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

一、文化趋同,文明归一

“文化趋同,文明归一”是任何民族或族群都逃不过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前进方向。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所有人类自身的生理条件和所处的外在世界是基本一样的。只不过因为具体到某一个族群,在特定的时间段,其发展的侧重点和进化程度不一样。人类不同族群同样遵守“物竞争天泽,优胜劣汰”的规律,他们中有足够能力和时间成长的不多,大多数昙花一现就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了。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1)

“文化趋同,文明归一”是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天下江河终归海

人类社会的成长有两条主线,一是文化心智,关注人理;二是科学技术,关注物理。前者主要是包括人脑语言及基本观念体系,后者包括人类全部知识体系及应用。这两者是相互支撑并协同进步的,最终要合二为一。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2)

中华文化属原生文化,更关注人理而成就文化

因人类群体的发展经历不同,发展的侧重点也不同。一般原生文明会较侧重于文化心智,比如中华民族早在周汉时期文化心智已经成熟了;而次生文明多侧重于外在知识的发展,比如欧洲以其次生多元思辨的传统很快发展出了科学,并点燃了工业文明。但只要给予各族足够时间,东西方最终会趋同归一。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3)

欧洲文化属次文明,更关注物理而成就科学

欧洲通过文工艺复兴和思想解放,推翻教廷和封建贵族的统治,吸收其他文明成果率先发展出了科学,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创造了发达的近现代文明。中国其实也有这样的发展趋势,无论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还是上层建筑价值观念都有明显资本主义萌芽的趋势——从宋、元开始,到明末达到了高潮。

二、发达的明朝工商业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4)

明中后期开放政策使全世界白银总量的1/3涌入中国,全球2/3的贸易与中国有关

明代中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明政府采纳高拱、张居正的建议,废除“重本抑末”政策,革除宿弊,实行新政,大力发展工商业,提高商人社会地位,使大明王朝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造纸和出版业大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共同促成明末科技知识大繁荣,思想大解放,形成颇具规模的资本主义萌芽。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5)

明隆庆皇帝(1567-1572)宣布解除海禁

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隆庆皇帝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 ”。民间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明朝出现一个比较全面的开放局面。自隆庆元年(1567 年)“隆庆开关 ”到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这70 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1/3(约5亿两)都涌入中国,并且全球2/3的贸易与中国有关。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6)

商业繁荣带动社会城市化

明朝生产规模扩大,商业日趋发达,行业聚集和区块分工相当明显。无论是铁、造船、建筑等重工业,还是丝绸、棉布、瓷器等轻工业,在世界都是遥遥领先,工业产量占全世界的2/3以上。

“南松江,北潞安,衣天下”,潞安在山西南部,每年供应皇室的丝绸料达5千到1万匹。松江潞安府全盛时有织机1.3万张,民谚说:“买不尽的松江布,收不尽的魏塘(今浙江嘉善)纱”,盛况空前。当时棉布取代麻布已成为主要纺织品,徐光启改良的棉纺工具“搅车”,效率提升了三四倍。

陶瓷业是明朝支柱行业,南京一地有众多的陶瓷厂,每年可生产100万件瓷器。景德镇更是世界瓷都,有上万家制瓷工匠和作坊,拥有制瓷的高超技术,有设备完善的官窑,也有生产大量民用瓷器的民窑。制瓷使用旋坯车,不但提高生产效率,还使旋出的瓷坯更为精细和规格化。施釉方式以吹釉法代替刷釉法,使施釉更加均匀光泽。并且发展出彩色瓷器。

明朝采煤业、炼钢冶铁、银矿开发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冶金业极其发达,冶铁技术由灌钢冶炼法发展到高效的苏钢冶炼法,铁产量是宋朝的两倍半,这个世界记录保持了两百多年。

造纸业遍布福建、江西、浙江、河南、四川等省,“纸厂槽户不下三十余槽,各槽帮工不下一两千人”,纸张品种有“竹纸”、“火纸”、“糙纸”、“柬纸”、“吉纸”、“皮纸”、“棉纸”。印刷作坊,规模相当大,印刷的创新是铜、铅活字印刷,彩色套印和拱花等工艺。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7)

明代的手工业突飞猛进,家俱的样式独特、质地坚硬、风格典雅,风靡全球,特别受欧洲贵族喜爱。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8)

明朝造船业发达,郑和下西洋最大的宝船长150米,宽30多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到了明朝中叶中国水师却仍然控制着整个南太平洋,印尼和菲律宾等国家的国王都是在明朝的支持下建国的。对明朝的海上实力,当时欧洲的传教士是这样描述的,只要中国的皇帝愿意,他们可以一夜之间征集到从大陆连接致马六甲海峡的那么多船只。军事力量的强大,军队装备火器数量增加,神机营配400炮兵,用多管步枪霹雳炮4600杆, 炮兵用的防身手枪手把铳400杆,盏口将军重炮160位,还有数个炮车营。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9)

