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治疗血管瘤的最佳年龄(宝宝血管瘤怎么办)

有些新生儿皮肤上会带有特殊的“记号”,这些“记号”有可能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胎记,但也有可能是血管瘤!

听到“瘤”这个字,很多家长都会感到害怕。那么,到底什么是血管瘤?会不会危及宝宝生命?本期《健健康康成长记》,袋鼠麻麻特邀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皮肤科刘晓依带您了解:血管瘤。

(特邀专家:刘晓依,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皮肤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对儿童常见皮肤病的诊治和儿童血管性疾病的治疗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婴儿血管瘤:是一种什么病?

血管瘤是因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所致,按照所在皮肤深浅的不同,可分为:浅表、深部和混合血管瘤。

宝宝治疗血管瘤的最佳年龄(宝宝血管瘤怎么办)(1)

浅表血管瘤:血管瘤颜色呈鲜红色,以前称作草莓状血管瘤。

宝宝治疗血管瘤的最佳年龄(宝宝血管瘤怎么办)(2)

深部血管瘤:表现为皮下青紫色肿块,以前称作海绵状血管瘤。

宝宝治疗血管瘤的最佳年龄(宝宝血管瘤怎么办)(3)

混合血管瘤:表现为边界不清的深在损害基础上浅表性鲜红血管斑。

(关于血管瘤的更多详细介绍,请点击:宝宝身上的这种“胎记”是病!得治

看到宝宝光滑细腻的皮肤上长了一个甚至多个瘤,多数家长都会感到担心,尤其是这个瘤还长得挺快。其实,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如果在宝宝出生后的6个月内,血管瘤长的比较快,家长一般不用太担心,因为这是血管瘤的快速增长期,一般持续时间约为6~12个月。到宝宝1岁以后,部分血管瘤会开始退化,生长速度开始变缓,可持续数年,甚至5~10年。

血管瘤:暗藏凶险的良性肿瘤

既然是良性肿瘤,那是不是就没必要治疗了呢?

不是的。

虽然这个病可以自然消退,但约有40%的孩子会留下永久的痕迹:如瘢痕、萎缩、皮肤颜色改变等,而越早治疗对于疾病的预后是越好的。就算是不做治疗,也要做好动态随诊,因为目前看似正常的血管瘤,也有可能突然快速增长。动态随诊可以让专科医生及时了解瘤体变化情况,避免延误治疗时机。6个月之内的宝宝,需要每个月来医院就诊;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两个月就诊一次;1岁以上的宝宝,3个月来看一次即可。

另外,血管瘤不但会发生在头、面、颈部等皮肤表面,粘膜、肌肉、肝脏、和颅内等部位也可发生。如果血管瘤影响了宝宝的容貌或者压迫内脏甚至危及生命,那就必须要尽快治疗了。

总结起来,这几种情况的血管瘤比较危险:

●出现在眼睑、口唇、口腔、咽喉、外生殖器等重要部位者;

●短期内迅速长大者;

●已经发生出血、溃疡、感染等并发症者;

●巨大血管瘤合并动—静脉瘘者;

●婴儿有凝血机制紊乱者等。

血管瘤该如何治疗?

1、治疗前做好评估

刘晓依表示,血管瘤在治疗前,评估很重要!医生要对患儿的年龄、瘤体发生的部位、瘤体的大小及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一一进行评估,充分评估后才能选择治疗方案。

评估血管瘤的检查包括:

1)B超:

宝宝治疗血管瘤的最佳年龄(宝宝血管瘤怎么办)(4)

对多发性的血管瘤还需做肝脏B超,以排除肝脏血管瘤;

2)核磁共振:

宝宝治疗血管瘤的最佳年龄(宝宝血管瘤怎么办)(5)

对一些重要部位如头面部、骶尾部和深在型进行检查,以充分评估瘤体的范围、深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3)血小板检查:

大面积迅速增长的、多发的血管瘤还需要做血小板检查,因为此类血管瘤可能伴有血小板减少和凝血障碍。

2、选择最佳合适的治疗方案

目前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用药物、激光治疗,口服药物治疗,手术切除,注射治疗等。

1) 激光治疗

宝宝治疗血管瘤的最佳年龄(宝宝血管瘤怎么办)(6)

激光是目前较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比较高。其原理是根据激光的选择性光热效应,使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吸收光能产生热量,红细胞被破坏形成血栓,造成血管损伤,从而达到治疗血管瘤的目的。可适用于浅表性血管瘤,及部分更深部位血管瘤。

2)外用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是β受体阻滞剂类外用制剂,适用于浅表性血管瘤。

3) 口服药物治疗

对于一些特殊部位如,眼周、气道旁、鼻部,或快速增长的血管瘤,可考虑口服药物治疗,现在最常用的药物是是普萘洛尔或糖皮质激素。

4)手术切除

用手术的方式切除病灶组织,并进行植皮手术,达到治疗血管瘤的目的。

5)注射治疗

采取注射激素和硬化剂等药物,达到抑制和使局部皮肤硬化停止生长,血管瘤逐步退化。

Tips:患有血管瘤的宝宝需要勤剪指甲,以免他将血管瘤抓破。此外,家长还要注意保持血管瘤表面清洁干燥,以免汗液浸湿血管瘤表皮,发生破溃。

袋鼠麻麻有话说:

大多数血管瘤只是会影响宝宝的外表容貌,但也有一些会影响到身体功能,甚至威胁宝宝的生命。所以对待血管瘤,既不能一味恐慌,也不能放任不管,做好动态观察,积极配合治疗,才是家长们需要重视的问题。

获取更多大牌专家第一手育儿资讯

请关注医知袋鼠

>>>>精彩阅读:(直击↓标题可阅读)

千万别这样教育孩子!别再让悲剧发生了

孩子打人、骂人、抓人的“臭毛病”,这样纠正好机智

宝宝出现四种睡眠问题应警惕多动症!快来看看你家孩子是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