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不觉寒霜降(秋尽冬来今日霜降)

今日,我们迎来了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

秋夜不觉寒霜降(秋尽冬来今日霜降)(1)

霜降是秋向冬过渡的开始,天气渐冷,初霜出现,草木开始泛黄。“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到了这个时节,应注意添衣防寒。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秋将去,冬将至,你感受到了吗?

霜降·三候

豺祭兽:霜降之日“豺祭兽”,财狼的豺俗名“豺狗”,霜降日杀兽陈列,古人说是“祭秋金”,也是别秋的一种仪式。

秋夜不觉寒霜降(秋尽冬来今日霜降)(2)

草木黄落:后五日“草木黄落”,木叶飘零,飒飒风干,冬天即将来临。

秋夜不觉寒霜降(秋尽冬来今日霜降)(3)

蛰虫咸俯:再五日“蛰虫咸俯”,咸是皆,俯首帖耳的“俯”是低头,是卧而不食,就是冬眠。

秋夜不觉寒霜降(秋尽冬来今日霜降)(4)

霜降·习俗

赏菊

霜降时节,正是菊花盛开之际。此时,民间会举行菊花会。以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崇敬。

秋夜不觉寒霜降(秋尽冬来今日霜降)(5)

吃柿子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在南方很多地区都有吃柿子的习俗。俗话说:“霜降吃灯柿,不会流鼻涕。”民间认为霜降吃柿子,冬天就不会感冒、流鼻涕。事实上,由于柿子都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此时节的柿子皮薄、肉多、味鲜美,且营养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秋夜不觉寒霜降(秋尽冬来今日霜降)(6)

送芋鬼

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人们同样非常重视,各地还有祛凶、扫墓等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幸福安康。在广东高明地区,小孩以瓦片垒梵塔,在塔里放柴点燃,待到瓦片烧红后,毁塔以煨芋,叫做“打芋煲”,随后将瓦片丢至村外,称作“送芋鬼”。

秋夜不觉寒霜降(秋尽冬来今日霜降)(7)

进补

霜降时节,天气越发寒冷,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因此,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

秋夜不觉寒霜降(秋尽冬来今日霜降)(8)

霜降·养生

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秋夜不觉寒霜降(秋尽冬来今日霜降)(9)

第一,“补冬不如补霜降”。谚语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认为“秋补”比“补冬”更当紧。因此,秋末时节,宜多吃生津润燥的食物,如梨、苹果、洋葱、萝卜,少吃辛辣的食物,如姜、葱、蒜、辣椒。

秋夜不觉寒霜降(秋尽冬来今日霜降)(10)

第二,注意护胃。霜降时节,正值秋冬过渡之际,天气更加寒冷。受此刺激,人体自主神经功能极易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因此,要特别注意日常起居中的保养,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注意及时添衣防寒;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秋夜不觉寒霜降(秋尽冬来今日霜降)(11)

霜降·诗词

《泊舟盱眙》

韦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秋夜不觉寒霜降(秋尽冬来今日霜降)(12)

《岁晚》

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秋夜不觉寒霜降(秋尽冬来今日霜降)(13)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秋夜不觉寒霜降(秋尽冬来今日霜降)(14)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夜不觉寒霜降(秋尽冬来今日霜降)(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