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最神秘的相机(从隔墙有耳到无处不在)

人类自有战争发生开始,敌对双方就有了间谍活动。远古时,敌对双方除了用自己的眼睛偷窥或用耳朵偷听外,还没有其他更好的侦察、窃密手段。在漫长的岁月里,间谍的特殊技能的演进,一直左右着谍报活动的轨迹。所谓“隔墙有耳”,“宫中到处都是眼睛”就是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窃听、窃视活动的生动描述。

七个最神秘的相机(从隔墙有耳到无处不在)(1)

袖珍相机


间谍相机的发展

历史进入19世纪,有一件事情改写了间谍活动的方式和手段,那就是19世纪上半叶,法国人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和路易·雅克·曼德·达盖尔促成了摄影术的创立。世界上第一张照片是尼埃普斯在1827年拍摄的。他用照相机在涂了一层沥青的白蜡感光板上,拍下了从书房窗口见到的景物,这张照片的曝光时间长达8小时。1829年,风景画家达盖尔和尼埃普斯合作,共同完善相机和照片。1837年,达盖尔已能在涂银的铜板上拍出相当清晰和细腻的照片了,他使银板上的碘化银感光,然后放入显影液中显影,再用苏打碱溶液洗定影,于是得到一张清晰的照片。不过,银板底片的感光度很低,拍一张照片仍需个把小时。

七个最神秘的相机(从隔墙有耳到无处不在)(2)

世界上第一张照片

1839年8月15日,法国科学院大厅向社会各界展出了达盖尔拍摄的世界第一张光学照片,轰动了整个巴黎。此后,摄影者们便开始使用笨重的匣式照相机,相机要安装在三角架上,还要配上很大的底片。这种情况向间谍们提出了挑战,他们需要研制出一些不容易被人察觉的、越来越小的照相机,他们还想到在收音机、手提包、打火机、火柴盒、圆珠笔、粉盒和手杖把手等物品上面“做手脚”,用这些日常用品来作为进行偷拍的伪装物。

从1886年起,柏林人鲁道夫·施蒂因就为无孔不入的记者、秘密警察和敲诈勒索者们制造出了一种背心式照相机。这种照相机有个圆圆的金属盘,安装在带有钮扣洞一样大小的镜头的衣服襻上。1887年美国纽约制造出了饭盒子似的侦探用照相机,与之配套的“手杖”能摊开成为一个三角架。1892年,英国制造出了兰开斯特牌怀表式照相机,专供秘密警察使用。这种照相机必须打开怀表的表盖,望远镜式的镜头才会跳出来。在表壳背面安上4×5厘米大的底片之后,就可拍照了。1908年,由瑞典人设计、在英国制造的蒂卡牌怀表照相机诞生了。怀表发条的柄上装有一个镜头,它能在一个胶卷上拍摄20张照片。

七个最神秘的相机(从隔墙有耳到无处不在)(3)

怀表式照相机

进入20世纪,德国的间谍相机也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出现了一种幽灵照相机,德军把它安放在鸽子身上,然后将大批这样的“鸽子间谍”放飞,前往法国防线的后方去执行空中侦察任务。

如同德国一样,美国在间谍相机的使用技巧上也有所发展,所不同的,美国是由新闻记者率先大胆尝试的。汤姆·霍华德是《纽约每日新闻》的记者,由于悄悄采用了间谍摄影术,他成了一次处决犯人的目击者,并偷偷拍摄下了杀人犯露丝·斯奈德在电椅上被处死的照片。当时,拍摄监狱里行刑的场面是被严格禁止的。霍华德把照相机绑在踝骨上,并用一根从足关节拉出来的细长的快门接线,秘密地拍摄下了这张引起人们震惊的历史文献照片。1928年1月13日,这张遭电击而倒下的妇女的照片,被大加渲染地刊登在一家报纸的头版——只有唯一的一行标题:“死了!”

