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

1962年8月15日,这是一个让千万人都足以悲伤的日子——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在这天上午因公殉职了。

年仅22岁的雷锋,在上午的一次出勤任务中不幸遇到意外,是那么的突然。

当天下午,雷锋殉职的讣告就被团里报告给了沈阳军区。

第二天清晨,抚顺市广播电台也广播了雷锋以身殉职的消息,全市人民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雷锋的公祭大会也由部队扩大到了地方。

前来参加雷锋葬礼的战士与民众很快就挤满了会场,可是人流还是不断地涌进来, 外面更是排起长队……

看到这一幕,一个为雷锋守灵的战友眼泪不停地往外流,他哭得悲痛欲绝,比任何人都要伤心。

因为他和雷锋的关系最好?受到雷锋的帮助最大?

这些都有,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就是雷锋意外牺牲的肇事者。

雷锋的战友竟然是害他身亡的肇事者?肇事者竟还能光明正大地出现在葬礼上为他守灵?

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1)

(雷锋公祭大会)

这还得从那起谁都没有想到的意外说起。

一、一场意外

1962 年, 沈阳军区工程兵第十团负责在辽宁省铁岭地区的一零五工地施工,雷锋所在的运输连二排四班接到了配合团队做后勤运输的任务。

同年8月15日一大早,班长雷锋便叫醒了还在熟睡的战友乔安山起床去装卸冬季要用的棉被等物品。

任务不重,所以雷锋只喊了乔安山一个人,但却很紧急,因此连早饭都没顾得上吃两人就开着出发了。

起初有一位领导要随车回团部,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就由雷锋亲自来开车,乔安山悠闲自得地躺在后车厢的棉被、棉衣上。

路走到一半,雷锋停下车来让乔安山来开车,让他借机会好好锻炼一下开车技术。

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2)

(雷锋与乔安山)

要知道那时候连队里的汽车特别少,平时练习都是好几个战士一辆车,实战的机会少之又少。

一听到有机会自己单独实践乔安山兴奋得不得了,可是他转念一想,这几天一直在下雨道路泥泞不堪,自己技术不过关一旦没开好,车上还有位领导受了伤那就闯下大祸了,就想拒绝。

雷锋看出了他心中的顾虑,鼓励他放心大胆地开,道路越不好走越磨练技术。

有了班长的鼓励,乔安山信心倍增,与雷锋互换了座位,一路小心翼翼地把车开到了营区。

到了营区后,雷锋去找连长汇报一下车子保养问题,并得到连长首肯让他们自己可以随时保养。

于是雷锋与乔安山就准备找个地方先把车子清洗一下。

乔安山立即下车,想让雷锋开车,可是雷锋依然坚持让他开车, 他自己先去前面把拦在道上的铁丝网摘下来 。

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3)

(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雷锋遭遇意外)

他们要到九连前面的水龙头那里去洗车, 因为九连外出执行任务去了, 怕附近的小孩进去玩, 就利用道口的几棵树拉上了铁丝网。

到了铁丝网跟前,乔安山把车停下来问雷锋能不能过去,他回答道“没事,直接开就是了”。

没想到,意外却偏偏发生了。

乔安山在车上听到动静下车后,这才看到雷锋倒在了地上。

他赶紧跑了过去,把雷锋抱了起来,这时雷锋的鼻子、嘴都在往外喷血,喷了乔安山一身。

乔安山一下子就吓傻了, 只知道不住地叫着:“班长,班长,你醒醒呀! ”

听到叫喊声,附近菜园子干农活的几位战士也都跑了过来,合力送雷锋进到沈阳军区202 医院抢救。

路上,乔安山看到雷锋全身都在抽动, 抽得非常厉害, 甚至忽然一下子就坐了起来。

此刻他大脑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雷锋怎么一下子就变成这样了。

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4)

(雷锋)

