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脱位最常用复位方法步骤(肩关节脱位复位没有想的那么容易)

小陈是一个表演工作折做公司户外拓展活动时不小心的一次引体牵拉动作引起右侧肩关节前脱位,来找我给看看。今天就和大家讲讲肩关节脱位。

什么是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也是上肢运动的基础。因为肩关节盂小,肱骨头大而圆,关节囊又较松弛,所以盂肱关节与其他关节不同,活动度大。加以肩胛骨的升降、旋转并沿胸壁绕动(内收及外展),活动范围就更大了。因此,在运动时肩关节可以完成较复杂的大范围的动作;如吊环、单杠、仰泳、蝶泳及投掷等转肩动作。正因为如此,所以较易受伤。肩关节的解剖结构特点是有“高度的活动性”,故很容易脱位。

现实生活中,肩关节脱位非常常见,约占所有关节脱位的 50%。而肩关节脱位中,最常见的就是前脱位(约占 95%-97%,后脱位占 2%-4%,下脱位占 0.5%)。

可以这样说掌握肩关节前脱位的复位方法,是一名合格骨科医生甚至急诊科医生的基础。

肩关节脱位最常用复位方法步骤(肩关节脱位复位没有想的那么容易)(1)

什么原因引起肩关节脱位

一,暴力所致:肩关节脱位按肱骨头的位置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肩关节前脱位者很多见,常因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时上肢外展外旋,手掌或肘部着地,外力沿肱骨纵轴向上冲击,肱骨头自肩胛下肌和大园肌之间薄弱部撕脱关节囊,向前下脱出,形成前脱位,后脱位可分为肩胛岗下和肩峰下脱位,肩关节脱位如在初期治疗不当,可发生习惯性脱位。

二,杠杆作用力:当上肢高举、外屉、外旋时,肪骨大结节与肩蜂紧密相接,并形成杠杆力的支点。若手掌撑地暴力上传或暴力使上肢过度外展,肱骨头受力后向前下部滑脱,成为盂下脱位。因胸大肌和肩肿下肌的牵拉,肱骨头又滑至肩前成为喙突下脱位。

肩关节脱位最常用复位方法步骤(肩关节脱位复位没有想的那么容易)(2)

三,外伤:患者侧向跌倒,患肢手掌或肘后着地,暴力沿着肪骨干传至肋骨头,使肋骨头冲破较薄弱的关节囊前壁,滑至除突下间隙,形成吸突下脱位,此种脱位较为多见。 由于外伤造成的肱骨头向肩胛盂后方脱位,称为后脱位,临床上很少见。

四,肩关节复发性脱位,多见于排球、摔跤及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其损伤机制与急性肩关节脱位相同,但损伤病理并不完全一样。肩关节复发性脱位,一般都有肩胛盂的前部盂唇撕裂(Bankart损伤),或肱骨头外后方的压缩变形(Hill-Sachs损伤)致使关节不稳定经常脱出。

肩关节脱位最常用复位方法步骤(肩关节脱位复位没有想的那么容易)(3)

如何预防肩关节脱位

正常人预防肩关节脱位的方法:

1、锻炼肩关节柔韧性。

2、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

3、肩关节躯体感觉训练。

4、每次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跑步、牵拉全身关节。

肩关节脱位最常用复位方法步骤(肩关节脱位复位没有想的那么容易)(4)

肩关节发生第一次脱位后预防再脱位的方法:

1、肩关节制动时间严格遵守医生制定的计划。

2、按前面预防肩关节脱位的方法锻炼。

3、3个月内禁止参加运动、训练。

4、6个月内禁止参加剧烈、对抗性运动。

肩关节脱位最常用复位方法步骤(肩关节脱位复位没有想的那么容易)(5)

习惯性肩关节脱位预防再脱位的方法:

手术治疗是治疗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再脱位的最佳方法,术后给予适当的康复练习,同时也可预防肩关节不稳的副损伤。

怎样治疗

想复位脱位的肩关节,那是相当麻烦肩关节脱位治疗方案取决于损伤范围和严重程度,但是总原则是要在专业的骨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如今供我们选择的复位方法有很多

非手术治疗

1、手法复位

专业人士指导下经常,复位手法要轻柔,禁用粗暴手法以免发生骨折或损伤神经等附加损伤。但是也存在操作不当风险

肩关节脱位最常用复位方法步骤(肩关节脱位复位没有想的那么容易)(6)

(1)足蹬法

肩关节脱位患者仰卧,术者位于患侧,双手握住患肢腕部,足跟置于患侧腋窝,两手用稳定持续的力量牵引,牵引中足跟向外推挤肱骨头,同时旋转,内收上臂即可复位。复位时可听到响声。

「俯卧牵引法」,也叫「Stimson 法」。这个必须得有高度合适可调的床,还得找到合适的重物,这也东西并不是总能找到。牵引回旋复位法等

手术复位

有少数肩关节脱位需要手术复位,其适应症为:肩关节前脱位并发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向后滑脱阻碍手法复位者;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骨折片卡在肱骨头与关节盂之间影响复位者;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不能整复者;合并喙突、肩峰或肩关节盂骨折,移位明显者;合并腋部大血管损伤者。

日常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量力而行非常重要!祝平安健康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参考:《实用骨科学》

《关节复位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