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克的呐喊作品分析(文学与哲学解读)

蒙克的呐喊作品分析(文学与哲学解读)(1)

爱德华·蒙克《呐喊》 - 1893 - 挪威国立美术馆,挪威奥斯陆

4幅《呐喊》中的第二幅

“日落时分,我和两个朋友沿路走着。突然间,我感到一阵情绪低落。天空变成了血红色。我停了下来,疲惫不堪,靠在栅栏上。火烧云红得如血,就像悬在峡湾和蓝色城市上的剑。朋友们继续向前走,我则留在那里,苦闷得发抖,我感到似乎有一声尖叫,持续不断,刺破万物”。

尼斯,1892年1月22日

那一天,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在法国蔚蓝海湾边写下了这段话。恐怕就是因为这段话,才有了之后那幅著名作品,世界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一:《呐喊》。这幅画挪威语是《Skrik》,不过,蒙克本人给这幅画命名时用了德语:《Der Schrei der Natur》(自然的呐喊)。

蒙克从未具体说明当时与两位朋友走的是哪条路。但是,根据他的描述,很容易就能准确找到他回忆中的那个地点:挪威奥斯陆附近的埃克山[Ekeberg]。

蒙克的呐喊作品分析(文学与哲学解读)(2)

一年前,蒙克才搬到奥斯陆——当时还不叫奥斯陆,而是克里斯蒂安尼亚,1925年才改名为奥斯陆。埃克山上有一条路,装有扶手(也就是画家所说他曾经倚靠的“栅栏”)。从那里,可以眺望峡湾以及峡湾之间的城市。今天,在这个地方,立着一个牌子,告诉人们这就是蒙克的灵感源泉。

有人猜测,蒙克听到的“一声尖叫”来自奥斯陆精神病院。那家医院就在山脚下,画家的妹妹劳拉正在那里住院。

不过,蒙克笔下的“一声尖叫,持续不断,刺破万物”,也很可能是在描绘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1797-1856]的抒情诗《诸神的黄昏》。诗中写道:“一声尖叫,在天地间回响”。

解读蒙克的画时,也可以把海涅的诗当作理论基础。在诗篇开端,海涅描绘了五月那令人喜悦奋进的情景,遍地花开、微风拂面,召唤着男女老少,然后去诗人家敲门,可诗人却感到不耻,拒绝加入:“[五月],透过你,透过世间万物,我已看过太多,看过太深,以至于,所有的喜悦已经消失,无穷无尽的痛苦横穿我的心。透过人类房屋与心灵之外那层坚不可摧的外壳,我看到了谎言、欺骗与悲伤”。这种痛苦与悲伤的氛围,达到了更为可怕的高潮,乃至苦闷的神“扔掉顶冠,撕扯头发”。随后,一直守护着诗人的天使落败。最后,一声尖叫,在天地间回响,一片混沌,“古老的黑夜”成为一切的主宰。

天地间一片混沌这一场景,似乎也出现在蒙克的画中。火烧般的天空,就像是一条条火舌,笼罩在峡湾和城市上方,已经开始混入周围环境,一切都和天空一样呈现出波浪般的曲线。

蒙克的呐喊作品分析(文学与哲学解读)(3)

爱德华·蒙克《呐喊》 - 1910 - 蒙克博物馆,挪威奥斯陆

4幅《呐喊》中最后一幅

画面左边,就是埃克山上的那条小道,崖边有栅栏,路上更靠里的地方还有另外两个人的身影。路和行人,似乎都没有受到周遭翻天覆地环境的影响。

前景上,则是主人公。他已经变成了一个脱了形的幽灵,已经不能称之为人。撕裂周围环境的那些迂回曲线,似乎也令他的身体扭曲起来,似乎变成了一个不辨雌雄的幼虫。他表情如此绝望,双手放在耳朵上。不知道他是在躲避自己的尖叫,还是在躲避躁动万物的尖叫。如此的绝望,早已超越了海涅的抒情诗。

1893年蒙克的《呐喊》之前,没有任何人曾经描绘过如此脱形的人。也没有人曾经以如此精炼的方式描绘过一个人在生存中所承受的苦闷。《呐喊》中的波浪式曲线似乎自带声场,回荡在天地之间,让天地变形。呐喊不只是在比喻天地万物的状态(德国艺术史学家Uwe Schneede说,天地混沌代表死亡),同时也将我们指向索伦·克尔凯郭尔[Søren Kierkegaard,1813-1855]的哲学。

蒙克的呐喊作品分析(文学与哲学解读)(4)

