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里都会生什么样的虫子(米袋里为何总是凭空出现米虫)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家中大米长虫的现象,可以说这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对于大米生虫的问题肯定会有很多朋友有这样的疑惑:这些大米平时都用袋子密封装着,这些虫子是怎么进去的呢?另外米袋中如此干燥的环境,连水都没有,它们又是怎么生存下来的?那么这里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米虫的这些奇怪现象。

大米里都会生什么样的虫子(米袋里为何总是凭空出现米虫)(1)

米虫是如何凭空出现的?

米虫是我们对这种虫子的俗称,这些虫子实际上叫做“米象”。如果你仔细观察它的长相,就会发现它长着一个常常的鼻子状结构,和大象的鼻子相似,也就被称为米象。

大米里都会生什么样的虫子(米袋里为何总是凭空出现米虫)(2)

米象的生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卵、幼虫、蛹成虫。成年的米象虫体长大约为2.5-3毫米。在不同区域生长的成年米象,每年对应的繁殖次数也不一样。在北方由于气温较低,米象每年一般繁育2-3代。而在温度以及湿度较高的南方,其每年繁殖次数甚至可以达到7-8次。

大米里都会生什么样的虫子(米袋里为何总是凭空出现米虫)(3)

米袋中之所以会出现米象,大部分的原因其实就是米粒中已经存在虫卵。米象在产卵时,会首先利用口器将米粒啃出一个洞,然后一次性将几十甚至上百颗卵产在洞中,之后它们还会分泌出黏液将米洞密封住。这种含有虫卵的米粒空洞并不大,在肉眼下几乎无法分辨,正是由于这些大米中混有了这些虫卵,后期大米中才会凭空出现米虫。

大米里都会生什么样的虫子(米袋里为何总是凭空出现米虫)(4)

另外米象虫卵的繁殖速度也很快,一般来说这些卵在产下后的3-4天内就会孵化,孵化后的幼虫就会在米粒中生长至化蛹阶段。在蛹内幼虫会开始羽化形成虫,然后钻出米粒。从虫卵到成虫,整个生长周期约为2个月,变为成虫的3天后,米象即可再次交配并繁殖,这也是为什家里米袋中的米虫总能源源不断的冒出来。

大米里都会生什么样的虫子(米袋里为何总是凭空出现米虫)(5)

当然我们在家中看到的米象仅生活在米袋当中,实际上在自然界中,同样普遍存在米象,我们家中大米“长”出的米象很有可能就是它们的后代。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米象其实是能飞的,在田间地头,野外的米象就会飞到水稻的稻穗当中进行产卵。

米象对温度比较敏感,一般在每年5月到10月是米象的活跃期,而这个时期,正是每年两季水稻的收割时期。收割后的水稻在经过去皮之后形成大米,大米在经过一定的处理进入市场销售,而我们在市场购买的大米中,其实就很有可能包含着米象虫的虫卵。说我们吃的每碗饭,都可能有它们的虫卵其实都不为过。

大米里都会生什么样的虫子(米袋里为何总是凭空出现米虫)(6)

虽然这些虫子看起来会让人不舒服,但不必害怕,因为米象不会对人类造成直接伤害,它们既不会传播疾病,也不会叮咬人,本身也无毒。在我们清洗大米时,这些虫子以及被啃食过的米粒密度会比水小,一般都会浮在水面上,清洗相对来说还算比较方便,另外米粒中的虫卵在蒸煮过程中也会完全杀死,因此即使食用了也完全不必担心。

大米里都会生什么样的虫子(米袋里为何总是凭空出现米虫)(7)

我们知道水是生命之源,那么米虫似乎一辈子都没有接触过水源,难道它不会渴死吗?

实际上米象也和其他动物一样,都离不开水分的滋养,但由于本省米象的体型较小,并且身体还披着坚硬的外壳,体内蒸发和消耗的水分不多,因此米象对水分的需求较小。而这少量的水,其中一部分来源于米粒中含有的水分(虽说买来的大米看起来很干燥,实际上还是含有一定的水分),另一部分则来源于空气中的水分。这两部分的水分补给就足以让米象度过它的一生。

大米里都会生什么样的虫子(米袋里为何总是凭空出现米虫)(8)

如何预防与处理大米生虫?

由于大米生虫主要是来自米粒中的虫卵,因此我们个人没有办法从源头进行消灭。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大米生虫呢?

首先米象的耐寒能力较差,气温低于15℃时,成虫便会开始越冬。长时间处于5℃以下时,便会逐渐被冻死,因此我们可以将大米放在冰箱的冷藏柜中进行冷藏一段时间,一方面在低温下可以杀死成虫,另一方面虫卵在低温下也会部分失活。所以把大米放在冰箱中冷藏一段时间是一个比较方便和实用的去虫手段。

另外我们在购买大米时,尽量购买比较新鲜的大米,在家中存放大米的区域保持阴凉干燥也能减少米虫滋生的情况。

大米里都会生什么样的虫子(米袋里为何总是凭空出现米虫)(9)

总结

总的来说大米中的米虫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当大米还是水稻长在地里的时候,米虫就咬开稻谷把卵产在里面。即使在把水稻加工成大米的过程中,成虫死了,虫卵还会在米粒中,只是当这些大米被买回家中后逐渐孵化了。不过这些米虫和虫卵对人体并无危害,但它们的繁殖会食用大量粮食,给我们造成损失,所以我们还是要采取手段预防米虫的产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