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吉平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身残志坚脱贫光荣)

来源:东北网东北网12月3日讯(记者 许诺)家住绥化市望奎县的吕广义是多重残疾一级他历经艰难创业,却始终奋斗不止他用实际行动点燃了许许多多聋哑人生活的希望,给了他们无尽温暖,却从不要求回报他同那些正常的民营企业家一样,用自己永不屈服的心之乐章,在无声的世界里演奏着一曲自立、自强的创业者之歌,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刘吉平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刘吉平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身残志坚脱贫光荣)

刘吉平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

来源:东北网

东北网12月3日讯(记者 许诺)家住绥化市望奎县的吕广义是多重残疾一级。他历经艰难创业,却始终奋斗不止。他用实际行动点燃了许许多多聋哑人生活的希望,给了他们无尽温暖,却从不要求回报。他同那些正常的民营企业家一样,用自己永不屈服的心之乐章,在无声的世界里演奏着一曲自立、自强的创业者之歌。

吕广义检查制作好的成品。

木器厂的聋哑人学徒和员工。

吕广义是望奎县广义聋哑人木器厂厂长,在望奎县,不论走到哪里,打听一下广义聋哑人木器厂,都会有人热心地告诉他在哪儿。他就是打造残疾人自强不息梦想的摇篮。今天,人们看到的是一个蒸蒸日上的企业及一个优秀的残疾人企业家,但是,多数人都不知到这个让很多残疾人骄傲和敬佩的企业家背后有着非常凄凉的身世。

吕广义从小就失去了母亲,家庭非常贫困,先天患有聋哑。一个聋哑的孩子从小就失去母爱,他不但寂寞,也缺少了太多常人应有的幸福和欢笑。他在姐姐的抚养下成长,在当地政府的关怀下他进入了县聋哑学校学习知识和技能。毕业后,他又跟随学校的技术老师学习了一年木工技术。虽然知道自己能力有限,但他也渴望回报帮助过他的人。于是,他开启了创业之路。

1985年,他孤身一人到七台河市一家木材加工厂打工,由于语言障碍和人们怀疑的目光,没有人愿意多指导他。他只好把他节省下来的钱买木工技术书籍认真钻研,看不懂的地方他就反复琢磨,直到弄懂为止。

功夫不负有心人,吕广义凭着超人的毅力,终于掌握了正常人都需要两年以上才能学到的木工技术,并能熟练操作工厂里的重要机器和设备。更加可喜的是,他通过自身实践摸索出的整套检尺和锯木的实用技术,得到了车间主任和同事们的赞扬。残疾人的创业之梦正在蓄力,等待着点燃。

1989年,他回到了绥化市望奎县,开始创业生涯。吕广义没有资金、没有厂房和设备,他和妻子一共只有100多元钱。他们就用这点钱买来一些廉价边角木材,在自家仅有的12平方米的小厢房,用原始木工工具,做简单木材加工,就这样,边角木材变成了一个个结实耐用的板凳、饭桌。他们制作的东西美观耐用,价格低廉,非常好销售。就这样,夫妻二人白天蹲在市场上销售自己的产品,晚上回到家中加工,就这样日出而销,日落而做。

就这样过了十年,吕广义又向前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2000年,在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吕广义夫妇的广义聋哑人木器厂初具规模。厂房占地面积由原来的12平方米发展到100平方米,拥有先进木工设备5台(套),并吸收了6名聋哑青年到厂里就业。

2002年8月份,厂里又购进了价值25万元的先进生产设备。由小量生产扩大为由20多名聋哑人组成的专业分工精细、协作紧密的流水线生产。在经营方式上,由原来的等客户上门转变为不仅市场销售,而且增加了上门订货和售后服务等多种销售方式。在新产品开发上,吕广义更是多次组织师傅们外出学习考察,开发了多种方便实用符合家俱市场潮流的新产品。他们还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制作客户喜欢的样式,包括各种高中低档家私产品和办公桌椅等,真正形成了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一条龙发展模式。

经过20多年的艰苦拼搏,今天的广义聋哑人木器厂已旧貌换新颜。创业25年来,吕广义有了先进的技术设备,上千米的车间厂房,有生产加工车间,有组装车间……打造了望奎最精致的家具,成为木业的领航者。产品供不应求,在旺季每天都要加班加点,工厂和职工收入实现双赢。2015年,广义木器厂被省残联命名为省级残疾人就业基地,这是对吕广义努力拼搏创业的最好肯定,而且也是对他继续带领残疾人向前发展的最大鼓励。但是吕广义并没有停滞不前,他知道还有许多像他一样的残疾人为生活的出路而发愁,他要带着这些残疾人一起过上好日子,他将继续前行,为望奎县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