。

但我认为,在中文的语境当中,不仅难于记忆,而且“遗产”二字本身也有暗喻“过时”之嫌。不能不说,日本人特别擅长于此——对传统的工艺或文化标志,不仅设计者要经过对时代的理解再做改良、使其更符合当代气质和应用场景,甚至连名字都不带“遗产”这样的过去时态,而是称之为“人间国宝”。

“文创”在当下中国所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急功近利,由于大量资本的过度介入,许多有着良好基础的内容,已经被“玩儿坏了”。

优秀的民间手工艺者,擅长的正是生产实用性的私人物品,若是在传统的技艺上深挖,同时和设计师、品牌,特别是与当下的审美、应用场景相结合,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作品、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并不是不可能的。

文创精品有哪些(什么是真正的好文创)(2)

文创精品有哪些(什么是真正的好文创)(3)

文创精品有哪些(什么是真正的好文创)(4)

文创精品有哪些(什么是真正的好文创)(5)

“文创”若兴,必开民智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的“工”和“艺”一直密不可分,一位文人,往往也是一位“生活艺术家”。纵观历史,宋代的审美无疑超越了那个时代,直到当下也难以企及,以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为例,作者的自序追述了当年的繁胜:

“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秀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琦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

文中描述的美好生活,让今人叹为观止,皆因为宋徽宗的艺术成就,远远超越了一位帝王该有的素养,他亲自撰写的《大观茶论》见地精深,大众审美的普及程度极高,艺术的生活方式自上而下、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在北宋开封街头,哪怕是深夜提着茶瓶的“卖茶人”,其茶瓶的保温功能和审美都是兼具的,那时保温瓶的应用已经相当普及。街头饭馆酒肆皆用精美银器作为外卖食具,并不担心会被人恶意侵占,当时民众的文明程度可见一斑。

到了明代,文人对艺术生活的追求是那个时代的生活风尚,才子文徵明可以为了一张椅子上的工艺和木匠展开探讨,明代的家具得以冠绝天下,和明代的士大夫精英文化息息相关。

直至清朝,督窑官唐英在景德镇和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为雍正和乾隆烧制了精美绝伦的官窑器,世称“唐窑”,清朝统治者把审美的权力牢牢掌控在皇家范畴,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江河日下,民间的审美情趣也日趋平庸。

文创精品有哪些(什么是真正的好文创)(6)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审美也是一种权力,自宋代以降,审美的权力从民间逐渐收缩到皇家,若无审美,民智难开,清政府对审美的“专有权”导致民艺的萎缩和平庸,匠人匠心的传承也就日渐式微,很多传承就此断绝,能够传承至今的,更多的是日用品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那些手艺活儿了。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这个时代的文创现状吧。当下各种光怪陆离的网红店、打着“文创”旗帜的各类文化平台纷纷出笼,然而我们往往还没有在期待的激动中缓过来,就发现这些网红店纷纷关张,所谓“文化平台”却是个金融庞氏骗局,正如《桃花扇》里的唱词:“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可见,在当下怀着诚挚的、对文化的敬意,以死磕的精神去做文化的,实在是屈指可数。

文创精品有哪些(什么是真正的好文创)(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