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最喜欢孙子朱瞻基 从小受祖父朱棣喜爱

文/花开无田

历朝历代的皇帝,在挑选皇储的时候总会考虑到不同的因素,比如年龄的大小、能不能服众,或者是否有治国能力,算不算孝子贤孙。最为有趣的一种现象,皇帝对儿子没有太大好感,对孙子却是疼爱有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隔辈亲。

这种现象在明清时期都发生过,我们对清朝雍正帝的继位合法性争执不断,毕竟这位四爷在九子夺嫡的时候表现并不出众,一副韬光养晦的样子,可恰恰是这个看似不争不抢的胤禛夺得了皇位。民间流传的说法是胤禛矫诏篡位,将康熙帝遗诏里的“传位十四”多加了一笔,改为“传位于四”。其实我是比较偏信雍正帝合法继位的,这是因为他有一个聪慧乖巧的儿子,爱新觉罗.弘历。

朱棣最喜欢孙子朱瞻基 从小受祖父朱棣喜爱(1)

据乾隆帝弘历在《晴碧亭忆旧》里回忆,祖父对他的关心随处可见,有一次弘历从山下跑来的时候,康熙帝着急地喊道:“小心点,别摔倒了。”祖孙之情溢于言表,六十年后的乾隆帝还不忘祖父的样貌。

今天我们要讲的也是一位隔辈亲的皇帝,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祖孙二人的故事,康熙帝是在驾崩那一年才第一次见到年幼的乾隆帝,而朱瞻基却是从小就跟在这位征战沙场的祖父身边。

朱棣最喜欢孙子朱瞻基 从小受祖父朱棣喜爱(2)

朱瞻基是朱棣的长孙,从出生的时候就得到了朱棣的喜爱,朱棣每次处理完军事的时候,都会去看看可爱的小孙子,享受含饴弄孙的快乐。朱瞻基四岁那一年,祖父朱棣正式宣布发动靖难之役,年幼的朱瞻基不知道,这一场战役事关全家的生死存亡,一旦祖父从前线败退而归,那么燕王府将会被冠上谋反的罪名,等待他的将是死亡。

1402年,燕军攻下应天府,建文帝不知所踪,祭拜完朱元璋的皇陵,朱棣在南京即位称帝,废黜了建文帝的年号,将建文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祖父登基称帝后,八岁的朱瞻基随同祖母来到南京,长在北方的朱瞻基养成了活泼开朗的性格,可是一到肃然的宫廷竟能收起顽皮的性子,言谈举止落落大方。朱瞻基的行为赢得朝廷官员的赞叹,小小年纪就有如此魄力,将来必是大有一番作为的一国之君。

朱棣最喜欢孙子朱瞻基 从小受祖父朱棣喜爱(3)

随着朱瞻基逐渐长大,懂事听话的他在宫中进进出出,难免会遇到年长的皇室宗亲,朱瞻基总是向他们礼貌问好,非常尊敬长辈。明成祖对朱瞻基的乖巧十分欣慰,皇子皇孙们到了年龄要接受教育,他决定为小孙子仔细挑选一位启蒙老师。

明成祖为朱瞻基挑选的老师是靖难功臣姚广孝,一位学问渊博的儒僧,是明成祖最为敬重的谋臣。分量这么高的姚广孝给朱瞻基做老师,可以看出明成祖对他是多么喜爱了。

朱棣最喜欢孙子朱瞻基 从小受祖父朱棣喜爱(4)

除了姚广孝以外,明成祖还要求翰林院文士为朱瞻基讲授治国之术和儒法之道,这是明成祖有意培养朱瞻基做继承人的信号。明成祖对朱瞻基的栽培不仅体现在请儒学大师为他讲学,还十分注意言传身教的作用,懂得自己的行为能对孙儿潜移默化的影响。

朱棣最喜欢孙子朱瞻基 从小受祖父朱棣喜爱(5)

1409年,明成祖巡狩北平城,朱瞻基跟随祖父一同出巡,沿途中看见一大片农田,明成祖便令兵士停下龙辇,亲自带着十几岁的朱瞻基到田间,看农民的辛苦劳作,并教他认识各种农作物和农具。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是穷苦人出身,他在封儿子做藩王之前,派他们去安徽凤阳守祖先皇陵,让他们感受一下民间疾苦。不像其他皇帝象征性地锄一下地,明朝前期的皇帝都对农作有天生的亲近感,不仅因为他们的祖先是在土里刨食的农民,还因为他们更懂得民以食为天的道理,要想巩固统治基础,首先要安抚好农业。

朱元璋对儿子的磨练,被朱棣当作祖宗遗训,同样应用到朱瞻基的身上,并让养尊处优的朱瞻基明白了关爱百姓、珍惜农力的道理。经过祖父的教诲和培养,秉性聪慧的朱瞻基每次读书必定从头读到尾,领悟朝代兴盛衰亡的道理。

朱棣最喜欢孙子朱瞻基 从小受祖父朱棣喜爱(6)

