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创新止于至善(心怀尚美之恩脚踏创新前程)

四川音乐学院原创毕业歌曲《不说再见》

时光的地铁于交错间穿梭

我们眼前又浮现出那一幕幕

师生共处的温情瞬间

时间流逝好像流沙

那些岁月看起来似乎漫长

回首凝望才发现

它们已随着无时无刻地流淌

悄悄逝去

想挽留

却又不得分手前行

怀着感恩的步伐奔向未来

毕业答辩,离别席筵

举手话别,各奔东西

不断创新止于至善(心怀尚美之恩脚踏创新前程)(1)

不断创新止于至善(心怀尚美之恩脚踏创新前程)(2)

每逢毕业季,既有伤情的离别,又有前进的昂扬,不舍课堂,却也要踏上逐梦征程。如同歌曲《不说再见》中唱道的那样:

不断创新止于至善(心怀尚美之恩脚踏创新前程)(3)

“我其实不想说再见,此一去就山高路远

......亲爱的老师和伙伴”

时间汇成河,缓缓流过的光阴,情感淌入未来的支流,消褪了我们之后所有的感伤,铭记在记忆的光幕中的我们,全都是美丽的笑容。

不说再见,我们的青春记忆永远凝聚,就让我们在奋进的强国路上相见。

不断创新止于至善(心怀尚美之恩脚踏创新前程)(4)

不说再见

不断创新止于至善(心怀尚美之恩脚踏创新前程)(5)

原创毕业歌曲《不说再见》由四川音乐学院流行音乐学院副院长王俞之教授作词、演唱,青年作曲家张骁作曲、编曲,以直抒胸臆的口吻,倾诉了毕业学子对校园、老师、同学的不舍之情,对未来前程的抱负及期许。创作者将歌词的“共情性”、旋律的“优美性”、编曲的“时尚性”巧妙地一气呵成、洽应成歌,它们共同交织与呼应成了立意的美、情境的美、音韵的美、旋律的美、和声的美、精神的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润物细无声”的美育效应。为了突出作品的歌唱性,演唱者采用了质朴、温婉的诉说式演唱,编曲运用了钢琴、吉他、贝斯、鼓,流行音乐传统的“四大件”并配以人声伴唱、弦乐伴奏,构成了全曲纯净温婉的风格。

不断创新止于至善(心怀尚美之恩脚踏创新前程)(6)

在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中曾说:“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不断创新止于至善(心怀尚美之恩脚踏创新前程)(7)

毕业歌曲《不说再见》所展现的青春、活力、创新、价值、责任,这些都是年轻的代名词。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变革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大有作为的时代。在国际政治经济发生重大变革,中国社会经济处于重大转型的背景下,这部作品正是以这样一种朴实而高远的艺术写照在延续着当代青年人的精神情怀,激励毕业学子们用饱满激情的状态面对时代,以创新的视角和开放的视野关注社会发展,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勇于承担青年所应该承担的时代历史重任,起到了对广大毕业生群体情感引导、鼓舞志气、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

不断创新止于至善(心怀尚美之恩脚踏创新前程)(8)

不断创新止于至善(心怀尚美之恩脚踏创新前程)(9)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