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让我们学习到了什么品质(我们应该学会些什么)

大家好,我是小段。

在小学的语文课本里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户人家吃梨,其中一个孩子把大的给了别人,把小的留给了自己。众人一问怎么回事,他只回答了一句,大的要给哥哥和弟弟。后来就成为了《三字经》中的一句:"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小编小时候学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被老师反复教导,一定要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很好,有好吃的让给他们吃。

孔融让梨让我们学习到了什么品质(我们应该学会些什么)(1)

孔融四岁让梨绝非偶然,这是长辈言传身教的结果。在面对"分梨"的拷问中,任何一个孩子,如果他选大的会被批评,选小的就会被表扬,这就给他一种启示:要想赢得大人的青睐,就要违背自己最初的意愿,去做违心的事情。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孩子会学会说谎,学会欺骗。

孔融让梨让我们学习到了什么品质(我们应该学会些什么)(2)

孔融自幼就每天都接受成人标准的教育,被要求谦让有礼、忘我无私,否则就不配为他们孔家的子孙。因为他很聪明,很懂得察言观色,所以很快领悟了"做人"的道理,为了被表扬被关注,他学会了隐藏真实的感受,慢慢变成习惯,长成一副虚伪的面孔。

他为了迎合别人而压抑的自我在漫长的岁月中慢慢被扭曲,及至成年脱离家庭,这部分变态的自我就以另类的形式展现出来。于是,就有了这个我们看到的"不仁、不义、不孝"的孔融。

孔融让梨让我们学习到了什么品质(我们应该学会些什么)(3)

为人父母,我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不仅身体健康,更要心理健康,因为我们知道,健康的身心是孩子未来幸福的保障!

可是,该怎么做呢?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说:教育儿童必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否则就会导致不良后果。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