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有重开之日再无少年时下一句(老话花有重开日)

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当我们置身于一片花海,徜徉迷醉的不可自拔之时,不禁感慨万千:

“花有重开日,而人却再无年少时......”

是啊,花开花谢,花谢花开,花儿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能“涅槃重生”,待到春来九月八,必将盛放得更加灿烂,更为光鲜。

然而,人的生命相较与花,虽然“很长”,但却是一条不归路,一旦做了选择,便就只能一直走下去,永远没有回头的机会。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很多人在感慨世事无常,人生苦短之时,便总会将这一句话挂在嘴边,于是,酒桌上,厕所中,孤灯下.....“花开......少年”最终变成了最有“文化”的座右铭。

那么,您可知道这“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到底是怎么来的吗?

答案是:一个叫陈著的人写的一首诗,“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只是前两句,而它的后两句其实也很经典,只可惜知道的却很少。

到底是怎么回事?

且听我细细道来。

花有重开之日再无少年时下一句(老话花有重开日)(1)

陈著与他的“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我们先来看看陈著到底是何许人也?

陈著1214年出生,南宋人,父亲陈德刚,宋理宗时任工部尚书;按照现在来说,陈著算是典型的官二代。

1256年,陈著考中了进士,那一年他32岁,虽然比他父亲稍微差了那么点(陈父30岁中进士),但也还算过得去。

只是,陈著的官运相较于其父却要差了许多......

在中了进士后,陈著的第一份工作是初监饶州(今江西省鄱阳县)商税,说白了就是个监官,没有什么实权,算是混个工作经验。

很快,四年一晃而过,1260年,36岁的陈著觉得自己不够圆滑,不适合搞政治,于是在痛定思痛下毅然选择了转行,干起了白鹭洲(今南京市西南一带)书院山长(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教授)。

本来,若是他一直在白鹭洲干下去,或许也就这么回事了,虽然没有能够“光宗耀祖”,但最起码也算是“平安一生”了。

然而,老天爷似乎并不想如此“放过他”,而非要在他的平淡生活中加点“料”。

花有重开之日再无少年时下一句(老话花有重开日)(2)

在白鹭洲教书期间,陈著那卓越的才华,独具慧眼的判断力,给偶然间的一个旁听者留下来深刻的印象,这个旁听者不是别人,正是当朝左相,名臣吴潜;结果在吴潜的大力引荐下,朝廷准备重用陈著。

可就在陈著准备重新入朝为官之时,却忽然被当时的右相权臣贾似道(这哥们最大的贡献就是写成了《促织经》,一本关于如何挑选、饲养、调教蛐蛐的旷世巨著,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拦了下来:

“哥们,你一个教书的凭啥当官,是不是走了后门?”

贾似道此言一出,可把陈著给气得,当即便抛下一句“宁不登朝,不为此态”后,扭头而去。

那意思即:我陈著宁愿不去朝廷上班,也不愿受你那鸟气。

气是出了,可朝廷不乐意了:你Y的把我们当什么了,说不干就不干?今儿把话撂在这,你是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

结果,陈著因为自己的一时任性,丢了科长的位置,继而干上了小科员:被放任到了江西省,任安福县令。看来在过去,你什么都可以得罪,可千万别得罪朝廷,即使软弱如南宋,也会变了花样的整你。

于是,这陈著与贾似道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

1263年,贾似道假借“公田法”,贱价广收民田,大肆敛财,陈著觉得机会来了,便狠狠地参了贾似道一本:

贾似道以权谋私,实乃罪不可恕也!

贾似道知道后,怒不可遏,当即便在皇帝面前痛批陈著假公济私,恩将仇报......对陈著本来就没什么好感,同时又兼具贾似道姐夫一职皇帝闻言后,立刻便表明了态度:你看着办吧!

花有重开之日再无少年时下一句(老话花有重开日)(3)

就这样,陈著又被“赶”到嵊州任县令。

贾似道为何要将陈著“赶”到嵊州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的嵊州已完全被宗亲外戚把持着邑政,已经17年没有县令了......将陈著委派到嵊州任县令,其实就是想看他的笑话。

然而,睿智聪慧的陈著却并没有让贾似道看成这个笑话,他就任嵊州县令后,政教并举,张纲纪,重法度,饬吏治,正民风,主张“义利明儿取予当,教化先而狱赋后,识大体而用小心,爱细民而公巨室”。在他任职的四年内,宗亲外戚的霸权虽然没有得到彻底根治,但也收敛了不少,而百姓也最终得以安居。

1271年,陈著因治嵊有功,升任扬州通判,在他离任嵊州县令之时,民众夹道相送。

1275年,贾似道领兵13万在丁家洲与元军激战,大败后逃回扬州,被群臣请诛,结果在送押途中被监使所杀......

1276年,南宋灭亡,陈著自此隐居在雪窦山西坑村,一心扑在了文学创作上,一直到1297年病逝,享年八十四岁。

花有重开之日再无少年时下一句(老话花有重开日)(4)

而“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正是他在雪窦山西坑村隐居时所创:

《续侄薄赏酴醾劝酒二首·其一》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先锋拌酩酊,何必备芳鲜。

题目中的“酴醾”是一种花名,又名独步春,佛见笑。

花有重开之日再无少年时下一句(老话花有重开日)(5)

这首诗实际上就是陈著在与朋友饮酒赏酴醾时的即兴之作:

你看这酴醾花开得多漂亮啊,即使凋谢了,却还有再次开放的一天;可这人啊,一旦老了就再也不可能变年轻了,如今想想,还是少年好啊!

所以说,到了我们这个年纪该放的就要放了,活得开心才好,就比如喝酒吧,那就得敞开肚皮喝,不要推杯,一定要喝尽兴,最好是伶仃大醉,甭管有没有菜,只要有酒就可以了。......

纵观陈著的一生,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命运多舛。

从早年的仕途不顺,官运不佳,到与奸臣的对峙,再到宿敌的殒命,南宋的灭亡......这一切,就好像是场梦,一场让人无法消停的梦。

从进士及第,到著书立说,陈著似乎总是在与命运抗争,与世道博弈,总是在试图挣脱那把无形的枷锁,总是想去改变些什么......然后,直到南宋灭亡的那一刻 ,他才终于明白过来:时也命也......而自己能做到唯有:慎始,善终。

是啊,花谢花开,花开花谢,花的生命虽然短暂,却能重新再来;而人呢,人的一生,又有多少个少年时?

年轻时什么都去争,什么都想要;到老了才发现:原来争的越多,失去的便越多,要的越多,得到就会越少......翻来覆去,周而复始,最终还是空......

花有重开之日再无少年时下一句(老话花有重开日)(6)

总评: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先锋拌酩酊,何必备芳鲜。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不是取得,而是舍去......

只有当你发现没有什么不可以舍去之时,便就明白了人生的意义......您说,对吗?

谢谢观赏!

关注我,每天都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