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托孤诸葛亮是哪一集(白帝城托孤是刘备试探诸葛亮)

刘备白帝城托孤,到底是政治秀,还是情非得已?

刘备托孤诸葛亮是哪一集(白帝城托孤是刘备试探诸葛亮)(1)

刘备白帝城托孤,到底是惺惺作态的政治秀,还是现实所迫的情非得已?

有些腹黑论者认为的白帝托孤是这样子的:先埋伏20名刀斧手,然后“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以此试探一下诸葛亮一番。如果诸葛亮敢有什么非分之想,摔杯为号,刀斧手一拥而上,将诸葛亮剁成肉酱。

刘备托孤诸葛亮是哪一集(白帝城托孤是刘备试探诸葛亮)(2)

成熟的政治人物和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有政治考量,不可能平白无故整出一些无厘头的事情来。我们考量一个政治人物的行为,首先要思考其底层逻辑。刘备病入膏肓之际,试探诸葛亮的底层逻辑在哪里?

如果诸葛亮表面上答应得好好的,等到刘备两腿一伸就篡位,刘氏家族和忠于刘氏家族的势力挡得住吗?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比如后面的辅政大臣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之时曾指洛水为誓,胸脯拍得震天响。结果呢?没多久就灭了曹爽满门,杀得血流成河,曹氏宗族势力从此没落。当然,司马氏的名声也是臭不可闻。

刘备托孤诸葛亮是哪一集(白帝城托孤是刘备试探诸葛亮)(3)

我们不妨先看看白帝城托孤的背景。当时,刘备在夷陵之战中中被陆逊打得大败,精兵猛将死伤无数,荆州地盘丢失殆尽。北有强大的魏国虎视眈眈,东有乘胜之势的陆逊大军压境,南有蛮族政权到处生事,内部还有荆州派、东州派与益州派的矛盾不可调和,而关羽、张飞等方面军统帅早已先他而去。正所谓外部强敌环伺,内部猛将凋零,更兼派系斗争激烈,简直就是一个摇摇欲坠的烂摊子。等到刘备自己一死,群龙无首,主少国疑,新生不久的西蜀政权就如狂风巨浪中的一艘破船,随时都有沉没之虞。

刘备托孤诸葛亮是哪一集(白帝城托孤是刘备试探诸葛亮)(4)

风雨飘摇之际,更需要一个政治强人来接掌政权,内聚人心,外御强敌。环顾四望,除了荆州派首领诸葛亮,刘备还能找得到第二个人吗?这个时候刘备只能赌诸葛亮的忠心,选择相信诸葛亮,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事实上,刘备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也没有那么容易相信他人,包括诸葛亮。在他卧病不起安排后事时,以诸葛亮为丞相,为托孤大臣之首,以东州派代表人物李严为尚书令、中都护,统内外军事,为托孤大臣之贰。一个掌管行政,一个掌管机要和军事,互相牵制,共同辅佐少主刘禅。这样的人事安排表明,李严就是制衡诸葛亮的重要政治势力。

刘备托孤诸葛亮是哪一集(白帝城托孤是刘备试探诸葛亮)(5)

但在后面的发展中,事态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同时兼领益州牧,既有中央行政权,又有地方行政权,整个成都尽在诸葛亮一个人的掌控之下。也难怪他在《出师表》中写道:“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于是,西蜀的“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皇帝刘禅成了吉祥物。而当初官拜尚书令,统内外军事,理应掌控中枢的李严,反而被排斥在权力核心之外。此后诸葛亮平定南蛮,北伐曹魏,都是政由己出,随心所欲。李严虽贵为尚书令,也就能干点督运粮草之事,远远达不到刘备设想的军事上领衔、政治上制衡的目的。最后,诸葛亮随便找了个借口,就将实际上的二号人物李严削职为民,可谓翻云覆雨,权势滔天,只差没“加九锡”了。

由此可知,以诸葛亮的政治手腕,可以轻易地将一个托孤大臣排斥于核心权力之外,甚至玩弄于股掌之间。如果他真要取刘禅而代之,谁拦得住?

刘备托孤诸葛亮是哪一集(白帝城托孤是刘备试探诸葛亮)(6)

那么,刘备既然知道诸葛亮那么厉害,有可能导致江山易姓,为什么还要将政权托付于他呢?

道理很简单,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马上就要后继无人了。如果不托付给诸葛亮,一生心血很快就会化为乌有。与其亡于敌国之手,还不如赌一把让诸葛亮接着干。

这样的事例,以前就出现过。孙策遇刺,将江东大权托付给了弟弟孙权。按照孙策临终时的说法:“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可见孙权虽然年少,也总比孙策的儿子成熟。苟非如此,东吴内部四分五裂,不需要曹操来打,自己就先干起来了。没有孙权这把粘合剂,哪有后来赤壁之战的辉煌战果呢?

刘备托孤诸葛亮是哪一集(白帝城托孤是刘备试探诸葛亮)(7)

后面也出现过这样的事例。976年,宋太祖赵匡胤突然病重,连夜召晋王、开封府尹赵光义入宫,托付国事。赵匡胤死后,赵光义继承皇位,是为宋太宗。960年,三十多岁的禁军首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起兵变,被利益集团推上皇位,虽然“杯酒释兵权”后解除了部分威胁,因得位不正,且根基不深,政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水下暗流涌动。这个时候,让四十多岁的兄弟赵光义继位,还是让二十出头且没什么政治根基的儿子赵德芳继位,赵匡胤一定经过了深入的思考。

刘备托孤诸葛亮是哪一集(白帝城托孤是刘备试探诸葛亮)(8)

当时国家初创,赵氏宗室势力并不强大,少主继位哪能应对如此复杂的局面?要想政权稳固,那就只能传兄弟,不能传儿子。赵光义再怎么志大才疏,毕竟长期在朝为官,又参与了“陈桥兵变”,还是皇储才能担任的开封府尹,手腕和阅历都是在线的。赵德芳再怎么贤明,年龄和资历就摆在那里,如何服众?至于所谓的赵太后“金匮之盟”,恐怕不免是后人附会,目的是解释赵光义上位的合法性,其实反而是狗尾续貂。

刘备托孤诸葛亮是哪一集(白帝城托孤是刘备试探诸葛亮)(9)

草根出身的刘邦和朱元璋平定天下之后,不得不大肆诛杀功臣,同时大规模分封宗室诸侯王,以壮大宗族势力,巩固政权。刘邦死后,还有吕后垂帘听政。朱元璋死后,诸子已经长大成人。相比之下,他们所面临的环境比刘备、孙策、赵匡胤等人要从容得多。

如果像某些人说的将诸葛亮杀掉,那么,刘禅可能等不到弱冠就要当亡国之君。刘备死后没多久,曹丕就派出几路大军伐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没有强有力的政治人物坐镇中枢,蜀汉政权可能就此画上休止符。

所以,刘备白帝城托孤是实打实的托孤,不是什么政治秀。就算有道德绑架的成分,那也是帝王心术,没什么可说的。(2023年5月4日于武汉地铁三号线)#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