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懂礼貌而聪明的孩子(拥有一个懂礼仪的孩子是种怎样的感受)

有个朋友来问我,她亲戚家的孩子上家里玩,非要带走她儿子最喜欢的玩具,是否要逼着儿子同意呢?

我和她说,这是一个礼仪问题,不管是对于她的儿子,还是那位亲戚的孩子,都一样。

良好的礼仪行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知识学习还重要。在礼仪规范的约束下,我们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可我们偏偏又不得不去做这些事情。

就像这个玩具,该送呢,还是不送呢?

一个懂礼貌而聪明的孩子(拥有一个懂礼仪的孩子是种怎样的感受)(1)

《给孩子的礼仪书》是一本构思精巧、诙谐幽默的礼仪教科书,孩子可以从中了解到哪些是必须遵守的礼仪规范,哪些是不可碰触的礼仪禁忌。

接下来,我们通过这本书,来学习餐桌上、学校里、乘坐交通工具时该遵守哪些礼仪规范呢?

一个懂礼貌而聪明的孩子(拥有一个懂礼仪的孩子是种怎样的感受)(2)

01 餐桌上的礼仪

餐桌上的礼仪规矩非常严格、难学,有时候可能会让人觉得一点儿逻辑都没有。

别说是孩子了,一些时候大人们也不一定能够完全遵守餐桌礼仪,而他们把自己的这些行为称为“例外情况”。

比如,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孩子说了今天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妈妈会指出他不该在吃饭的时候说话。但孩子认为妈妈刚才说他的时候也是在一边吃着东西一边说话。妈妈会怎么说呢?

我们都知道好的教育需要有好的父母,好的父母也需要了解什么是好的行为,而且愿意好好地教会孩子学习这些规则 。

餐桌上的礼仪真得很多,并不是一天或是一年就能全部学会的。当孩子可以上桌和大人们一起吃饭开始,我们便会开始警告他哪些不能做。而教学的最好方式,还是要数身教,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把礼仪印刻在孩子的记忆里。

一个懂礼貌而聪明的孩子(拥有一个懂礼仪的孩子是种怎样的感受)(3)

02 学校里的礼仪

学校是缩小版的社会,在这里孩子需要与同学、与老师交流。

有一些不太适合提问的问题,比如“你觉得你长得帅吗?”“你那里怎么长了一个粉刺?”“你以前也是这么胖吗?”

这些问题在你的孩子看来可能觉得没有什么,而且听起来也很有趣,但是对其他人而言,也许是一种伤害或是挑衅。

这种提问实际上是对别人的一种不好的评价:“你那个粉刺好恶心!”“你长得真胖!”或是一种不好的暗示。

我们不要随意对别人发表评论,除了赞美。如果孩子收到了一件非常糟糕的礼物,可以说自己觉得这件礼物“非常与众不同”“很特别”或是“非常原生态”,而不能直接说这是一件糟糕的礼物。

语言的神奇之处,不是如何攻击别人,而是把双方的距离拉近。一些小小的不开心,可以通过语言化成美妙的记忆。

如果你的孩子做了什么让你头痛的事,现在你准备怎样和他说呢?

想想语言的妙用吧!

一个懂礼貌而聪明的孩子(拥有一个懂礼仪的孩子是种怎样的感受)(4)

03 公共交通上的礼仪

公共场所,特别是公共交通工具是许多陌生人聚焦的地方,大家可能彼此不认识。

但是,这些人都需要搭乘同一列火车或是同一辆公共汽车。我们已经知道做任何事要遵守一定的原则,不然很难顺利进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也是如此。

到站之后,车厢里的人要先下车,才能给上车的人腾出空间。这是先下后上的规矩。

上了公交车后,需要尽可能地往车厢里面走,这样才能给后面上车的人留出空间,避免大家挤在车门口。

不能把脚放在座椅上,也不能用背包、书包或是箱子占用其他座椅。

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行动不便,应该站起来给他们让座。千万不要等他们向你提出请求时才行动。

一个懂礼貌而聪明的孩子(拥有一个懂礼仪的孩子是种怎样的感受)(5)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已经很注意礼仪,但无论我们做得多么到位,也总会有不足的地方。幸好我们有《给孩子的礼仪书》。

当我们学会了书中的礼仪规则,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可以成为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懂礼仪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