随着城市交通发达、农产品的商品化和手工业的发达,在全国已形成庞大的商业网络。南京、北京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南北大运河沿岸乃至核心城市周边,出现了一大批新兴商业城市,民间贸易活动集市庙会定期进行。东南地区由于商品经济繁荣,成为全国的经济集散地,形成按籍贯区分的商人集团,称为“商帮”,如徽州商帮、晋陕商帮、广东商帮、福建商帮、苏州洞庭商帮、江西商帮等。这些商帮以“会馆”为联系场所,互相支持,越做越大 。东南沿海的“海商大贾”和“海湖大姓”的海外走私很活跃,“漳闽之人,与番舶夷商贸贩方物,往来络绎于海上”。大批中国商品以东南亚为跳板流入欧洲和美洲,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影响了欧洲工业技术的革新,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做出了贡献。

三、明末科学技术大爆发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10)

崇祯帝(1628-1644)一生勤奋开明,开启了中国古代科学之门

1、1629年崇祯帝下旨设立有中国科学院的雏形“历局”,比英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成立时间还了早31年。

崇祯帝十分重视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对于西方科学的学习和吸收也抱着积极鼓励的态度。1629年崇祯帝批准并下令在钦天监设立有科学研究机构的雏形“历局”,授权徐光启领导,修撰新历。他要求“广集众长,虚心采听,西洋方法不妨兼收,各家不同看法务求综合”,“度数旁通,有关庶绩,一并分曹料理(分学科研究),该衙知道”。“历局”内开展以数学为根本,兼及气象学、水利工程、军事工程技术、建筑、机械力学、大地测量、医学、算学及音乐等学科的研究工作。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11)

徐光启与利玛窦开始合译《几何原本》

徐光启与欧洲传教士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他认为数学是其他一切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基础,提出“度数旁通十事”:治历、测量、音律、军事、理财、营建、机械、舆地、医药、计时。徐光启开创的“格物穷理之学”,由李之藻、李天经、孙元化、王徵、方以智、王锡阐等发扬。

1629年~1634年,徐光启等人以西法督修历法,任用西方人汤若望(德)、罗雅谷(意)等修成《崇祯历书》。1634年,正式安装中国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孙云球制造放大镜、显微镜等几十种光学仪器,采用水晶磨制镜片,并著《镜史》,成为当时民间杰出的光学仪器制造家。他的制造技术促使眼镜价格大幅度下滑,价格下降到原来的几十分之一的水平。

2、“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12)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共三卷十八篇,附123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对世界东西方正在兴起的资本义萌芽的起到有力的推动作为。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13)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3、早于牛顿、拉瓦锡、达尔文的中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宋应星

在《天工开物》中,宋应星将生物分为植物与动物两大类,将动物按发展序列再分为虫鱼、飞禽、走兽,最后是“万物之灵”的人。他认为动物是从植物演化并生成的,而植物又是从无机物演化与生成的,归根到底是通过水火与土木交互作用而产生。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14)

早于牛顿、拉瓦锡、达尔文的中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宋应星

《天工开物》中的“物种发展变异理论”比德国卡弗·沃尔弗的“种源说”早一百多年;“动物杂交培育良种”比法国比尔慈比斯雅的理论早两百多年;挖煤中的瓦斯排空、巷道支扶及化学变化等,也都比当时国外的科学先进许多。尤其“骨灰蘸秧根”、“种性随水土而分”等研究成果,更是农业史上的重大突破。

在《天工开物》之《五金》篇中,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地论述锌和铜锌合金(黄铜)的科学家。他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这是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使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大规模炼锌的国家。宋应星记载的用金属锌代替锌化合物(炉甘石)炼制黄铜的方法,是人类历史上用铜和锌两种金属直接熔融而得黄铜的最早记录。总结提出的炼铁与炒铁炉的串连使用,直接把生铁炒成熟铁,具有现代冶金技术的重要特色。这种方式在17世纪的欧洲还没有。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15)

《天工开物》所述活塞式鼓风技术,较欧洲皮囊式鼓风设备更为先进。响铜合金、响器成型、铁锚锻造、钢针拉制以及“生铁淋口”等特殊化学热处理工艺和金属复合材料技术,亦为最早期的明确记载。