爱德华·蒙克《呐喊》 - 1893 - 蒙克博物馆,挪威奥斯陆

4幅《呐喊》中第一幅

那些年间,蒙克似乎受到广场恐惧症和恐高症的困扰。一部分学者认为,如果想要谈论蒙克的焦虑,不得不谈克尔凯郭尔在《恐惧的概念》一文中提到的恐惧。

“恐惧就像眩晕。望向深渊底部的人,感到眩晕。此时,问题既在他的眼睛,也在深渊。眩晕产生于眼睛看着深渊。恐惧,就是对自由的眩晕。心灵在思考之中,望着代表自我可能性的自由,就像眩晕时眼睛望着深渊。此时,心灵努力抓住有限,想要稳住自己。就是在这样的眩晕中,出现了自由。这就是心理学能够研究的界限,之外的事,心理学也无意涉足”。对克尔凯郭尔来说,这种恐惧和焦虑是拥有自由之人的典型感觉。当然,感到焦虑的人,并不会认为他的感觉和自由有关。不过,他正面临着选择,既可能出现有趣而引人入胜的新局面,也可能带来危险的状况。

蒙克完全失去了方向感,这种情况在19世纪末相当常见。在绘制《呐喊》的时候,蒙克也恰好30岁。当时,亲人的去世进一步加重了他的痛苦,影响了他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于是便产生了这种存在焦虑,进而表现在他的作品中,成为了混淆天地的那一声呐喊。焦虑侵蚀了一切,让人失去平衡。

蒙克的呐喊作品分析(文学与哲学解读)(5)

有一点我们能够确认:蒙克非常爱读书,他了解克尔凯郭尔的哲学。他自己曾在一封信中提到过这一点。不过,写那封信的时间晚于《呐喊》的创作时间,而且信中也提到,蒙克近期才了解到克尔凯郭尔的哲学。此外,这封信还阐明了蒙克在文学和哲学方面的一些坚定观点:“总有人认为我属于德国画派,这真的很烦人。当然,我的确相当敬重伟大的德国人在艺术和哲学方面获得的成果。但是,在这里,我们也有斯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1849-1912]、易卜生[Henrik Ibsen,1828-1906]等人,也有汉斯·杰格尔[Hans Jæger,1854-1910]。此外,我其实只是在近几年才读到了索伦·克尔凯郭尔的作品”(摘自1929年11月5日写给瑞典艺术史学家Ragnar Hoppe的信)。

也许,蒙克的确是在《呐喊》之后才了解到克尔凯郭尔。不过,恰好是在1892年,蒙克与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结识,《呐喊》的某些方面可能与这件事有关。

蒙克的呐喊作品分析(文学与哲学解读)(6)

爱德华·蒙克《奥古斯特·斯特林堡肖像》 - 1896 - 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纽约

当时,斯特林堡刚刚写了《朱丽小姐》等剧作。一直以来,他以现实派为基础,探究心灵深处,得到充满悲观主义倾向的灾难性结论。和蒙克一样,斯特林堡也批判社会的虚伪,感到不适,对整个世界有着相当深重的悲观看法。

斯特林堡也曾经在1896年《白色评论》[La revue blanche]上谈到过两人之间的关系。当时,描述《呐喊》时他曾说道:“大自然愤怒得发红,即将把暴风雨和惊雷扔向渺小且慌乱不知所措的人类,那些自以为是神却完全不够格的人类。黄昏。太阳落山,夜幕降临,此时的凡人变成幽灵和尸体,准备回家,把自己盖在床单下,沉入睡眠。看似死亡,却重新创造了生命;这种受苦,来自于天空或地狱”。

此外,斯特林堡也与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有着信件往来,很可能是蒙克与尼采之间的桥梁。

蒙克的呐喊作品分析(文学与哲学解读)(7)

爱德华·蒙克《弗里德里希·尼采》 - 1906 - 蒙克博物馆,挪威奥斯陆

尼采也可能是《呐喊》哲学内涵的支柱之一。有学者认为,蒙克笔下主人公嘴中发出的呐喊,就是尼采《快乐的知识》中著名的第125篇的化身:

“你是否听说过,有一个疯子,大清早,手持提灯,跑到集市上,不断地大喊:

‘我找上帝!我找上帝!’?

[...]

这个疯子突然闯进人群之中,瞪着大家:

‘上帝到哪里去了?’他喊道:

‘我告诉你们!

我们把他杀死了,你们和我!

我们都是凶手!

[...]

上帝死了!

上帝真的死了!

我们把他杀死了!

我们这些杀手中的杀手,如何自我安慰?