七个最神秘的相机(从隔墙有耳到无处不在)(4)

间谍相机

照相机自19世纪中期被发明以来,摄影技术在情报搜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间谍们利用照相机拍摄人、机场或其他军事设施、桥梁、军事装备、飞机模型或文件等。归纳起来,间谍们所使用的这些易于隐藏,能拍摄高质量图片的间谍照相机主要有以下3种。


微型照相机

这种照相机体积小,能放在口袋中携带,可用于各种目的,如监视摄影、文件复制等。为了便于隐蔽,一些微型照相机没有装配取景器,拍摄者进行偷拍时,必须凭直觉取景拍摄。

七个最神秘的相机(从隔墙有耳到无处不在)(5)

德国米诺克斯微型间谍胶片相机

在整个微型照相机系列中,最有名、最成功的要数米诺克斯(Minox)照相机。米诺克斯被说成是立陶宛或原西德的照相机品牌是不对的。第一架米诺克斯照相机是于1937年开始研制、设计,1938年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被制造出来的。米诺克斯相机的发明者是拉脱维亚工程师威特·泽普(WaiterZapp),他少年时便梦想着制造出一种可随意置于手掌心却又能拍摄出高质量自然画面的便携式相机。泽普32岁时,与他的设计小组共同制造出了第一台这种照相机。它使用只有标准的35毫米胶片四分之一大小的胶片,暗盒内装有50张片格。尽管泽普制造米诺克斯照相机的初衷是用于普通摄影,但不久世界各地的情报机构便开始竞相要求购买该机,用于间谍摄影。

七个最神秘的相机(从隔墙有耳到无处不在)(6)

德国米诺克斯微型间谍胶片相机

这样,这种商业照相机因体积小、性能好、使用灵活而明显地成为进行秘密拍摄的理想器材,是间谍们最得心应手的机种。一系列配备于米诺克斯照相机的附属件,使它可以被隐藏起来使用。它一次可拍摄50张照片而不需重新装片。二次大战结束后生产的新型米诺克斯相机安装有析像度极高的镜头,这样,使用更优质的胶片就可以从微型底片上获取更多、更清晰的信息。米诺克斯照相机首次亮相时,被认为是人类技术史上的奇迹,例如间谍人员可用米诺克斯微型显影罐冲洗胶片,显影罐只有小饮料罐那么大小。

又例如早期的相片放大器用于从微型底片上晒出小张照片,二战时开发了改进的放大器,能从原有的清晰度更高的胶片上晒出更大的照片。在二次大战期间,各国情报机构发现很难得到足够的米诺克斯相机以用于间谍活动。二战结束后生产的机型配备了多种附件,使得这种照相机被应用于各种谍报工作。直到90年代初冷战结束之时,它仍是一种备受间谍青睐的工具。


隐蔽照相机

在间谍行动或隐蔽行动中,各种各样的间谍照相机被隐藏于某一物体中或伪装成某一物体,如手提包、化妆盒、手杖等,或绑缚于身体上,进行隐蔽拍摄的照相机,就是隐蔽照相机。前苏联研制的F21和前西德机械人(Robot)照相机是两种被普遍使用的隐蔽照相机。它们都是从二战前德国设计的一种机型发展而来的,使用的是发条传动卷片装置。前苏联和西方情报机构都发明、制造了大量各式各样的用以藏匿照相机的用具。普通照相机只要安装上特殊的伪装附件,也可被用于秘密工作。间谍使用隐蔽照相机进行秘密拍照时,照相机可能被隐藏于间谍的衣服内,或伪装成另一种日常用品。一些微型照相机一般只有一种固定的伪装,而隐蔽照相机却常有多种不同的伪装,如机械人,F21、莱卡等相机各自都有一套隐蔽的方式。

七个最神秘的相机(从隔墙有耳到无处不在)(7)

机械人照相机

机械人照相机首创于1934年,靠发条传动提供动力,可连续拍摄而无需人工卷片。二次大战中,德国空军曾用它来验证被炸目标的毁坏程度,德国情报组织也曾使用过它。因该机不需在拍摄时手动卷片,所以可隐蔽于各种物体内进行工作,也因此,在冷战初期,不少间谍都使用这种机型。美中情局在五六十年代曾将隐藏于公文包内的机械人照相机用于监视行动。情报官员将公文包夹于臂下,被拍摄物与拍摄者的走向呈直角,因不能使用取景器,所以要拍摄取景准确的照片,必须事前经过大量练习。情报官员要凭直觉学会如何正确放置公文包,以拍摄到既定目标。拍摄时,操作者隔着公文包按压快门操作杆。

七个最神秘的相机(从隔墙有耳到无处不在)(8)

