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战士生日礼物(00后战士的生命绝唱)

00后战士的生命绝唱

——追记武警湖北总队随州支队执勤中队下士李林雨(上)

7月14日,在湖北随州广水市,一位年近六旬的杨姓男子,缓缓走到从老家赶来的李氏夫妇面前正欲下跪,被夫妇俩一把扶住。就在两天前,李家独子、22岁的湖北总队随州支队执勤中队下士李林雨,纵身跃入水库,托起这名不慎落水的老人,自己却无力上岸,壮烈牺牲。

随州曾出土曾侯乙编钟,震惊世人,奏出千古绝响。李林雨的壮举和牺牲的消息,引来网友8000万次讨论阅读、逾10万条留言哀悼。万千心声汇聚一道,为这名00后战士送行……

“当时只道是寻常”

小暑前的几天,广水市连下了三天雨。

开车去巡逻,每次到了那个M形弯道处,中队应急班副班长、驾驶员白志红都会减速,顺便让视线越过树高林密、山体起伏的地表,看一眼水库。这段路是距中队1号哨位最远的巡逻路段,也是唯一能从高处看到水库的地方。“水都涨起来了。”他喃喃自语。

小暑之后,天气放晴。炎炎烈日下,雨水好像还没渗入地里就又被蒸发出来,山里湿热难当。7月12日一早,中队军械员赵瑞带着战士们坐在楼前的背阴处训练——这次的训练内容是“紧急避险:报警求救”。一班上等兵涂鑫端坐其中,先听理论讲解,然后取来救生衣练习快速穿脱,再打开牵引绳、取出哨子,练习系绳和吹哨。

尖锐的哨音响彻营区。中队最晚下队的兵——下士李林雨,作为监控员,正在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没去听课。回想督勤的场景,李林雨的排长、中队作战勤务值班员张启铃痛心地说:“当时只道是寻常。”

“下午可以一起备勤了”

白志红是李林雨的副班长。班长休假了,白志红就成了李林雨的“军中之母”。他是中队参加过预备特战队员集训的两名战士之一,在7月初参加总队网上“等你来挑战”比赛时,双杠臂屈伸做了108个。李林雨从头看到尾,越看越兴奋,等白志红一下杠,就来拜师取经。白志红也很喜欢这个“新兵”,愿意晚上带他加训。

下士怎么是“新兵”?原来,李林雨是定向培养警士,去年年底还在威海职业学院的课堂里读书。救人时,他入伍半年多,下士警衔上肩还不到半个月。如果不算下队后在外执行临时勤务的日子,李林雨在中队度过的日子满打满算才66天。中队有的列兵称呼别的警士为“班长”,唯独对李林雨是直呼其名。“大家都这么叫。”同是应届大专毕业生却只是“一道拐”列兵的张伟奇说,“感觉林雨和我们是一样的”。

时间虽短,感情却不浅。“林雨热心爱帮忙,能干又谦虚。”入伍第12年的中队文书周晓澜说,有时忙不过来,他就让学计算机专业的李林雨帮着拍视频、剪片子,“搞得比我好。”

对李林雨来说,除了“既当爹又当妈”的副班长白志红,中队里最亲近的战友也许就是上等兵陈浩、涂鑫了。因为一起外出执行过临时勤务,他们相处的时间比别人多了23天。

按计划,12日这一天下午,陈浩、涂鑫、张伟奇和备勤小组组长李林雨一起上勤。午饭前,他们完成防暴弹投掷训练。陈浩开心地说:“林雨,下午可以一起备勤了,等会儿一起吃饭。”涂鑫早早地去值班室柜子里取了背囊,把自己和林雨的枕头、毛巾毯、水壶、拖鞋装在一起背到食堂。

如果真是“寻常”,李林雨只是刚刚踢完军旅的“头三脚”,战友情的乐章也才奏响序曲。如果真的只是“寻常”,该多好。

00后战士生日礼物(00后战士的生命绝唱)(1)

“赶快跟我跑!”

12日16时,张伟奇把哨交给陈浩,开始备勤。李林雨和涂鑫收拾了一下,走出备勤室,开始巡逻。

这一路,知了长鸣,热气蒸腾。在头顶烈日和40多摄氏度地表温度的夹击之下,山坳宛若蒸笼。这段巡逻路连着几个大上坡,俩人刚走了几步就浑身冒汗,都放慢了脚步。

突然,李林雨停住了。涂鑫不解地看向李林雨,只见他拔腿飞奔,同时大喝:“赶快跟我跑!”

