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境印度实力(为什么说印度惨败)

这些天,关于去年以来的中印边境冲突在舆论场上又热了起来。中印宣布同步撤军时,我就提出印度惨败的观点,特别是《解放军报》2月19日刊文公布冲突的诸多细节后,我更是断定印度在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皆遭到惨败。

对这个观点,我看有少数人并不认可,觉得我过于乐观,是在吹牛。有人还用各种所谓渠道获得的消息进行论证,包括伤亡人数等。战术细节这东西,如果你不相信官方的数据,那我确实没法说服人相信我所说的。但从战略层面上论证中印胜负的问题,逻辑则会清晰很多。

中印边境印度实力(为什么说印度惨败)(1)

从战略层面看,说印度惨败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理由:

一是利用中美激烈较量之机,谋求将实控线推向中方控制区的目的未能达到。

熟悉地理和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军队控制的加勒万河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中方一侧居高临下、地势险峻,印方一侧则无险可守,我军如果西出加勒万河谷,几百公里就是印度的首都新德里。1962年那一年,我们在加勒万河谷地区取胜后,吓得印度准备迁都。

想一想,这把达摩克利斯剑悬在印度头上,他们能好受吗?还好,中国是一个善意满满的大国,如果也像印度一样,早就让新德里不得安生了。莫迪政府挑起冲突,正是瞅准特朗普对中国极限施压,而中国面临新冠疫情和台海两大战场这个契机。可快一年了,印度寸土未得。

中印边境印度实力(为什么说印度惨败)(2)

二是煽动印度的民族主义情绪,谋求在国内政治斗争中取胜的目的未能达到。

印度国内最大的两个党派,一个是人民党,一个是国大党,莫迪出自人民党。大家都知道,在党派竞争的国家中,各方为了争夺选票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即使是号称民主制度最健全的美国,政党竞争的丑陋都让人不能看,印度更不用说了。

上任这几年,莫迪在国内推进激进改革举措,得罪了不少人,也受到反对势力的攻讦,改革进行得并不顺畅。印度在中印边境挑起冲突,也为了通过军事摩擦转移国内视线、转移国内矛盾,减轻反对党阻力。如今无功而返,反而成了对手的把柄,被批评“出卖领土”。

中印边境印度实力(为什么说印度惨败)(3)

三是向国际社会证明印度有牵制中国的利用价值,待价而沽的目的未能达到。

特朗普上台后提出的“印太战略”,准备把印度扶持成对抗中国的关键力量,由自己发挥离岸平衡手的作用。但华盛顿决策层和战略界有一个很大的顾虑,就是印度能否担当大任,担心肉包子打狗,自己的投入会打水漂,因此表现得有些半心半意,不敢倾全力。

就像当年我们中国虽然倒向苏联,但苏联一开始表现得有点半心半意,主要是对我们实力的不认可,有藐视、轻慢之心。但一场抗美援朝战争下来,中国用不可争辩的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苏联这才全心全意地扶持我们,156项大工程项目随即到位。

印度以为在这么有利的国际环境下,能轻松地在冲突中对中国取得胜利,并向国际社会(主要是美国和西方)证明自己遏制、围堵中国的利用价值,从而获得他们的大手笔投资。印度如今的表现让对牵制中国很感兴趣的华盛顿失望了,新德里也注定卖不上高价。

至于中国,我们目前的重中之重在东部沿海,本来就没有兴趣在西部边境和印度来一局。近一年的冲突和对峙,我们从战术细节上没有吃亏,从战略全局上维持了与印度斗而不破的局面,也没有改变和冲击国家重点战略方向的蓄力,难道不能算是胜局?

再回到冲突的战术细节上,我军官兵在冲突中表现出了很高的战略素养、政治素养和战斗素养,同时以极强的纪律性认真贯彻领会党中央和国家的决心意图,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打了一场漂亮的政治军事仗,这还不叫赢吗?

输赢,其实很多时候不算豆腐账也可以掰扯清楚的。

中印边境印度实力(为什么说印度惨败)(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