在抢救室外面,乔安山看着医生、护士进进出出,忙忙碌碌,他此刻依然认为, 雷锋只是暂时昏过去了而已,很快就会醒的。

然而几十分钟后,一个医护人员走出来脸色黯然地对他们说:“不行了,回去准备后事吧。”

这句话轻飘飘的,却如同惊雷一般炸响了乔安山的脑海,他整个人都瘫软在了地上,直到这时他仍旧没有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一切像噩梦一样来得太突然。

来到太平间里, 乔安山摸着雷锋被鲜血染红的军装, 多么希望自己最敬爱的班长能站起来和他说只是开个玩笑。

这时,二排的陈排长走进太平间,将乔安山带回连里, 把他单独关在一个屋子里, 由两个哨兵在门口把守着。

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5)

(雷锋)

乔安山这才意识到自己失去了自由,毕竟雷锋发生意外的现场只有他一个人在,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他自然被当作了第一嫌疑人。

讲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猜出,文章开头那个悲痛欲绝的肇事者正是乔安山。

那乔安山既然被关禁闭做调查,为何会第二天就出现在雷锋的公祭大会上了呢?

二、真相大白

乔安山刚进“小黑屋”没过多久,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保卫处中尉助理员的史宝光,便着手对雷锋意外身亡事件做起调查。

起初史宝光听取了团里、连里的汇报,因为没有第一目击证人谁也没法说清楚事情原委,他只好带着同事到禁闭室把当事人乔安山带来问话。

乔安山回忆起上午他开车走到水龙头处时, 也就是九连营房和房前一排晾衣竿之间的土道上。

由于有一根晾衣的木杆竖在入口处, 道路狭窄车子很难过去,雷锋便立即下车查看。

雷锋站在木杆两米远的地方,朝着车里的乔安山打起手式,还边喊:“进!退!打轮!……”。

乔安山看班长给他比划的手势能通过了, 就直接开了过去。

谁知乔安山的耳边突然“喀嚓”一声,他猛一回头,只见班长倒在地上,木杆已经折断。

接下来的事情便是前面已经提到过的了。

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6)

(《离开雷锋的日子》事发之前)

从乔安山的说法来看,完全是因为驾车过程中,他与雷锋都没有正确地判断出危险情况才酿成的一桩悲剧。

史宝光根据乔安山的描述在现场进行了勘察,那根夺取雷锋性命的木杆是从根部折断的, 木杆上粘有车轮的黑色橡胶末, 而车轮后胎上也有明显的擦痕。

据此,史宝光与其他同事共同认为这起事故是因为通道进口狭窄,加之地面不平,乔安山开车驶入时造成车身倾斜,车后轮胎压到了木杆根部才使木杆折断。

木杆上晾衣铁丝的牵拉反弹, 致使木杆迅速打击到了雷锋的头部。

这样的判断与主治医生所作的雷锋因头部右侧太阳穴受木杆重击, 造成颅骨骨折,脑内大量出血而致死的诊断结果,可谓是不谋而合。

因此,调查人员当即下结论:这次重大事故不是乔安山故意为之,也不是他的责任,同样也并非雷锋的指挥失误。

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7)

(雷锋与乔安山)

最终上级部门认定雷锋是“以身殉职、意外事故”,而乔安山也被无罪释放。

唯一令人悲痛的是,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祖国、 党和人民的伟大战士雷锋,竟被一根细小的木杆夺去了宝贵的生命!

以至于多年之后,仍然有人不愿意相信一根晒衣服的木杆就能杀死伟大的雷锋!

乔安山也不愿意相信,以至于多年之后,他依然背负着撞死雷锋的骂名。

在公众场合, 经常有人见到乔安山, 远远地就喊道:“他就是那个撞死雷锋的人。 ”有时也有人向别人这样介绍:“他就是当年撞死雷锋的战友乔安山。 ”

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8)

(雷锋彩绘)

这些人的话语都像一把刀子一样刺痛着乔安山的心,他又何尝想要害死自己最敬爱的班长呢?