16时50分许,李林雨离开巡逻路,奔向通往水库的土路。这时,涂鑫听到了水库方向传来的呼救声,恍然大悟,也飞奔过去。

狂奔了一二百米后,二人来到水库东北侧边坡处,发现水中有一名男子正在拼命挣扎。李林雨一边脱作战靴一边对涂鑫说:“我会游泳,我先下去救人,你快去找一根长一点的棍子,我们一起救他。”不等涂鑫言语,已经脱掉战术背心、作训服和体能上衣的李林雨跳入水中。

涂鑫不会游泳,他听从组长李林雨的安排,很快找来长棍。此时,李林雨也从距离岸边5米左右的地方往回游,在近岸处奋力将落水老人向岸上托举。涂鑫左脚扒地,右脚踩在水里,努力用长棍拽。

一个在水中推,一个在岸上拉,几番努力之下,落水老人被营救上岸。涂鑫转身再找李林雨,却“看到水面上有一串泡泡……”举目张望,四下无人。涂鑫忙去找李林雨的对讲机,发现那部原本被放在边坡上的对讲机已经滚入水中,在水边依稀可见。他赶忙从水中捞起,但已经呼不通了。

涂鑫跑向1号哨位和备勤室。哨兵陈浩得知情况后,立即报告中队。

战士在和死神赛跑,但这段路,太长了。

00后战士生日礼物(00后战士的生命绝唱)(2)

“希望有奇迹出现”

正在组织训练的中队作战勤务值班员张启铃,立刻吹响哨子。

正在中队送考学战士归队的支队作训参谋马骏骁飞快地取了救生衣,拽上3名熟悉水性的战士,驱车就往水库赶。

正在4楼参加总队电视会议的中队长冯福炎和驾驶员白志红抓着楼梯扶手,以两步10阶的速度蹦到一楼,跨上查勤的电动车冲出营区。上坡处,车速变慢。白志红从车上跳下来,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事发地域。

指导员张山峰带驾驶员陈健携救援器材出发了。其他战士穿好救生衣,将救生圈、救援绳上肩,搭乘支队“0号车”赶往水库。

17时09分,消防队员来了;17时35分,120急救车来了;18时许,支队长、政委、参谋长和政治工作处主任来了;随后,总队领导和专业救援队伍也到了……

事发水域、拦水坝、对面远处岸边以及沿岸各处,都是来搜救李林雨的官兵及各种救援力量。然而,平静的水面像一个黑洞,面对无数焦急的呼喊,没有任何回应。

下水搜寻的官兵,只离开岸边几步,就踩不到底了。有的用力往下探,脖颈被救生衣卡紧,一会儿就喘不过气来。有的拿着3米多长的杆子往下探,但离岸边远一点就探不到底。陈浩、张伟奇、涂鑫是最早开始救援的。张伟奇下水后,把头钻进水里,睁大眼睛却什么都看不见。

“林雨——李林雨——”呼唤的声音撕心裂肺、此起彼伏,在山谷里久久回荡。

涂鑫抹了一把眼泪:“我知道他生还的希望不大,但还是希望有奇迹出现!”

“他的哨,我来接”

13日凌晨2时25分,李林雨的遗体被打捞上岸。

官兵熬过这无比漫长的一夜,迎来又一个清晨,心情却是如此的沉重。

8时,陈浩上哨。“5月28日,李林雨第一次上哨,就是接的我。” 陈浩后来对记者说,“现在他走了。他的哨,我来接。”

11时,赵瑞擦枪。“4月25日,我讲管装爱装,一对一给林雨搞了个‘授枪仪式’。他真的很爱这支枪。”赵瑞后来对记者说,“我要告诉这支枪的下一个主人,接好钢枪,顶天立地。”

总队文职人员冯荔在整理李林雨遗物时,看到了写在日记里的一页页倾诉,那分明就是一封封不会寄出的情书。她对记者说:“我想告诉那个被林雨一遍遍唤作‘小笨蛋’的女孩,她真的很幸福。”

……

这天夜里,白志红无心加训。这晚的月亮是“超级月亮”,清亮的月光洒在他和李林雨并排的两张空床铺的竹席上,让他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中队干部找他谈心,他恳切地说:“把林雨的床铺多留一阵子吧,我想多陪陪他。”