在机械动力学方面,《天工开物》记载了中国在机械动力方面的许多发明创造,如纺织花布用的花机,是当时外国所没有的。“粹精”中介绍中国汉代发明的水碓装置,把动力机、传动机和工作机三部分连在一起,比英国试用一个水轮带动两盘磨要早1000多年。“作咸”中的顿钻打井技术,比俄罗斯钻井技术早300多年。

18-20世纪《天工开物》在一些欧美国家传播,直接推动了欧洲工农业革命。1840年儒莲将《天工开物》造纸章译成法文刊于《科学院院报》。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读了儒莲翻译的《天工开物》中论桑蚕部分的译本后,把它称之为“权威著作”,把中国古代养蚕技术措施作为论证人工选择和人工变异的例证之一。1869年,儒莲和法国化学家商毕昂把《天工开物》有关手工业各章的法文摘译,1964年,德国学者蒂路,把《天工开物》前4章《乃粒》、《乃服》、《彰施》及《粹精》译成德文。

4、人类第一次种痘预防传染病

据说宋代中国已发明种痘技术,但有记载的人痘治疗天花技术真正应用在明隆庆年间。天花病是一种恶性传染病,在欧洲广泛流行,18世纪死于此病者达1.5亿人以上,连法国一位国王也未幸免。但西方人把天花看作上帝惩罚或恩赐,只能逆来顺受。甚至一百多年后西方仍有人说:“使人患病是只有上帝才有的权力,使人恢复健康的权力也由上帝掌握。”

5、明末科学群体爆发

崇祯皇帝对科学的重视和徐光启有色的工作,在明末激发了全国性质的学术高潮。徐光启著有《农政全书》,宋应星弥补了其中手工业方面的遗漏。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也曾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受到启发,在不少地方对这本书进行了发挥。《天工开物》一书在崇祯十年初版发行后,很快就引起了学术界和刻书界的注意。 方以智《物理小识》较早地引用了《天工开物》的有关论述。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16)

海外贸易的发展和东西文化交流,使明朝人地理知识需求迫切,先后出现了《筹海图编》、《坤舆万国全图》、《徐霞客游记》《海语》《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浑盖通宪图说》《东西洋考》,等众多地理著作,介绍中国、东南业、东西洋世界各地的地理、历史、文化、航路、气象等知识。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17)

《天工开物》等科学著作反映了中国古代在工农业制造和医学工艺方面智慧和严谨态度,并对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的理论知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生“格物穷理”的兴趣,反映了中国人价值观从“人本”向“物本”迁移,与当时兴起的各种具有启蒙意义思想意识相呼应。徐霞客、李时珍、宋应星等不恋仕途,以毕生精力专注于学术研究的科学精神,代表着中国人在价值观上已开始突破长期以来封建农业体制的束缚。

四、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

明朝有官营手工业的生产规模巨大,经常有几十万技术高超的工匠轮番劳动。行业多,分工细。明初建立了匠户匠籍制度,工匠分轮番匠和住坐匠两种。轮番匠每三年到京服役三个月;住坐匠固定做工,每月有1/3的时间为官府做工,月粮由国家支给,其余2/3的时间自由支配。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18)

明朝有官营手工业的生产规模巨大

明朝中后期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生产在整个封建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增加。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快速城市化,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在杭州、上海、南京、松江、苏州、景德镇等地,城市“周围逾三十里,而一城之中,无论南北财货,即绅士商民近百万口”。以丝织中心苏州为例,明末织机多达万台,工匠多达五六万人。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19)

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市化

明朝地方政府还专门出台了相关市场管理和社会保障配套措施。如《大明律》专设《工律》一篇,对军民官府营造的申报审批、营造所需材料、财物、人工,制造器物的品种规格等等都作了规定。东南各省都有养济院,由政府出资赡养孤寡老人,城市还有福利政策,对遭到破产的手工业经营户,以及因工致残的手工业者,给予土地补偿和经济资助。这失业救济制度和破产保护制度反映了当地工商业已经占居主导地位。

随着经济基础由小农向工商的更替,社会上层建筑也发生微妙变化。明朝相当大一部分士大夫认为,工商业的成就在价值上也等同于读书有得。“亦贾亦儒”“弃儒就贾”的现象也开始出现。甚至出现了类似现在商用类书籍,如总结工艺技术的《天工开物》和介绍商品行情、市场环境及交通习俗的《一统路程图记》等。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20)

在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方面,王阳明重新整理了儒家思想,创立心学,提倡知行合一,反对食古不化和教条束缚。王阳明不仅著书立说,还身体力行,在地方治理和镇压叛乱等方面表现卓越的才能。由于王阳明学识和高尚价格使他的学说传播很快,影响深远,把人们从儒家理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王阳明学说在日本影响深远,据孙中山在日本了解,推动明治维新的核心人物都十分尊崇王阳明学说,在“倒幕”斗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21)