很多人只知道乔安山是雷锋的战友,却不知两人其实还是相识四年形影不离的挚友。

三、和雷锋在一起的日子

乔安山15岁的时候到鞍钢第二炼铁厂当上了一名工人,三年后他与雷锋在鞍钢弓长岭矿相识,成为了工友。

两人同住在一幢130 多号人的集体宿舍里,每天形影不离。

雷锋虽然比乔安山大一岁,但他个头矮小,一张娃娃脸整体乐呵呵的, 对乔安山却像兄长一样。 乔安山性子急,脾气不好,两人性格刚好互补, 很快就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乔安山回忆说,雷锋原名是叫雷振兴,他希望自己能成为工人的先锋就改名叫雷锋。

人如其名,雷锋确实说到做到。

雷锋没有亲人,所以他每个月都把领到的30元工资攒起来,工友谁有困难他就帮谁。

工人们大多文化水平较低,雷锋就帮大家给家里写信,工人们亲切地称呼他“小先生”。

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9)

真正让乔安山第一次感受到雷锋精神的是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

熟睡的乔安山被雷锋叫醒,雷峰告诉他看见工地上有好多水泥不能遭雨淋,要乔安山跟他喊大伙“抢救国家财产去”。

于是,乔安山跟着他逐间敲门喊人起床,众人协力用雨衣、席子遮盖水泥。

眼见遮盖不住,雷锋索性将棉衣、棉被全都盖了上去,为国家拯救了这7200袋水泥。

后来《矿报》还刊登了雷锋“雨夜抢救国家财产”的事迹,雷锋精神第一次得到了小范围的传播。

在这段日子里,乔安山与雷锋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看电影、聊天和跳舞。

雷锋也和现在的年轻人一样喜欢打扮自己,有一次花了100元钱给自己买手表、皮鞋、皮夹克等衣物,但入伍之后他不再打扮自己每天只穿打着补丁的军装和袜子,买着最廉价的日常用品。

当抚顺和辽阳等地区遭到洪水灾害,雷锋却一下捐出了他自己 33 个月的津贴整整200 元钱。

雷锋告诉乔安山:“人民的困难,就是咱们的困难。”

这句话是雷锋短暂的一生都在执行的,也成为后来乔安山的人生指明灯。

雷锋与乔安山都是1960年1月8日入伍的,俩人从同个宿舍的工友到同个连的战友,这份感情是其他人都比不了的。

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10)

(雷锋)

乔安山之所以参军,也是为了能继续和雷锋待在一起。

到了部队之后, 雷锋变得更加活跃,他不仅每天很早起床,主动打扫营区的卫生, 还帮助炊事班的战士洗菜、做饭,主动担任新兵连读报员。

很快,运输连里这个特别勤快、 爱做好事的小个子湖南兵在部队里就成了人人称赞的“大明星”。

随之而来对他的质疑声开始出现,一些人觉得雷锋太特殊了, 似乎有点太爱出风头。

雷锋知道战友们背后议论他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可他却对乔安山说:“看来还是我做得不够好, 让战友们误解了。 ”

这就是雷锋,从来不埋怨其他人,只会认为自己不够好的雷锋。

如果自己不够好,那就做得更好,雷锋的真心诚意最终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同,他也因为积极向上的表现荣升为了三班班长。

其实乔安山是被雷锋向上级申请调到三班的,俩人至此同在一个班同开一辆车,直到雷锋牺牲前从未分开过。

做了班长的雷锋更努力地帮助战友们学习,为不识字的战友读军队学习资料,为大家讲解其中道理。

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11)

(雷锋帮助战友学习)

一次,乔安山的母亲对回家探亲的儿子说:“这钱寄得赶趟”,弄得乔安山一头雾水。

原来,乔安山的母亲之前生了病写信告知在部队的儿子,雷锋帮乔安山读信的时候知道了此事,但他只是告诉乔安山一切都好,已经帮他回过信了,实际上他瞒着乔安山给乔母寄了20元钱医药费。

乔安山一想就猜出是雷锋做的好事,乔母为感谢雷锋亲自为他做了一双新鞋。

只是鞋子刚完工还没来得及送到雷锋的手上,雷锋就牺牲了。

雷锋的牺牲乔安山比谁都痛苦,还是因为自己的失误造成的,他又何尝不自责?又怎会故意伤害雷锋呢?

