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发展,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重要,感性认识可有可无。恰恰相反,感性认识也十分重要。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石,是理性认识的来源,离开了感性认识,那么理性认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但是,倘若因此而否认理性认识,只注重感性认识,那也是不对的,容易陷入经验主义的桎梏。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1)

要想获得正确的认识,是极不容易的。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很难把握好一个度,即如何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起来的度,如何避免掉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的度。一旦只关注感性认识,只强调感性认识的重要性,那么就容易走入经验主义的陷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旦只关注理性认识,只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性,那么就容易投入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怀抱,只知道“仰望星空”而不知“脚踏实地”。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2)

为什么人们容易走入这两种极端呢?主要还是没有处理好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经验主义者就是太重实践,而忽视从实践中获取认识。在“实践——认识——再实践”这一过程中,第一个飞跃中断了,没有从实践中总合出正确的认识,没有将实践得到的认识加以综合、整理、升华,于是就被经验给局限住了。教条主义者则太重理论,片面强调了间接经验,而忽视了实践,忽视了实践中获得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性,导致生搬硬套、水土不服。在“实践——认识——再实践”这一过程中,不但缺乏第一个飞跃,并且第二个飞跃也中断了,没有一个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认识正确性的过程,墨守成规,没有做到实事求是。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3)

因此,要想把握好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就必须要走”实践——认识——再实践“这一条路,除此以外,再无第二条路可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