克格勃F21照相机

F21隐蔽照相机的3件最重要的伪装用具是短上衣、普通相机套和雨伞。伪装用短上衣有多种款式,附加于F21相机的面板上装有一枚假纽扣,能覆盖住镜头。照相机附着于衬里内,同时假纽扣从短上衣前摆的一个孔内突现出来,当轻轻挤压置于口袋内的遥控快门时,假纽扣的中心部位会快速开启,迅速完成拍照。作伪装用的普通相机套也很平常,间谍人员将它挂在脖子上,好像照相机并未被使用。但在套内,一架F21照相机被安装于侧边,与相机套正前方可呈直角进行拍摄。当间谍按下按钮时,相机套侧面的挡板会开启,进行拍照。伪装用雨伞更是别出心裁,其设计可谓巧夺天工。F21照相机被安置于伞的成型木制支杆内,相机镜头正对伞套上的小孔,拍摄时,间谍人员按动手柄上的快门开关即可。

德国产莱卡(Leica)是种普通相机,但它又是一种间谍很爱用的隐蔽照相机。莱卡相机镜头盖上的词“Leica”曾被间谍精心地镂空,这样,即使不取下镜头盖,也能透过镂空处进行拍摄,而在外人看来,相机并未使用。


复制照相机

这类照相机是专为大量拍摄文件而研制的,有的可连续拍400页文件,自动化程度高,翻拍速度快,成像质量好。通常情况下,间谍只有很短的时间来复制秘密文件。虽然普通相机也可用于文件拍摄,但要拍摄出高质量的照片,则需要集中注意力和拥有充足的时间。情报机构于是研制出了使用快捷、简便、可靠的便携式特制复制照相机。

七个最神秘的相机(从隔墙有耳到无处不在)(9)

书本样式的间谍相机

复制照相机或趋向微型,或经过伪装,后者中最著名的有伪装成笔记本的克格勃滚轮式照相机,它可连续复制40页文件,而无需重新装片。该机隐藏在和间谍经常携带的笔记本相似的假笔记本内、使用时、间谍将假笔记本的内脊部位从文件上滚过成刷过、笔记本脊部的小轮便会启动快门装置及其内置照明源、完成拍摄任务。克格勃还使用耶东卡C-64复制照相机,它可在多种电压下工作、包括利用汽车蓄电池。该机使用简便,能拍摄优质的照片。这种称做“耶尔卡”(Yelka)的相机装有铰链、不使用时可以折叠起来。

美国情报组织也曾使用过公文包式复制照相机。当公文包被打开时,复制照明装置便会向外伸展定位,靠主电源或电池供电。改装后的35毫米定焦公文包式复制照相机使用尼龙齿轮,可进行无声操作。

七个最神秘的相机(从隔墙有耳到无处不在)(10)

手表相机

为了长期有效地进行监视拍照,人们发明了许多巧妙的伪装物供间谍隐藏照相机。这些伪装物的尺寸和伪装方式大不一样,但基本原则都是要把照相机伪装或隐藏起来,让它看起来像是一种普通物品,不致引起怀疑。但所使用的伪装物必须与使用它的间谍的生活方式和周围环境一致。有些伪装物内装有饵雷,未经许可而试图打开它,会导致情报被毁掉。要打开被拧紧的伪装物时,经常要按顺时针的方向旋开,而不是采用通常的逆时针方向。


缩微照片

与间谍照相机相“配套”的是“缩微照片”。前东德国家安全部“斯塔思”(Stasi)使用的微型相机的缩微胶卷只有小姆指盖大小,它可拍摄3张缩微照片。这种照相机可直接拍摄出相片,不使用底片,每张缩微照片必须用放大镜才能观看。自从19世纪60年代美国内战以来,各国情报机构一直在使用缩微照片,照片宽度最小的可达1毫米,可藏在日常物品或特殊的伪装物中。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设计的戒指,可隐藏缩微照片或指南针。用刀切开较厚的明信片的边沿,也可藏进缩微照片,再依原样封好寄出。

七个最神秘的相机(从隔墙有耳到无处不在)(11)

间谍相机

时光在流逝,人类的历史翻过一页又一页。融智慧、科技、胆识乃至风俗时尚于一体的间谍照相机及隐蔽摄影技术也将一如既往地在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书页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