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保姆制度(保姆与单身雇主结连理)

而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保姆给人留下的不再是某些人眼中的伺候人低人一等的印象了。而且保姆这个行业的市场前景相当广阔。从事保姆工作的人群文化素质也普遍提升,年龄段也拓宽了,从十几岁到几十岁不等,性别也不仅仅局限于女性,很多男士也都加入到这个行列里了!

清朝保姆制度(保姆与单身雇主结连理)(1)

而今的保姆已经是一个备受关注,受人尊敬的身份了。

保姆是个受人尊敬的职业

近些年,发生了很多保姆与单身或者丧偶雇主日久生情,喜结连理,共度美好人生的感人故事。当然在这个行业里也有品行不端的人做出些过头的事情,例如虐待儿童等等事件,给整个行业抹黑,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代表不了整个行业,况且他们也为自己的丑陋行为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清朝保姆制度(保姆与单身雇主结连理)(2)

其实,保姆这个行业并不是近些年才出现的职业。早在古代的皇宫里就有保姆了。如果说保姆与单身雇主喜结连理是件可喜可贺的事。那么,皇宫里的德行保姆成功上位成为皇太后的事情就更是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了吧。

皇宫里的保姆成功逆袭成为皇太后

也许有人会问,还有这样的事吗?

回答是肯定的,这样的事还真有。比如惠太后窦氏!

清朝保姆制度(保姆与单身雇主结连理)(3)

在北魏时期,开国皇帝拓跋珪为了彻底杜绝前朝出现的母后干政,外戚介入朝政干政的现象。效仿汉武帝立子杀母钩弋夫人的故事,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制度,但凡后宫中哪个嫔妃生下皇子,而这个皇子被立为太子,那么他的母亲就会被提前处死。

这条制度对嫔妃们是不公平的,等于滥杀无辜。对立为太子的小皇子更是不公平的,小小的他就失去了母亲的照顾和抚慰。母亲被杀了,幼小的太子是需要人看护的,看护的人就是保姆,看护太子的保姆都是身份卑微的宫人。

清朝保姆制度(保姆与单身雇主结连理)(4)

窦氏出身卑微行为高尚

惠太后窦氏就是这样卑微出身的一个宫人。因为她的丈夫犯罪,牵连他们一家,她和两个年幼的女儿被贬入宫为奴。窦氏很有涵养,善于察言观色,勤劳朴实,喜欢帮助别人,很像知心大姐姐,有礼貌有德行,通晓礼节。在宫中,上上下下的人际关系都很好。

清朝保姆制度(保姆与单身雇主结连理)(5)

皇帝拓跋嗣对窦氏也很赞赏,把她安排在太子拓跋焘身边当保姆。窦氏心慈仁善,对待拓跋焘比对待自己的孩子都好,疼爱照顾异常周到,给了幼小的拓跋焘深深的母爱,拓跋焘信任依赖窦氏,在她面前自由快乐的成长。他们不是母子,却胜似母子。

后来,明元帝拓跋珪驾崩。拓跋焘即位,史称太武帝,拓跋焘即位后,没多久就下诏书,亲封保姆窦氏为保太后,这是有史以来,首位保姆被封为太后的。又过了几年,拓跋焘感觉自己还是没能报答窦氏的恩情,又下诏书,封窦氏为皇太后。除此之外,还封赏了窦氏的弟弟为辽东王。

清朝保姆制度(保姆与单身雇主结连理)(6)

地位卑微的窦氏就这样成为了皇太后,看着挺奇葩,其实是真实的事情,史料有具体记载。

品行高贵赢得朝野认可和尊重

身份变了,人的本性就开始显现。权势富贵面前,容易改变一个人,这方面的反面例子太多了。我的上一篇文章写的拓跋宏皇帝的皇后冯润就是最好的证明,冯太后死后,拓跋宏将在庙里当尼姑的冯润接回宫中封为皇后。这冯润不但不知道感恩,居然在拓跋宏出征战场的时候,在后宫中与假太监有染,插手朝政。最后落得个惨死的下场,还把拓跋宏给气死了。

清朝保姆制度(保姆与单身雇主结连理)(7)

可这个窦氏犹如一股清流,无论是当保姆还是身居皇太后的高位,她都一样与人为善,谦和朴素,从不浪费,从不给拓跋焘增添任何的麻烦。一直到生命的终结,她都是如此。她的品性和为人赢得了整个朝野的尊重。

清朝保姆制度(保姆与单身雇主结连理)(8)

公元440年8月23日,皇太后窦氏去世,终年六十三岁。太武帝诏令天下哭吊三天,并赐谥号为“惠”。因窦氏既非先皇嫔妃,又非皇帝生母,因此,按照古代宗法礼仪,她不能入葬北魏皇陵。遵照窦太后生前的意愿,太武帝将她安葬在山西境内的崞山。

惠太后窦氏其实就是保姆的祖宗,她用自己的德行和善心征服了太武帝。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