青山生林 绿水怀雨

——追记武警湖北总队随州支队执勤中队下士李林雨(下)

走出泰山脚下、沂蒙山区的青年李林雨,一路攀登,留下了一条生于平凡又向阳生长、看似朴实无华又散发耀眼星芒的人生轨迹。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当如今不少年轻人思考前途感到焦虑和悲观的时候,李林雨以他有限的生命历程,留给我们一份珍贵的观察样本。

从“我要当好汉”到“当不了警官,我就当警士”

2019年7月,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高三学生李林雨第一次站在人生岔路口。他填报高考志愿时,直接报了威海职业学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一直务农的母亲不打听也不干预,她知道孩子的心思:这学校和部队“有协议”,孩子想到部队去。之前,李林雨给在北京打工的父亲打过电话:“当不了警官,我就当警士。”

2022年7月,李林雨牺牲了。父亲李学武回忆3年前的那一幕,欣慰又心痛:“孩子圆了他的梦,也圆了我的梦。”最后的“梦”字,哽咽着从这个猛然苍老了许多的男人喉咙里发出,重似千钧。

“母送儿、妻送郎,最后一子送战场。一口饭,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件破棉袄,盖在担架上……”这首描写和歌颂沂蒙人民拥军支前的民谣,也是李家的写照。新泰是沂蒙革命老区18个区县之一。李学武这一辈有兄弟5个,他排行最小,4个哥哥中有3个都去当了兵,“家里总得有人干活,二哥和我就没去”。兄弟5人中,只有最小的李学武生了男孩,还是独子。他的父亲是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兵。退役后回乡一直务农的老爷子76岁抱上孙子时,对没当过兵的李学武说:“有了小孩,就有了从军的希望。”

“兵三代”李林雨就这样呱呱坠地,受到了别样的“宠爱”:6岁,他帮妈妈种花生,累得醒不过来,尿了床。7岁,上小学一年级时,他赖床不起,以为妈妈会送他。母亲李玲说:“你是男子汉。”他流着眼泪走了3里路去上学,从此一直早起。8岁那年,李学武带着他去了趟北京八达岭长城,李林雨对着刻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碑石说:“我要当好汉”。

“母亲长期务农,父亲在外打工,生活条件并不好。一些年轻人会因为这样的家境而缺乏自信、怨天尤人。但红色基因的传承、良好的家教家风,让家庭成为李林雨筑梦励志的基点,成了他圆梦启航的地方。”湖北总队随州支队政委杨江龙感慨地说。

00后战士生日礼物(00后战士的生命绝唱)(3)

从“哪个媒体在造谣”到“并不意外”

7月14日晚,中国海警局某部执法员张玉龙在休息时间兴冲冲取来手机,一打开却看到李林雨牺牲的消息,“我不信,根本接受不了”,愤怒质问“到底是哪个媒体在造谣!”

冷静下来后,张玉龙重新点开新闻页面,读一句心就“往下坠一点”。一读完他就颤抖着拨通同窗的电话。没说几句,两个人就在电话里痛哭起来。

他们曾和李林雨一起集训,张玉龙还是李林雨在威海职业学院的室友。他平复心情后说,林雨去救人“并不意外”,“不管是两个人巡逻,还是十个人巡逻,只要有一个跳下去救人,一定是他。”

李林雨在威海职业学院时的辅导员张宁,曾在空军服役20多年。他说,李林雨早知道“出了校门就是营门”,早就“在思想上入了伍”,在校时就能拉37个引体向上,主动写新闻、拍视频,义务为同学们理发,民主评议每学期都是优秀。

李林雨在山东总队定向培养警士集训队时的班长杨宇科说,李林雨身体素质不错,但他却加入补差组,陪着两个胖战友狠练,“还帮他俩制订减脂食谱,天天监督饮食”。

该干的事,迎难而上。一个周四晚上,李林雨接到出板报的任务,有人羡慕地说:“明天不用训练了。”李林雨却不想耽误训练,该参加训练参加训练,用周五休息时间画板报,忙活了半宿。

该吃的苦,义无反顾。李林雨下队才20天,就被抽去担负“壬寅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执勤任务。负责挑人的机动中队司务长黄山连续担负礼兵教练10多年,一眼就相中了李林雨:“他的眼神坚定、自信,是我要找的兵。”让他没想到的是,李林雨不仅通过层层筛选成了礼兵,还在机动中队驻训期间和特战班打得火热,树立了“当特战尖兵”的目标。

