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品牌名字取名大全(还在为餐饮品牌起名发愁)

名字有多重要?春节长假“写字楼里的“露西”、“南希”、“爱丽丝”、“杰克”、“大卫”、“乔治”们挤上火车……回到老家变成了燕子、翠花、秀兰、大强、小志”的著名段子,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同样一个人,一个品牌,名字不同,传达出来的信息和气场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餐厅品牌的名字也是如此,今天就把一些典型案例梳理给大家交流一下。

  

  当你想吃川菜了,面对同样陌生的两家店―俏江南和小蜀娘,你会选择哪家?毫无疑问,在不知情的情况下,100%的人会首选小蜀娘。

几年前,俏江南的高管就发现了这一问题,于是在品牌名前加了一个脸谱,结果路人却以为是演出的场所……

  

  就跟俏江南让人产生的误解一样。所有人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都以为是主营甜品或者江浙菜系的餐厅。于是老板不得不解释:其实是创意西餐。长沙还有一家名为“旬”割烹的日本料理餐厅,初见根本猜不出来卖什么,甚至割烹又让感到粗野甚至心生恐惧。

  

  因此起名不能只顾自嗨,让顾客一脸懵逼无从做出合适的选择。

  

餐饮品牌名字取名大全(还在为餐饮品牌起名发愁)(1)

 “甘其食”绝大多数人第一次听这个名字,肯定不知道是哪三个字,甚至有些生涩,很难第一时间解读其意。其实这个名字出自老子《道德经》中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好吧,的确佩服该品牌创始人的文化功底。

  

  虽然品牌有了文化底蕴,但是不太易于传播的,特别是登陆市场的初期,即使消费者望文生义猜到是做餐饮的,但很难联想到包子。算不上第一时间就能与建立消费者沟通的好名字。这样的名字举不胜举。说道包子探鸣帮无锡一家包子铺起名为:”憨包子”。诙谐与亲和中传达出包子货真价实用料十足的特点,也暗示着店主诚信经营,为人谦和,目前发展的也还不错。

    

  太拗口啦,你是要考我记忆力吗?

  

餐饮品牌名字取名大全(还在为餐饮品牌起名发愁)(2)

 夏慕尼看到这个品牌,谁能在3遍以内记住,而且很长时间不会忘?好吧,笔者只想说:朕做不到啊!并且与铁板烧毫无关联,甚至不能关联到餐饮。非常之失败。

  

  原来你是卖饭的?好吧,我脑洞不够大

  

“运动会”如果没有下面那一行“餐饮连锁”几个字,谁能把它跟餐饮联系起来?

  

  太重口,让人产生负面联想

  

餐饮品牌名字取名大全(还在为餐饮品牌起名发愁)(3)

笔者在北京街头看到的餐厅招牌。第一眼看到时,以为眼花;仔细再看,还是不敢进去:这家不是黑涩会老大开的吧?咱可是本分人,还是别进去了吧。类似的还有,厕所串串,重庆猪圈火锅、马桶冰淇淋,再怎么猎奇,想必重口味的顾客应该是极少数吧。

餐饮品牌名字取名大全(还在为餐饮品牌起名发愁)(4)

  

  餐厅品牌怎么正确起名,才能让顾客看了就想进?

  

  捋一捋餐企品牌进化史:楼外楼、海底捞、九毛九、全聚德……你知道这些名字都是怎么来的吗?

  

 品牌之间的差距,就在于有没有与消费者建立共鸣。那么,什么样的名字才能产生共鸣,让顾客冲名字就想进?

  餐企品牌名其实有着时代审美和情趣的印记。时代不同,调性也大有不同。

  

  第一代:典故与雅趣

  传统餐饮老字号,一般都有典故和雅趣。比如北京有全聚德、杭州有楼外楼。

因菜馆建在近代著名学者俞曲园(俞樾)先生俞楼前侧,洪瑞堂就到俞楼请先生命名,曲园先生说:“既然你的菜馆在我俞楼外侧,那就借用南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名句,叫做‘楼外楼’吧!”

 

  第二代:草根文化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创业潮来临,一大批弄潮儿涌进餐饮业。这一代创业在餐馆取名上,带着十足的“草根精神”。

  比如海底捞,名字由来取自四川人的麻将。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说,四川人喜欢打麻将,他们管最后一张和牌就叫海底捞。当时,他的店开业了却想不到好名字,一次和老婆正在打牌,最后一张和牌了,就让张勇把店名取作“海底捞”。

  除此之外,那个时代的餐饮品牌还会构建一种历史感和情怀。比如广州九毛九,就取自山西籍商人的典故。山西人太抠,“勤俭节约的品质、精打细算的习惯、严格控制成本精神”被调侃为“九毛九”。  

  第三代:品牌个性与情趣

  

  80后90后曾经是一个话题。当80后们登上餐饮行业舞台,话题成为了趋势。而餐饮业就自然而然地变得有趣、好玩了。无论是格局、视野,还是视觉表现力,都截然不同,大放异彩。

  

  传统餐饮人,是先经营菜品和服务,后经营品牌,因此品牌名字都比较潦草,甚至只是简化为记号。他们常用的品牌命名方式就是“某记”。比如和海底捞同时代的廖记棒棒鸡、袁记肉夹馍。

  

  新生代餐饮人,无论品牌向传统致敬,还是走向未来,都强调品牌先行。哪怕只是一家店,也要认真地先设计品牌名称、LOGO、吉祥物什么的,店面装修也要请专业的公司来设计完成,甚至不惜重金,这样才够范。

  

  餐饮行业应该这么起名字?

  

  首先餐饮企业在命名上解放了“想象力”,玩法就层出不穷了。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激荡”出消费者的共鸣。这也是一些传统品牌严重失分之处。

  

  一个品牌名字好不好,关键就看他所激荡出多少客官的时代记忆,能跟消费者产生多少共鸣。

  

  品牌名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一个好的名字,不仅能减少前期推广成本,很可能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一个生意的成败。圣经有云“宁舍千金,不舍美名”

  

  结合大量案例给各位看官老爷几点品牌命名建议:

  

  1. 顾名思义,让顾客听名字能联想到卖什么,如云海肴、农夫山泉、鲜橙多、周黑鸭、饭扫光、小蜀娘等。紧抓产品行业功能特质。

  2. 让人听得出记得住愿意说,既要人能听音知名,还要名字简短,避免字母缩写与混合文字,更不要说生僻字,最多4个字并且做到朗朗上口如,周黑鸭就是正确示范。

  

  3.避免与知名的名字太相似,避免山寨和多音字,如乐行、脉脉、乐林等。减少侵权风险,考虑品牌的稳定长期经营。

  

  此外,品牌命名之前,首先要从整体去考虑清楚餐厅的定位、气质、菜品、目标人群喜好。好的名字要满足餐饮属性、联想性、传播力、记忆性、延展度、可以注册保护等因素。

  探鸣在此提醒:起名字要把联想性和传播力考虑在先,切记那些硬勾兑不好拼写、不好读,或者为了谐音而谐音的名字。再次一定要经过工商和商标近似度查询,名字再好不能侵权,影响长久经营,甚至惹上官司,切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