1410年,明成祖率领大军亲征蒙古,皇孙朱瞻基则留守北京,开始试着处理国事,内阁大臣夏元吉负责辅导,朱瞻基处理政事的果敢老练是从这学来的。

1411年,年仅14岁的朱瞻基被立为皇太孙,之后他一直伴随在明成祖的身边,跟随祖父出兵征讨。明成祖把发展祖宗基业的希望寄托在贤孙的身上,他多次对太子朱高炽说:“今后,天下可以太平了。 ”

朱棣最喜欢孙子朱瞻基 从小受祖父朱棣喜爱(7)

1413年,明成祖的皇后,朱瞻基的祖母病逝,对于这位苦心抚养自己长大的祖母,朱瞻基和祖母的感情十分深厚。这一年,朱瞻基跟随祖父来到北京,将仁孝皇后的灵柩安葬到这里,随后又和祖父来到安徽凤阳,参拜祖陵,成祖叫他一定要铭记祖辈们开创江山的艰难。朱瞻基为父亲朱高炽的太子之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初明成祖登基称帝,曾想次子朱高煦为太子。当时的朝臣争执不下,一时拿不定主意,好在学士解缙来了一句“好圣孙”,让明成祖豁然开朗,即决定立朱高炽为太子,次子朱高煦则被封为汉王。

朱高煦嫉恨长兄朱高炽,多次想方设法的谋害太子,伺图夺取皇太子的位置,他常常对左右说:“像我这样文武双全的人,为什么不能做秦王李世民?”这句话突显出了朱高煦的野心,他想像李世民那样发动政变,夺取太子的位置。朱高煦的心思朝臣皆知,朱瞻基也小心警惕叔父觊觎储位的野心,并设法为父亲排忧解难。

朱棣最喜欢孙子朱瞻基 从小受祖父朱棣喜爱(8)

有一次明成祖命令皇太子朱高炽和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以及皇太孙朱瞻基去拜谒明太祖的孝陵,为先祖扫墓。朱高炽的身体肥胖,走路不稳健,需要两个随从扶着,朱高煦认为这正是戏耍长兄的机会,便当着文武大臣的面,直言道:“前人跌倒,后人知警。”这时朱高煦听到后面有人幽幽来了一句“更有后人知警也”,朱高煦回头一看,正是自己机敏勇敢的侄子朱瞻基。明成祖疼爱聪慧的朱瞻基,而朱瞻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屡次化解父亲的尴尬和无奈,巩固了父亲的太子之位。

1425年,即位不到一年的明仁宗朱高炽病逝,当时的太子朱瞻基正在据守南京,听到这个消息的他火速赶往北京城,由于动作太快,想要加害他的朱高煦没有得逞。朱瞻基明白这位叔叔的心狠手辣,而朱高煦依仗的是当初参加靖难的军人集团,因此朱瞻基不得不依靠成祖时期留下来的文臣集团。历史有时候会惊人的相似,此时的朱高煦和朱瞻基剑拔弩张,像极了20多年前的朱棣和朱允炆。

朱棣最喜欢孙子朱瞻基 从小受祖父朱棣喜爱(9)

1425年,明宣宗朱瞻基登基称帝,朱高煦上奏请求按他的意见办理政事,这实际上是对新朝廷的试探,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朱瞻基一口答应了。可是朱高煦没有领会到朱瞻基带有警示和安抚的弦外之音,此后朱高煦所要的物件,朱瞻基都会一一满足。这得益于朱瞻基周围的文臣,他们在身边出谋划策,要朱瞻基以不动应万动。朱高煦野心再一次膨胀,他开始密谋朝廷内臣,想要效仿父亲朱棣,通过和眼线的策应,成功打败朱瞻基。

然而朱高煦联络的第一个内应就遭到拒绝,靖难功臣英国公张辅没有同意,而是将朱高煦派来联络的亲信送交朝廷。朱高煦派人联络山东都指挥使靳荣,又被无情地拒绝,元老大臣的一番痛斥,地方官员的不配合,让朱高煦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

朱瞻基即位三个月后,朱高煦派人痛斥明仁宗和朱瞻基违反永乐旧制,一如当初朱棣派人警示建文帝洪武旧制。仁至义尽的朱瞻基宣布出征,本来朱瞻基是打算派阳武侯薛禄讨伐朱高煦。可阁臣杨荣坚决反对,他的一句“皇上记不记得李景隆事件”警醒了朱瞻基,当初建文帝将举国之力交给李景隆,结果因为李景隆的战术无能,致使靖难之役结局扭转,兵力处于弱势的朱棣成功进入南京城。

朱棣最喜欢孙子朱瞻基 从小受祖父朱棣喜爱(10)

在文臣们的劝说下,朱瞻基下定了亲自出征的决心,从小跟在朱棣身边的朱瞻基见多识广,文治武功更是不在话下。这场斗争最终以朱高煦的失败告终,也标志着靖难武将集团的失败,文臣治国的局面开启。

明宣宗朱瞻基落得和堂叔父朱允炆一样的下场,不仅是因为他身边的文臣有勇有谋,还因为他吸取了建文帝的教训。后车之师不忘前车之鉴,当初靖难之役为藩王作乱提供了自信,朱瞻基的亲自出征就是要打消那些藩王的幻想。

参考资料:《明史》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