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商朝服饰(进击的服饰文化)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精力通常在衣食住行这四个容器中伸展,相对于一日三餐的食物,和一生基本上变动不大的住宅,人们出行时所着的衣服往往象征了其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这个人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年代流行的服装元素。现代社会的衣装中,流行元素的不断的更替和循环,如同白驹过隙一般短暂。在人们厌倦了这种快餐式的美感后,古代的传统服凭借其经久不衰的魅力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内。

历史上的商朝服饰(进击的服饰文化)(1)

图|古代女性服饰

古代服装的演化也随着朝代的不断更替,在完善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新奇的元素,如今人们见到的传统服饰中承载着许多特色风俗和文化故事。

一、胡服和波斯服装引入,带来了传统服装内容上的丰富

传统服装谓之为经典,实际上融合了国外以及其他民族的风格;其中有以简洁被中原接纳的胡服,以华丽装饰被接纳的波斯服,这些元素为传统服装的经典构造添砖加瓦。

  • 胡服流入中原

胡服在战国时期流入中原,因胡服宽松舒适的风格,自战国到宋代,胡服频繁的出现在百姓的穿搭中。无独有偶,胡服中的靴子也流传到了宋代,作为少数民族的服饰,靴子以其实用性在游牧民族的战斗中发挥着作用游牧民族的靴子一开始称为马靴,以兽皮和麻木制造,低盘宽大,而脚腕细窄。根据气候的变化,靴子又有长统靴和中统靴之分。牧民的马掌上钉有马钉,以起到防滑作用。而靴子同样出于这种考虑,在靴子的底部增加了铁钉。

历史上的商朝服饰(进击的服饰文化)(2)

图|胡服骑射

  • 靴子成为官员职业装

以鞋尖雕刻凤凰图案的凤靴出现在皇宫中为例,宋代女性的衣橱中逐渐多了一双靴子的位置。但靴子的受众不仅是女性,经过宋朝的制度改革,男性也将靴子作为职业装,宋律规定上朝时官员必须着长靴,否则视其为亵渎皇权。靴子为何可以被女性喜欢?本来这种粗笨的靴子并不能得到女性的喜欢,但是古代有缠足的习俗,妇女们的脚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厚厚的棉布裹住了。而靴子经过改良之后,其本身的舒适性外又加上了新的设计,使得这种舒服的靴子又具有美观的特点。

  • 宋代女性的金丝裙子

另外宋代女性的裙子也值得一提,宋代裙子原先只有简单的几种样式,据《北史》:

波斯常献金线锦被,组织殊丽。

在波斯人将带有金丝的衣服送到中国后,这种略显奢华,却不失美观的金丝很快得到了王宫贵族的喜爱。金丝的昂贵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在民间家境稍好些的女性也对这种金丝服饰十分热衷。随着金丝的普及,慢慢的金丝服装出现在了平民百姓的衣服中,物以稀为贵,这时的金丝裙子的价格也开始贬值。

历史上的商朝服饰(进击的服饰文化)(3)

图|朝贡

传统服装融合了其他民族和国外的风格,波斯的金丝裙、胡人的马靴以及简洁的胡服,使中国传统服的元素更加丰富。这种服装不仅得到了民间百姓的认可,也同样被官方接纳,加入朝服中以表示其重要性。

二、灵王改革和波斯朝贡,打开了女性解放大门

胡服不仅加入了朝服中,而且在中原女性的日常穿着中也有所体现,胡服的传入使得传统服饰吸收了胡人文化的特色,金丝的加入也让传统服内容更加丰富。

  • 赵武灵王的改革

那么胡人服装是如何传入中原呢?是胡人设计师与中原设计师开了一个交流大会吗,并不是,胡服的传入涉及到一场具有纪念意义的胜利。公元三零七年,胡人入侵中原,由于骑术不济,中原屡屡受挫。赵武灵王奋起反击,大力训练骑兵,随后发现胡人胜利的诀窍,胡服的设计使得胡人在马背上如鱼得水。随后赵武灵王将胡人的衣着带入中原,汉人士兵着胡服后,勤加练习骑射,终于战胜了胡人。胡服因为这次胜利也保留在了骑兵队伍当中,随后战争告一段落,骑兵的部队随之取消,但是胡服跟着这些骑兵流入民间,加入了百姓的服装中。

历史上的商朝服饰(进击的服饰文化)(4)