四、离开雷锋的日子

虽说组织上认定这场事故是意外,不仅没有追究乔安山的责任,还让他作为雷锋最亲密的战友给雷锋守灵,但乔安山内心仍旧放不下这块心病。

他变得情绪低落又垂头丧气,再也没有了以往的朝气蓬勃。

1963年1月,沈阳军区将雷锋所在的三班正式命名为“雷锋班”。

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将军亲自到场参加命名大会,而后与“雷锋班”的战士们一一握手。

当陈将军走到乔安山面前时,看他满脸悲凄、垂首敛目,一问之下得知他就是撞死雷锋的人。

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12)

(雷锋葬礼)

陈锡联将军心领神会,他握着乔安山的手并拍着他的肩膀说:“小伙子,抬起头来!不要背包袱。要像你的雷锋班长那样,好好开车,好好做人!”

陈将军的话将陷入深渊的乔安山拉了出来,他知道自己的人生还很长,不能再继续沉沦下去,他要用自己的余生来弥补自己的失误。

乔安山有一次与雷锋开着卡车过山路的时候,雷锋突然停车下去。

原来是前面有个老乡在拉小推车,雷锋立即上前帮老乡在后面推。

乔安山看到了,也赶忙下车去帮忙。

回来后,乔安山问班长,为什么自己整天都在读为人民服务,可是关键时刻却想不到呢?

雷锋告诉他,为人民服务是要从内心出发的,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乔安山时刻牢记着雷锋的教诲,从今以后他要将雷锋的精神彻底传承下去,从内心真诚地为人民服务。

1966年后,乔安山退伍回归到了平凡人的生活,但雷锋送大娘回家,帮扶困难儿童,帮大嫂买车票等等他亲眼目的好人好事一直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于是乐于助人便成了他的生活常态。

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13)

一日,乔安山叫来侄子帮外地来铁岭贩卖茶叶的商人装货,茶商要给钱,乔安山却坚持不肯要,茶商感慨地说:“我咋看你和雷锋一样呢,做好事啥也不图。”

往后的日子里,乔安山只要知道街坊邻居有困难,甚至路上看到路人需要帮忙,都会毫不犹豫地上前。

乔安山一家是工薪阶层收入不高,平时生活十分节俭,但做社会公益、捐资助学、扶贫解困从不吝啬。

1998年,松花江、嫩江水灾,他先后捐了1000元;云南省寻甸县雷锋希望小学建校,他捐款400元。

三年后,他掏1000元激励抚顺雷锋中学老师办好教育。

2010年,湖北应城中学生张某患得了白血病,他捐助1000元;同年,沈阳康平县高中生王某得了白血病,他捐助了1000元……

乔安山不知总共做了多少好事,没人能说得清,认识他的人都称他“活雷锋”。

可“活雷锋”也有遇到麻烦的时候。

1988年,乔安山救助了一名被车撞倒躺在地上的老人。

乔安山把老人送到医院救治,并为他垫了住院押金。谁曾想,老人的儿女却指责乔安山是肇事者,不仅吊销他的驾照还要向他索赔4万元。

可气的是这个老人竟然也默认了。

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14)

(《我就是演员》“乔安山”到雷锋墓前诉苦)

