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型人格的人特点(心理学家说:依赖型人格)

在保罗·鲍尔斯的成名作《遮蔽的天空》中,女主姬特种种自相矛盾的行为令人费解。比如她不喜欢旅行却陪伴丈夫波特四处游荡很多年。

他们很相爱吗?不。他们分居多年,婚姻早已名存实亡。波特有心修复,却裹足不前。姬特也知道爱泯灭已久,并且看不到任何重燃的希望,可是她在心理上就是离不开波特,她在内心深处视波特为绝对可靠的倚仗。

你看,他们俩人之间其实已经非常脆弱,但若失去它,姬特又无法承受这种痛楚。于是,她一路陪伴波特,并且尽量克制着抱怨的频率和刻薄的程度。

姬特这就是典型的依赖型人格。

依赖型人格的人特点(心理学家说:依赖型人格)(1)

01、什么是依赖型人格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说:“依赖性格亦称“依赖取向”,是人的五种社会性格之一。其特征是:凡事依赖他人,生活靠别人供给,听凭他人支配。被动、屈从、怯懦、贪婪、轻信。具此性格者的人生信条是“一切依赖外界”,当其“供应来源”受到威胁时.便感到焦虑不安。”

这段话说得太专业。简单来说,依赖型人格就是厌恶孤独,害怕独行,凡事不能自主判断。

弗洛姆认为,依赖型人格有4种表现,我们来与姬特对比一下。

依赖型人格的人特点(心理学家说:依赖型人格)(2)

02、依赖型人格的4种表现

1)无助感。自我形象弱,缺乏自信而轻视、贬低自己,总感到自己无助、无能。

我们来看姬特。姬特的私人生活是靠她认为的一套征兆系统来决定。

姬特的征兆系统,平常出门购物之前,要是不小心扭了脚踝或踢到了家具,那么她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出结论:这趟购物之旅一定不会顺利,甚至可能带来危险。

在她的私人生活中,在她与朋友的交往中,这样的考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比例。她可以静坐一整个上午,试图回忆起某个短暂的场景或某段对话的所有细节,只为了在脑海中重现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句子、每一个面部表情和每一丝音调的变化背后隐藏的所有含义,以及这些元素组合起来蕴藏的意义。

那如果征兆系统失灵了呢?

她维持日常活动的能力也会随之退化到最低限度,她就像陷入了某种奇异的瘫痪。她不再做出任何反应,将自己的性格完全掩藏起来,仿佛一缕游魂。

她会看起来特别温和,特别讲道理。其实她可能只是在机械地模仿自己认为合理的行为。

是不是很奇怪? 出门之前如果碰到不顺的事,我们可能会随口抱怨一下,但因此得出危险结论甚至取消行程就不多见了。事后反复琢磨细节寻找蛛丝马迹来验证更是一种极端的行为,这得是多无助才会这么做呀。

依赖型人格的人特点(心理学家说:依赖型人格)(3)

2)温良驯顺,不爱竞争,避免社会压力和人际冲突。

换句话说,就是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来到北非一座小城镇,波特说,这儿虽然也很无聊,却比待在美国纽约强。这一看就是个人想法,还有些偏激。姬特赶紧附和:“噢,那当然。”

她心里是这么想的吗?不是呀,她甚至厌倦看到波特拿出地图指指点点。她这么说只是为了取悦丈夫,却没有顾及自己的真实想法。

依赖型人格的人特点(心理学家说:依赖型人格)(4)

3)依赖他人,退缩被动,容易顺从他人的要求,若所依赖的人不在身边,易产生焦虑和无助感,甚至抑郁。

依赖型人格的人在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她会竭尽全力以逃避孤独。

我们来看小说里一段情节:

波特坐汽车走了,姬特和另一个朋友特纳一起坐火车走,因为汽车的主人让她浑身起鸡皮疙瘩。按照姬特的征兆系统,无论如何她也不会坐那辆汽车。

她依赖的波特不在身边,姬特非常紧张,甚至焦虑。我们看看她焦虑到什么程度:

姬特发现三明治的面包又干又硬,根本嚼不动。她先是把没吃完的三明治塞进座位和车窗之间的缝隙中。

过了一会儿,她又神使鬼差地从那个缝隙里掏出刚才藏的那个三明治,把它塞进自己的手袋。

火车停靠站台,她下了车。再上来时,走错了车厢。这节车厢里全是非洲男子,或蹲或躺,混乱肮脏。她害怕,浑身颤抖,又拿出刚才放进手袋里的那个三明治,小口小口地咬,迫不及待地咽下去。

她吃三明治之前,她那只手刚刚不小心捏死一只虱子!

你看,姬特这种表现是病态的。表现出依赖型人格的显著特点,那就是缺乏自信心和独立性。

依赖型人格的人特点(心理学家说:依赖型人格)(5)

4)具有原初性亏损,即一种被压抑的生活方式,避免自我主张,拒绝承担责任,甚至容忍和希望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

波特得了脑膜炎,病死在沙漠里。姬特失去波特,就是心理上失去了依靠。她拒绝承担波特死后的任何事情,自顾自离开了。

她渴求亲近和归属,迫不及待。她盲目地走进沙漠,看到一支运货的驼队,径直走上去,要求别人带上她。

语言不通,她甚至不关心去哪里,只要有人愿意接纳她。后来,她成了阿拉伯商人贝尔卡西姆的小妾。在绝对的臣服中,姬特找到一种“无需思考的满足”,她像吸食毒品一般,再也离不开它。

依赖型人格对归属感异常渴求,从心理上一定要找到一个依靠,哪怕放弃自己的一切,只要有靠山,别人对她还好就行。

但由于处处都迎合别人,委屈自己,必然会压抑自己,进而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如此恶性循环,就像走不出的围城。

我们来总结一下,依赖型人格的人,其实没有自己的生活,活得没有自我,也不需要自我,只要有依靠就行,拿什么来换都成。自尊、自信、自强都不重要。

依赖型人格的人特点(心理学家说:依赖型人格)(6)

03、依赖型人格的治疗方法

依赖性人格,在当今社会,显然没有办法生存。既然是病态,那有什么治疗方法吗?

一个人要想真正的成长,必须在洞悉自己并坦然接受的同时又有所追求。——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妮

在《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提到,依赖性人格是一种心理疾病,可以通过习惯纠正法和重建自信法进行治疗。

依赖型人格的人特点(心理学家说:依赖型人格)(7)

1)习惯纠正法

依赖型人格的极端表现是过分依赖,任何事情上都没有自己的主见,包括生活小事,比如吃什么都由别人说了算,不敢表达自己。

试着从生活小事入手,告诉自己,不再说随你,都可以之类的话,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勇于表达自己是纠偏的关键,同时刻意提高表达的频率。

依赖型人格的人特点(心理学家说:依赖型人格)(8)

2)重建自信法

自信来源于内在和外在对自己的肯定。当你独立完成任何一件事,一定要奖励自己,物质或口头都行。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毛姆

依赖型人格独处时会胡思乱想,情绪消极。可以在独处时读书,尤其是名人传记,从真人真事中汲取能量,建立自信。读书还能起到分散注意力的作用,避免过度关注自身。

自我热爱远非缺点,这种定义是恰当的。一个懂得恰如其分地热爱自己的人,一定能恰如其分地做好其他一切事情。——哈利法克斯

现代社会,宅生活已成常态,孤独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相反是远离市井尘嚣的生活方式。可以在心里一遍遍告诉自己,生活到头来还是自己的事,爱自己远比爱别人重要。

依赖型人格的人特点(心理学家说:依赖型人格)(9)

作者介绍: 我是亲情书桌,喜读书,共分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