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非遗数字化平台(重庆学子三下乡)

7月13日下午,铜梁火龙市级传承人李诗敏老师的带领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非遗同行,电亮高楼”发展成就观察团参观了铜梁火龙文化展馆,并接受了实践团成员的采访。

重庆非遗数字化平台(重庆学子三下乡)(1)

观察团成员和铜梁火龙传承人李诗敏的合影

提到铜梁火龙,李诗敏老师神采飞扬。他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铜梁火龙的发展历史、表演形式等。铜梁火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寄托了当地人最美好的愿景。现在的铜梁火龙,已经穿越千年的厚重历史,走向更大的世界舞台。“铁树银花落,漫天星辰开。”打铁花是火龙表演中最特别的存在,舞龙表演者需要在灿烂夺目的铁花中自如穿梭,为观众们带来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打铁花所用的铁水温度高达1500多度,这不仅需要高超的技艺和过人的胆量,还需要舞龙表演者和打铁花表演者的默契配合。

重庆非遗数字化平台(重庆学子三下乡)(2)

铜梁传承人李诗敏在向实践团成员讲解神奇的火龙文化

重庆非遗数字化平台(重庆学子三下乡)(3)

李诗敏老师讲到,现在高楼小学开设有舞龙课程,学生们可以学习舞龙技艺,了解火龙历史,传承火龙精神,树立文化自信,让铜梁火龙的火种在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中燃烧不息,今天的“小龙星”,就是明天的“世界星”。场馆内还存放着学生们练习用的舞龙和制作的道具,李诗敏老师热情地指导实践团成员去亲身体验舞龙,深入了解沉蕴博远的铜梁龙文化。

重庆非遗数字化平台(重庆学子三下乡)(4)

铜梁火龙传承人李诗敏在指导实践团成员体验舞龙

重庆非遗数字化平台(重庆学子三下乡)(5)

李诗敏在向实践团成员展示自己身上的伤痕

参观结束后,李诗敏老师接受了实践团成员的采访,他耐心地解答了实践团成员关于铜梁火龙的疑问,并且分享了自己在训练和演出时的经历。他自豪地讲道,自己十岁开始学习铜梁火龙,至今已有六十余载,现在他的家人们也投身到了铜梁火龙的传承中。李诗敏老师还向实践团成员展示了自己身上的伤痕,这是铜梁火龙传承人的独特勋章。在一场场精彩演出的背后,是无数血与汗的付出,是传承人在漫长岁月中矢志不渝的坚守。

重庆非遗数字化平台(重庆学子三下乡)(6)

实践团成员在采访铜梁火龙传承人李诗敏

铜梁火龙,不是简单的舞龙表演,而是当地人民智慧与力量的结晶,是他们共同的记忆符号。铜梁龙文化不仅让人们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魅力,更让人们感受到铜梁火龙在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造福着这里的人民。

来源: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非遗同行,电亮高楼”发展成就观察团

文字:黄贝尔

图片:程远鑫

指导老师:刘涛 李雨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