有些年轻人学习挑专业,怕掉“天坑里”;工作挑单位,怕当“加班狗”;感到“对未来没有信心”,苦恼“青春无处安放”。李林雨没有这些烦恼——

“集训有集训的样子,结业考核有16门课目,他13门优秀;当兵有当兵的样子,下队没几天,3000米跑从12分半提升到11分20秒;干活有干活的样子,上机能编程、下地能挑粪水,从穿针走线到抬石板,从拍摄视频到扫猪圈,糙活细活、苦活累活,他都干得有模有样。”支队政治工作处干事、执勤中队原指导员张进越说声音越哽咽。

00后战士生日礼物(00后战士的生命绝唱)(4)

从“在奔涌的时光里不要走散”到“永恒地照亮天空”

李林雨牺牲了。他的一些心愿戛然而止,一些心愿正被接力,一些心愿则是“未来已来,将至已至”,成了现实。

6月28日,在战斗精神教育中,李林雨写思考体会,第一句即自问“上还是不上”。有人问他的偶像是谁。他说是戍边英雄陈祥榕:18岁写下“清澈的爱,只为祖国”,19岁便为国捐躯。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

他做到了。

7月7日,在“双百”微课和理想信念教育中,他写了份思考体会,第一句是“初心越久,‘芳华’越长”,最后一句是“在部队带着初心来,不留遗憾的(地)走”。

他也做到了。

在一页读书随笔里,他抄录名言自勉:“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暴风雨结束后,你不会记得自己是怎样活下来的,你甚至不确定暴风雨真的结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早已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他又做到了。

还有一些心愿,被他装到了别人心里。

“哥,我想结婚了。芳芳她们几个结婚以后到处玩,也不用上班,好爽啊”。堂妹李一丹随口说的话让李林雨着急了。他很快回复:“你现在还小,不用这么着急结婚。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这段努力的时光,会成为你一生的财富。”堂哥的劝告让李一丹重新规划人生,在专升本考试失利后,又鼓起了参加成人自考的勇气,还报名参加“三支一扶”计划。记者问:“以你青春靓丽的外表,没有想过做主播什么的吗?”她坚定地摇了摇头,说:“我知道哥哥不希望我这么做。”

但有的心愿,也许真的无法实现。

在日记本里,李林雨给一个女孩每天写一篇日记,希望在女孩生日前亲手交给她。日记里,他说:“在奔涌的时光里不要走散。”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李林雨纵身跃入碧水,像一滴水汇进大海,回到了山川的怀抱中,青春定格,永不凋零。

但记者相信,那本没有送出的日记里有一句期许,无论是对战友、家人还是对挚爱,李林雨都已做到——

“繁星不言,但是它们永恒地照亮天空。”

评 论:

未来有我们 祖国请放心

邢佩伟

40年前的那个7月,军校大学生张华跳入化粪池营救一位不慎落入池中的老农而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曾在全社会引发“值不值”的大讨论。40年后的这个7月,00后战士李林雨同样为营救一位老人跳入水库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们依然为年轻生命的远去而惋惜,却再也没有听到关于“值不值”的讨论。

李林雨救人牺牲的新闻由部队媒体首发后,相继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广军事等主流媒体官方新媒体账号转发推送,微博上“00后武警战士为救落水者牺牲”的话题阅读量突破8000万次,评论中有10余万条留言哀悼……观舆论焦点、听主流呼声,一个声音不容置疑:关爱生命、关心军人、致敬牺牲、崇尚英雄。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经历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思想碰撞后,逐步形成的稳定的价值共识,被广泛接受并自觉践行的核心价值观在弘扬正能量、推动社会发展进程中,正在汇聚成更加深沉而庞大的力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坚强。在80后、90后成长的道路上,都曾经历过从被质疑、接受到称赞的过程,00后也不例外。而今天,在李林雨奋勇一跃溅起的水花中,我们再次看到了一位00后的忠诚、勇敢和无私。成长在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他们不仅爱党爱国爱人民,而且更加自觉自信自强。他们将用自己的奋斗证明:未来有我们,祖国请放心!

作者:邢佩伟 田健 祁武辉

来源:向雷锋学习 人民武警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