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 朱批(传说乾隆朱笔一点)

四川日报在遂宁市安居区鲁班会村,有座庙名叫万寿庵,无论盛夏夜晚,还是初秋黄昏,置身庵内都十分安静,听不见附近蛙鸣不仅如此,万寿庵还有另外一个特别之处,庵内十八罗汉全部为站姿,这在各地的寺庙中非常少见,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乾隆 朱批?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乾隆 朱批(传说乾隆朱笔一点)

乾隆 朱批

四川日报

在遂宁市安居区鲁班会村,有座庙名叫万寿庵,无论盛夏夜晚,还是初秋黄昏,置身庵内都十分安静,听不见附近蛙鸣。不仅如此,万寿庵还有另外一个特别之处,庵内十八罗汉全部为站姿,这在各地的寺庙中非常少见。

当地村民说,万寿庵修建于明代,后遭到过破坏,又经过了修复和重建,基本维持了原来面貌,庵内的十八罗汉也是依据原有佛像进行重塑的。

为什么万寿庵附近的蛤蟆不叫?为什么庵内的十八罗汉均为站姿?

当地流传着一段民间故事。传说,清乾隆皇帝微服私访,遍寻天下贤士。一路南下,乾隆皇帝进入四川,并经过了鲁班会村。当天晚上,乾隆皇帝只能夜宿于鲁班会村的一个小庙。时值初夏,小庙位于山水田园之间,到了夜间,蛤蟆便“呱呱”地叫个不停,让人无法安睡。乾隆皇帝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于是大喝一声“不要叫了!”,并手执毛笔蘸上朱砂,在蛤蟆的下颌一点。自此,蛤蟆便闭口不作声,并一直到现在也是如此。

乾隆皇帝离开小庙,庙里的十八罗汉起身为帝王送行。皇帝一时大意,离开之际忘记让他们坐下,结果十八罗汉只能保持站立姿势,一直到现在。为了纪念皇帝来过此处,当地人将小庙取名为万寿庵。

有人说,万寿庵附近的蛤蟆下巴上都有一颗红豆大小的红点,稍远一些的蛤蟆则没有。民间传说虽然不能合理解释万寿庵两大奇特现象,却为来万寿庵的游人增添了不少趣味。(欧欢 四川日报记者 王若晔 整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