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直被麻风病困扰着(尊重世界的每一份子)

世界一直被麻风病困扰着(尊重世界的每一份子)(1)

麻风(leprosy)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极为慢性具较低传染性皮肤疾病。也叫汉森氏病,主要累及皮肤及外周神经,严重者可致容貌毁损和肢体畸残。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在上世纪末全球消灭麻风的宏伟计划,虽然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绩,但至今麻风仍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麻风在世界上流行已近3000年,印度、埃及和中国被认为是世界麻风三大疫源地。我国麻风流行已2000多年,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古称疠风、大风、恶疾、癫、天刑病等,流行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以及青海等省、自治区。建国后由于积极防治,麻风病已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显著下降。

世界一直被麻风病困扰着(尊重世界的每一份子)(2)

麻风病有哪些症状?

麻风病的主要症状分为皮肤针状和周围神经针状两种。皮肤局部的麻木,闭汗,毛发脱落是麻风病损害的主要特点。周围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受侵神经阻大、疼痛,感觉神经功能障碍或运动神经障碍和肌肉萎缩等。

麻风病的传染方式

麻风病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其中多菌性患者皮肤黏膜含有大量麻风杆菌,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传染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

1.直接接触传染

通过含有麻风杆菌的皮肤或黏膜损害与有破损的健康人皮肤或黏膜的接触所致,接触的密切程度与感染发病有关,这是传统认为麻风传播的重要方式。目前认为带菌者咳嗽和喷嚏时的飞沫和悬滴通过健康人的上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是麻风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

2.间接接触传染

这种方式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患者经过一定的传播媒介而受到传染。例如接触传染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很小。

必须指出,机体的抵抗力无疑是在传染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发病后的过程和表现,主要取决于被感染者的抵抗力、也就是机体的免疫状态。近年来不少人认为,麻风病也和其他许多传染病一样,存在有亚临床感染,绝大多数接触者在感染后建立了对麻风菌特异性免疫力,以亚临床感染的方式而终止感染。

麻风病的传染性有多大?

麻风病是一种传染性极低的传染病,95%的人对麻风杆菌有自然免疫力。

麻风病的治疗

要早期、及时、足量、足程、规则治疗,可使健康恢复较快,减少畸形残废及出现复发。为了减少耐药性的产生,现在主张数种有效的抗麻风化学药物联合治疗。

1.化学药物

  • 氨苯矾(DDS)为首选药物。副作用有贫血、药疹、粒细胞减少及肝肾功能障碍等。近年来,由于耐氨苯砜麻风菌株的出现,多主张采用联合疗法。
  • 氯苯吩嗪(B633)不但可抑制麻风杆菌,且可抗Ⅱ型麻风反应。长期服用可出现皮肤红染及色素沉着。
  • 利福平(RFP)对麻风杆菌有快速杀灭作用。

2.免疫疗法

  • 正在研究的活卡介苗加死麻风菌的特异免疫治疗可与联合化疗同时进行。其他如转移因子、左旋咪唑等可作为辅助治疗。

3.麻风反应的治疗

  • 酌情选用反应停(酞咪哌酮)、皮质类固醇激素、氯苯吩嗪、雷公滕、静脉封闭及抗组胺类药物等。

4.并发症的处理

  • 足底慢性溃疡者,注意局部清洁,防止感染,适当休息,必要时须扩创或植皮。畸形者,加强锻炼、理疗、针灸,必要时作矫形手术。

麻风病预后

完成联合化疗的患者应监测至活动性症状完全消失,且皮肤涂片查菌阳性者待阴转后3个月查菌一次,连继2次阴性者,皮肤涂片查菌阴性者待活动性症状完全消失皮肤涂片查菌仍为阴性者,才为临床治愈。

麻风病的预防

  1. 及早发现病人。
  2. 用联合化疗普遍治疗病人。
  3. 化学预防。
  4. 卡介苗接种。
  5. 麻风防治与综合性卫生机构相结合。

温馨提示

锻炼身体增强体魄,增强自身免疫力,是预防和治疗疾病有效方式!

世界一直被麻风病困扰着(尊重世界的每一份子)(3)

特别提供

为便于基层防治人员和广大群众认识和报告麻风病,广安市中医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安医院)将麻风病特征概括为十大线索口诀作为参考。

麻风病基本特征十大口诀

生疮生癣,不痛不痒;

红斑白斑,麻木闭汗;

虎口无肉,手指弯曲;

吊脚跛行,歪嘴兔眼;

眉手脱落,面如酒醉;

手足起泡,不知痛痒;

四肢筋痛,疼痛难忍;

足底溃烂,久治不愈;

面部结节,耳垂肥大;

长期接触,勿忘检查。

关注了解更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