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江苏沭阳的古代名人(这七位英雄活在沭阳的地名里)

地名如人名

一个名字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特色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渊源与意义

你知道“七雄”这个地名的由来吗?

今天

就让小编带你走进七雄

重温柴米河畔七英雄的革命故事

祖籍江苏沭阳的古代名人(这七位英雄活在沭阳的地名里)(1)

用地名纪念英雄

绿色的柴米河畔,耸立着一座飞檐翘角的六角亭。亭边松柏森森,苍翠欲滴,掩映着七座烈士的坟墓。这就是坐落在七雄街道七雄居委会的七英雄纪念碑亭。1987年6月,当地政府于七英雄牺牲40周年之际,建成七英雄纪念碑亭,缅怀先烈,激励后人。

祖籍江苏沭阳的古代名人(这七位英雄活在沭阳的地名里)(2)

今年82岁的七雄居委会居民张久桂,每年清明节都会来到七英雄纪念碑亭,向英雄表达敬仰与哀思。凭着儿时的记忆和父辈的口述,张久桂向我们讲述起七英雄的故事。

祖籍江苏沭阳的古代名人(这七位英雄活在沭阳的地名里)(3)

1946年年底,我军主力在苏中七战七捷后向山东作战略转移。国民党反动派向我苏北根据地猖狂进攻,于1947年1月占领沭城。而与沭城毗邻的官田处于对敌斗争的前哨阵地,为敌我双方必争之地。

1947年6月8日,盘踞在沭城的国民党五十一师的一个营,偷偷开往官田,与据点里的还乡团共同策划偷袭仲湾乡公所。

祖籍江苏沭阳的古代名人(这七位英雄活在沭阳的地名里)(4)

头天晚上,仲湾乡的乡村干部和民兵干部分两处住宿,乡指导员章杰新等17人住紧靠柴米河堤的仲家,屠文生等11人住河堤东北角宋家。拂晓时分,敌军向章杰新、屠文生两处住地发起了猛烈进攻。

章杰新等人的住处是一个坐北朝南的院落,后面三间堂屋,东面两间锅屋,前面是个门楼,门楼不远处就是柴米河堤。敌人以河堤为阵地,居高临下,用机枪向我处疯狂扫射。

祖籍江苏沭阳的古代名人(这七位英雄活在沭阳的地名里)(5)

17位民兵以门楼作掩护,沉着还击、顽强抵抗。敌人久攻不下,便派人前来劝降,得到的是章杰新义正词严的拒绝。敌人见劝降不成,用机枪更加疯狂地扫射。仲湾村指导员仲维成、屠岭村指导员葛恒兴先后中弹牺牲,不少同志也负了伤。

敌人一面集中炮火猛轰,封锁大门,阻止章杰新等人突围,一面派人到屋后放火,霎时间,烈焰腾空,浓烟滚滚。章杰新、仲湾村治安委员杨如成、仲湾乡中队副中队长毛尚柱、仲湾村财粮员纪士林、民兵仲跻玉五位同志在敌人的扫射和火攻下壮烈牺牲。

祖籍江苏沭阳的古代名人(这七位英雄活在沭阳的地名里)(6)

与此同时,住在宋家的屠文生等11人打得也很顽强,紧密配合章杰新等人作战。战斗持续6个小时,敌人见我援军赶到,仓皇撤退。章杰新、杨如成、毛尚柱、纪士林、仲跻玉、仲维成、葛恒兴七位烈士用生命捍卫的仲湾乡人民政权,在血雨腥风中岿然不动。

祖籍江苏沭阳的古代名人(这七位英雄活在沭阳的地名里)(7)

七英雄事迹传遍淮海。当年,华中六地委曾号召全区干群,开展学习七英雄的活动。为纪念七位英烈忠魂,1968年,仲湾乡更名为七雄乡。2000年,七雄乡撤乡设镇,成为七雄镇。2013年,七雄镇经区划调整,成为七雄街道。从乡到镇,再到街道,50多年来,无论是建制变化,还是区划调整,但是寄托着人们对英雄敬仰与缅怀的“七雄”二字始终没有变。

祖籍江苏沭阳的古代名人(这七位英雄活在沭阳的地名里)(8)

用发展告慰英雄

每年清明,七雄街道党政机关、中小学生和广大群众,都会成群结队地来到七英雄纪念碑亭祭扫致哀,重温英雄事迹,继承英雄遗志。

祖籍江苏沭阳的古代名人(这七位英雄活在沭阳的地名里)(9)

继承英雄遗志,最好的方法就是建设好这片英雄的土地。七雄人民用勤劳的双手播种耕耘,在这片用热血捍卫的土地上谱就了一曲曲发展的乐章。七雄依托紧邻主城区、紧靠开发区等特殊的区位优势,围绕镇村工业突破、农业结构调整等发展思路,有力推动了镇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祖籍江苏沭阳的古代名人(这七位英雄活在沭阳的地名里)(10)

2018年,七雄街道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超4.6亿元,工业发展质态不断提升;农业方面,大力推进土地流转,用于草莓、葡萄、花卉种植和稻虾等养殖,农业由传统稻麦种植不断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型;居住方面,广大群众从草房搬到瓦房、从瓦房搬进楼房,农民在向市民悄然转变。如今,走出贫穷落后,走向富足生活的七雄人民,幸福感和满意度也持续提升。

祖籍江苏沭阳的古代名人(这七位英雄活在沭阳的地名里)(11)

记者:孙永强、王琪

编辑:朱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