他曾经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圣、最万能的那一位,如今却因我们的刀倒在血泊中,有谁能洗清我们身上的血?

要用什么水才能洗清?’”

哲学家Franco Volpi写过一本书,关于虚无主义,他说,尼采笔下的形象“象征着传统价值的逝去”,它“作为一条红线,可以用来解读西方历史的衰落,并对当下进行批判性诊断”。此外,尼采本人也曾明确指出,“虚无主义”意味着“终极价值观不再有价值”。“上帝之死”可以视为迷失与存在焦虑的原因,导致了虚无主义的出现。这个视角也能用来解释蒙克的画。蒙克读过《快乐的知识》这本书。一些评论家也指出,蒙克对尼采的虚无主义非常感兴趣。

Volpi还说:“虚无主义就是‘失去方向’,当我们对人生、对存在提出‘为什么’的时候,如果传统答案不再具有约束力,就会出现这种感觉。在整个历史演变过程中,一直是这些传统终极价值观在为‘为什么’提供答案。上帝、真、善,它们已经失去了价值,已经灭亡,于是便导致了这种‘失去方向感’的状况,这就是当代人类的命运”。

蒙克的呐喊作品分析(文学与哲学解读)(8)

爱德华·蒙克《呐喊》 - 1895 - 私人收藏

4幅《呐喊》中唯一一幅由私人收藏的版本,2012年拍卖以1.2亿美元的价格成交

也许,其它细节也有尼采的痕迹。在1891年著名作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尼采写道:“在一切书写中,我只爱一个人用自己的血写下的东西。用血书写:你就会知道,血即精神”。在这里,用血来比喻艺术家的诚意。因此,写作(以及艺术)背后的东西意义更重要,甚至超过表达方式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讲,蒙克就是一位用血作画的艺术家。在这一过程中,无论他是否自知,他都与尼采的艺术生理学理念不谋而合。

此外,提到《呐喊》,不得不提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叔本华曾经提到,艺术能够达到的表现力有限,比如艺术无法再现“喊叫”。他认为,著名的雕塑《拉俄孔》以及圭多·雷尼的《屠杀无辜》都是“完全无声的”。

蒙克的呐喊作品分析(文学与哲学解读)(9)

圭多·雷尼《屠杀无辜》 - 1611 - 博洛尼亚绘画馆,意大利博洛尼亚

蒙克的呐喊作品分析(文学与哲学解读)(10)

《拉俄孔组雕》 - 约公元前150 - 梵蒂冈博物馆,梵蒂冈

挪威艺术史学家Arne Eggum认为,蒙克在《呐喊》中为叔本华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解答。这里需要提到当时刚刚诞生的一种心理学理论:联觉。根据这种理论,某种感知能够导致其它感知领域的效果。例如,特定的形状和光色条件对视觉产生的刺激可能会让观看者感知到声音,反之亦然。对于《呐喊》而言,就是“有声的色彩”。

蒙克的呐喊作品分析(文学与哲学解读)(11)

爱德华·蒙克《呐喊》 - 1895 - 冈德森藏品馆,挪威奥斯陆

1895年《呐喊》的石板印刷版本中,蒙克没有用之前的“Schrei”做标题,而是用了“Geschrei”,正是叔本华所用的那个词,此外,还在下面写了一句“Ich fühlte das grosse Geschrei durch die Natur”(我听到了一声大叫穿过万物)。Eggum认为,蒙克在“Schrei”前加了“ge”,就是为了引用叔本华。不过,我们无法确定在1893年之前蒙克已经读过叔本华的作品。

《呐喊》有4个版本,以及许多石板印刷品。

外还有另一幅重要作品,1892年的《绝望》。画面背景与《呐喊》完全相同。蒙克在1892年秋天展出了这幅作品,当时标题为《日落时的氛围》。展览第二版目录中改名为《落日时的病态氛围》。

蒙克的呐喊作品分析(文学与哲学解读)(12)

爱德华·蒙克《绝望》 - 1892 - 泰尔美术馆,瑞典斯德哥尔摩

本文摘自意大利古今艺术鉴赏杂志Finestre sull'Arte(https://www.finestresullarte.info/)。原文作者Federico Giannini和Ilaria Baratta。潘特西蕾的艺术文摘已获得授权将该杂志文章翻译成中文。

关于潘特西蕾的艺术文摘Penthesileia,寄生在意大利/法国泛艺术史类纪录片、书籍、报刊上的野生翻译菌。每日更新每周六主题:绘画流派微系列 | 以最简短文字介绍21个不可不知的绘画流派所有中文文字版权均为潘特西蕾的艺术文摘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