图|女性服饰

  • 波斯对主国的朝贡

仰赖于赵武灵王的功绩,胡服流入了中原,而金丝裙子确实自另一个国度引入。自宋代开始,国政有意的加强外交手段,与大宋周围的附属国以朝贡建立了联系。朝贡是种小国向主导国进贡的政策,第一代的朝贡出现在先秦时期,据《竹书纪年》云:

帝舜有虞氏九年,西王母来朝。西王母之来朝,献白环、玉诀。

西王母便是当时的边关小国,而随着朝贡制度的日渐完善,很多国度都加入了朝贡的队伍,以上供物资来获得主导国的庇佑。而金丝裙子就是来自波斯国的上供,使节将波斯的文化以金丝裙子和其他当地特产传递到了中原,而这种金丝在被王室接纳后,以极快的速度传递到了百姓之中。

  • 小脚女人的审美观

如果说金丝裙子是一种流行元素的话,那么靴子对古代女性来说着实是就救命仙丹;据《释名·释衣服》:

幅,所以自逼束,今谓之行縢,言以裹脚可以跳腾轻便也。

历史上的商朝服饰(进击的服饰文化)(5)

图|小脚女人

古代女性以柔弱为美,身材纤细的女性会受到更多男人的喜欢,于是家长们从小就将又臭又长的裹脚布缠到了女子的脚上。为了更加凸显这种小巧的“美感”,古代又发明了弓状的鞋子,将女性的小脚严丝合缝的包裹。固然在男性的视角中这种小脚很有美感,但是裹着一层层纱布的木乃伊般的脚必然深受其害,靴子的出现以其宽松和脚的舒适替代了紧实的弓鞋,可谓是打开了女性解放的大门。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本欲保卫疆土,却出乎意料的成为了胡人文化传播的载体。波斯的朝贡引入了金丝的元素,在宋代繁荣经济体系背景下迅速被百姓吸收。

三、师夷长技以制夷,服装承载的传统观念

胡服的传入和赵武灵王的骑射反击不可分割,而波斯文化以朝贡的形式流入中原。中原文化和国外文化交流的渠道就此疏通了障碍,而马靴更是成为女性解放的意向。

据《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历史上的商朝服饰(进击的服饰文化)(6)

图|服饰中的金丝元素

中原人习胡服胡骑而赢得了胜利,此后胡服传入了中原,这种带有历史故事的服装,以承载着一代人记忆的方式保留在传统服中。后世百姓的衣着中频繁的出现胡服的元素,当这些百姓每次穿上胡服的时候,赵武灵王的奋起反击,不屈不挠的抗击胡人的故事也会被百姓记起。而胡服的传入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中原的价值观,使得中原文化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念得到百姓的认可。

中原原本以简朴为美德,而金丝元素在传统服中的出现,不止是象征了宋代商业发展的繁荣;在另一个角度上朝贡制度的成功推行,使得外来文化与中原文化进行了一场深度的交流。波斯使节以朝贡的方式带来了波斯国中的特产,而在波斯回国前中原也会反馈给他们一些中原特色文化的产物。故而金丝元素在中原的流行,一方面是宋朝国力强盛的现象,另一方面则是双方文化交流的产物。

胡人对中原做的另一个贡献是有关于女性的,在胡人文化传入中原后,以宽松简洁的设计被中原人所接纳。而靴子的传入,使得中原女性的选择不再是单调的裹足鞋子,适合骑马的长筒靴子进入了传统女性的穿搭中。随即马靴的流行,使得当时的妇女习得骑马的技术,骑马体现了传统观念女性中少有的自由意识。

历史上的商朝服饰(进击的服饰文化)(7)

图|马靴

胡服的传入记载赵武灵王顽强不屈,奋起反抗的斗志,波斯对宋代的朝贡,使波斯的文化传入中原,促进了国际之间的交流;胡人的马靴旁敲侧击的打开了女性自由的大门,使得女性的着装选择更以舒适为方向。

结语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带来了胡服文化,为传统服饰的日趋成熟添砖加瓦,波斯文化的传入,使传统服在简洁舒适的同时也不至于单调;马靴本是一种实用性的穿着,但在流入中原后,百姓对赵武灵王骑射传统的继承,意外的打开了女性着装的新大陆。

朝贡制度将波斯文化和中原文化交融,促进了中外交流。胡人的文化以一场战斗传入到了中原,旁敲侧击的为女性的着装提供了选择。服饰是一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服饰的包容性与进步,也体现了华夏文明包容的特性。正是由于这种特性的存在,华夏文明得以在历史长河中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北史》

《竹书纪年》

《海国图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