顾炎武提倡“众治”,王夫之要求“不以天下私一人”,黄宗羲反对君主制

明末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为代表的思想家继承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传统,植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生产关系中资本主义的新因素,在明清之际“天崩地解”的形势下,开创了新思潮、新学风。他们反对宋明理学,提倡唯物主义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反对明末浮夸空谈的风气,讲求经世致用的功利主义;倡导均田说与“工商皆本”说。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22)

明朝民间优雅生活场景

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以及政府控制力的下降,商人的地位也明显提高。社会风气转向浮华与奢糜,不论士大夫或百姓,在饮食、居住、穿着、娱乐各方面都更为讲究,在明朝,一些日常用品制作得相当奢华,不但是质地,做工也颇为考究与过去儒家崇尚简朴的风气有很大的差别。明代的茶文化与酒文化也十分发达,各种新式茶色纷纷出现,紫砂壶也开始流行,酒楼茶馆成为城市居民的重要休闲场所,娱乐风尚也日益发达,首次现“旅游”一词。明代私家园林在非常发达,出现了园林设计专著《园冶》。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23)

当时社会风气的开放,《金瓶梅》等白话世俗小说流行, 唐伯虎等江南四大才子无心功名,专心书画艺术,都反映了当时社会价值观多元化、世俗化的趋势,使明代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社会生活最丰富的朝代。据阿拉伯旅游家记载,当时中国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歌妓行业,在北京从事者保守估计就有近两万人。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24)

明代成为中国历史上社会生活最丰富的朝代

明朝藏书之风盛行,无论官方与民间皆好藏书。刻印业出版业日趋发达,出现了彩色套印、线装等新工艺。各种诗词、小说等通俗读物大量印制出现,也为平民百姓提供另一种娱乐。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25)

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白活小说的出现反映明朝民间世俗多元思想

综合上所术,明朝廷虽然也有历史具现性也采取过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但明朝中后期调整改革,使之成为中国从农业封建体制走向工业开放体制的转折点,其历史意义类似于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这一过程如果不被打断,中国即使不能快速独立创立近代科学,但学习跟上西方步伐走上工业文明是没有问题的。

五、满清入关掐断了中国的资本义萌芽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26)

满清用武力打断汉人资本主义萌芽

满族入关建立清朝,虽然也表面上也采用汉族的国家体制和儒家文化,但他们更多的是把它当成维护满清贵族统治的工具,就像基督教皇把基督教作为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一样。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27)

儒家思想和封建体制只是用来维护满清统治的工具而不是为了传承文化

清朝皇帝不可能像明朝隆庆、万历、崇祯等皇帝,那样既站在江山社稷,又站在天下黎民立场考虑问题,并做出正确的决策。他们对待明后期出现的资本主萌芽和工业化改革本能的持有反对立场,对工商业和海外贸易能抑制就抑制,能取消就取消。清初推行的文字狱与梵蒂冈教廷火烧布鲁诺是如出一辙。虽然后期清廷也吸纳部分汉人入朝作官,但“联蒙制汉”始终是其基本国策,他们反对任何可能提高汉人社会地位的事件。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28)

“保大清不保中国”

晚清外国列强先后发动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直至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割地赔款,清朝统治岌岌可危的情况下,慈禧的言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①“保大清不保中国”

②“宁予友邦,不赠家奴”

③“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④“若有一人使吾不欢,吾令天下不欢。”

这是任何当代影视剧、公知和清编明史都无法洗白的。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29)

“宁予友邦,不赠家奴”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六、五四新文化运动,打破的是以儒家名义建立起来的用以维护满清统治的封建枷锁,而不是中华文化

当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后,以儒家名义建立以维护满族统治的封建体制继续束缚着中国人的思想,打破封建枷锁,唤醒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实现民族独立,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五四新文化运动历史意义就在于此。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30)

五四新文化运动旨在打破满清以儒家名义建立用以维护其统治的封建枷锁

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 鲁迅 、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民主,反对独裁,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新文化运动。虽然他们提出的废除汉字和彻底否定传统文化过激言论,但在当时国人麻木和民族危难的时代背景下,也是矫枉过正的无奈之举。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的影响(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31)

从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意义——它打破的只是满清枷锁,而不是中华文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白话文成为中国人正式的口头和书面语言,人们的识字率大幅度提升,以民主和科学为核心的新价值观体系取代了封建王朝体制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的思想基础,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中华民族一步步走上了独立、富强之路,1919-2019的一百年内实现的伟大复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