为了坐实乔安山是肇事者,那家人还把他撞死雷锋的事情抖了出来,让它成为众矢之的。

委屈的乔安山跑到雷锋墓前诉苦:“大哥啊,我真希望我死了,你活着,我现在太遭罪了。”

但后来被记者问到下次还会不会去扶老人,乔安山表示还是会的。

他坚信,如果雷锋看到的话一定也会这么做的。

五、雷锋精神永流传

1996年,由刘佩琦老师主演的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上映,一经上映便感动全国无数观众,斩获那年金鸡百花各项大奖。

而刘佩琦老师扮演的主人翁正是乔安山。

当剧组找到乔安山告知他要拍一部关于雷锋故事的电影,想让作为最亲密战友的乔安山讲述这段过往。

雷锋始终都是乔安山心中过不去的一道坎,他不愿意提起那段伤心之事。

可剧组告诉他现在的年轻人都已经不认识雷锋了,更不知雷锋精神为何物,需要进行宣扬,乔安山这才答应了下来。

实际上,乔安山也看过许多关于雷锋事迹的电影和书籍,但他认为这些都不够真实,自己也可以借此机会把真实的雷锋展现给世人。

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15)

(乔安山老年)

该电影不仅讲述了真实的雷锋,更多地为我们展示了乔安山这些年来被人误解、乐于助人的等等故事,也让我们知道了这位“活雷锋”的辛酸和伟大。

敞开心扉后的乔安山也开始致力于参加各种关于雷锋的活动。

他到全国各地去作巡讲,为学生和解放军战士讲述雷锋的故事,宣传雷锋的精神。

时至今日,乔安山俨然成了雷锋精神的职业传火人。

乔安山也解答了对于网上流传的一些关于“雷锋收入低怎么能多次捐款”的等等质疑声。

他告诉媒体记者,雷锋当时收入并不低,鞍钢时普通工人工资为每月38块钱,雷锋掌握开车技术还要培养新人,他一个月的收入约为60块到70块钱,是到了部队才变为每个月6块钱津贴。

雷锋平时没有大的花销,把钱都攒了起来,当时在他们这些人里算是“有钱人”,所以才能拿出这么多积蓄去帮助他人。

乔安山参加这么多雷锋的宣传活动,除了报销餐旅费之外,没有索要过一分钱多余的报酬。

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16)

(乔安山参加学习雷锋活动)

有个天津企业想请乔安山做广告,给出40万元的高额代言费,乔安山一口回绝。

杭州的一家建教育基地,邀请乔安山到那里任职,不仅开出月工资1万元的条件,还承诺给他的两个儿子安排工作,乔安山也不为所动。

或许会有人觉得奇怪,这种靠劳动赚取的酬劳为什么不拿呢?

理由很简单,“宣传雷锋可以,但以雷锋名义宣传自己或者为自己谋利的事坚决不做。”这就是乔安山的底线。

当时乔安山家里清贫,抚顺政府就把他们一家接到了当地并分配了一套房子,方便他更好地宣传雷锋精神。

后来乔家生活条件变好,就自己贷款买了房子,把原本的房子还给了国家。

乔安山的家里一直挂着他与雷锋的照片,雷锋精神也成了乔家的“传家宝”。

大儿子乔伟曾在火车站帮助了一名即将分娩的孕妇,并且下岗之后拒绝单位给他走后门安排新工作,他表示“要为雷锋大爷争光”。

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17)

(乔安山到部队宣传雷锋)

二儿媳妇王振丽是人民教师,曾多次被单位评为学雷锋标兵。

孙女乔婷娇在学校报名参军,后来成为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为更多的人传递雷锋精神。

2019年,乔安山被评为“助人为乐好人”,乔家在2022年也被评为“最美家庭”。

乔安山用他的一生在履行他的诺言,真正的传递雷锋精神!

正如乔安山所讲,雷锋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肇事者为其守灵悲痛欲绝)(18)

(雷锋同志)

编辑:托马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