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秒钟细思极恐(一秒钟一部有点遗憾的电影)

11月27日,张艺谋的电影《一秒钟》上映了,但不能不说这是一部有点遗憾的电影。

电影一秒钟细思极恐(一秒钟一部有点遗憾的电影)(1)

《一秒钟》剧照

老谋子就是老谋子,一部文艺片拍的平平静静犹如溪水涓涓,可就是能打动观众的心弦。这部电影的故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是1975年,了解那个年代的人或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会看的热泪盈眶,不了解那个年代的人会看的索然无味,不知道电影在讲些什么,我则看的眼角湿润,虽然我也不太懂那个年代,但我懂得电影讲述的亲情,那种一位父亲只为看女儿在影片中的一秒钟,而逃出劳场冒着生命危险在荒芜大漠中行走百里的亲情,那种不厌其烦看着女儿一秒钟影像无数遍泪流满面对女儿的挂念。

电影一秒钟细思极恐(一秒钟一部有点遗憾的电影)(2)

《一秒钟》剧照

电影中由张译饰演的男主人公在影片只提及其身份只是一个“被整”的劳改犯,至于他的姓名从始至终则没有提及,而由刘浩存饰演的女主人公虽然有名有姓,但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因为是“刘家的闺女”所以就叫“刘闺女”。两个本来毫无交集的人,两个人生遭际都很凄惨的人,就因为一部电影胶片而相遇,由一开始的相互怨恨到最后的相互扶持帮助,成了一对友情深厚的“忘年交”。

电影一秒钟细思极恐(一秒钟一部有点遗憾的电影)(3)

《一秒钟》剧照

范伟饰演的男二号“范电影”也特别出彩,他每天端着印着“电影放映员001”的大白瓷缸子,穿着一件由破旧中山装改制的“放映服”,一副大干部的派头就因为“电影放映员”的身份每天受着人们的尊敬,他非常享受这种状态,以至于他深怕场长的弟弟“杨河”顶替他而时时刻刻提防、诽谤这位只出场不到一分钟的“杨河”。范伟为了饰演这一角色,可以看出下了很大功夫,他在电影中展示的放映胶片电影的技术手法流畅、特别娴熟,尤其那种即使那个时代也很难操作的电影放映“大循环”也熟练地展示了出来。范伟饰演的人物永远是那种内心其实很善良但外强中干、色厉内茌甚至有些猥琐、喜欢“装模装样”和贪小便宜的那种角色,这次依然这样,他一开始在张译饰演的劳改犯面前装模做样、颐指气使,但一当张译饰演的劳改犯露出真面目,掏出小刀威胁他,范伟饰演的“范电影”立刻成了怂蛋,但为了保住他电影放映员的职位,他为了“立功”还是把张译饰演的劳改犯报告给了保卫科,但他内心又有些不忍,在张译被饰演的劳改犯被押刻走之际,他将印刻着张译所饰演的劳改犯女儿的两张胶片偷偷地剪切下送给了张译。整部影片的剧情没有大起大落,没有跌宕起伏,但充满了这种接地气的令人信服的小桥段,就是这些符合人性的小桥段成就了这部温暖的影片,这些温暖的小桥段就像一个个缓缓流淌的音符轻轻敲打着观众的心弦。

电影一秒钟细思极恐(一秒钟一部有点遗憾的电影)(4)

《一秒钟》剧照

张艺谋之前的每部电影上映前都会大肆炒作宣传,什么谋女郎、什么拍摄花絮之类,可是这次公映前电影市场平静的很,几乎没有一点炒作,只是在我看完这部影片后从网上才查阅到这次“谋女郎”的有关情况。这部电影国内公映前,原定的去柏林参加什么电影节也因“技术问题”搁浅,其实有些电影内容关起门来自家人了解讨论就好了,真的没有必要走出国门,因为那仅仅是属于国人的一段特殊深刻记忆。但是有一点张艺谋始终没变,那就是每次“谋女郎”大多都会或多或少像第一个“谋女郎”巩俐,这次的女主角刘浩存在影片的末尾扮相扎起了两条小辫,穿上了花棉袄、大棉裤,笑靥一动清澈的笑容、忽闪灵动的大眼睛像极了《我的父亲母亲》中的章子怡,当然也就像巩俐。还有一点没有变,就是张艺谋的电影好多就是让主角们在跑,使劲的跑、喘着粗气的跑,《红高粱》里的巩俐,《我的父亲母亲》中的章子怡,《一个也不能少》中的魏敏芝,还有这部《一秒钟》里的刘浩存都用长镜头特写拍摄了她们的跑。跑,成了张艺谋的电影标志之一。

电影一秒钟细思极恐(一秒钟一部有点遗憾的电影)(5)

《一秒钟》剧照

故事的发生地是在大西北荒漠,张艺谋的家乡是陕西,陕西有着黄土高坡,地域也非常接近大西北,他对那里的风土人情非常熟悉,熟悉到了骨子里,拍摄起来自然得心应手,电影里的西北味浓浓的扑面而来。张艺谋拍过的文革时代题材有两部,一部是《归来》,人虽然团聚,但记忆永失,也是一种刻骨遗憾,再一部就是这部《一秒钟》,影片对男主人公在政策落实后和他女儿相没相见没有交待,单从网上查询说是他的女儿去世了,所以那两帧被沙漠埋没的胶片是他女儿在这世上最后的影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男主人公(网上说是叫张九声,电影里一直没出现姓名)发了疯似的要看他女儿在影片(其实是电影正片前的新闻简报)的仅仅一秒钟,但是从影片剧情展现来看,他的女儿没有去世,只是和他分离六年没有相见而已。张艺谋拍摄的有几部电影选取的题材原作悲惨至极,可谓血淋淋让人不忍直视,但是拍摄出来却是改编不少留有余地,比原著小说变的稍有宽松,比如之前他拍摄的余华的《活着》,结局没有完全按照小说原著拍,再就是这部《一秒钟》也没有把结局拍的那么悲惨,让观众还保留对主人公未来的一份希望,一份对美好团聚的希翼。电影故事很简单,就是张译为了看到电影版新闻简报中的女儿,从劳改场所偷跑出来跋涉沙漠看电影中的女儿,碰巧路遇为帮弟弟还人家胶片灯罩去偷电影胶片身世同样凄惨的“刘闺女”,而发生的由相仇到相助的故事。围绕电影胶片的争夺是引线,寓于其中的亲情、友情是内核,犹如一首旋律平淡的曲子,因为赋予了深沉纯真的人性人情,不知不觉中悄然让观众产生感情共鸣,为之动容潸然落泪。

电影一秒钟细思极恐(一秒钟一部有点遗憾的电影)(6)

《一秒钟》剧照

影片故事发生的1975年,那是一个什么时代?应该说是一个精神纯粹的年代,也是一个精神处于狂热末期的时代,当然更是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人们看一场电影就是奢侈,就跟过年一样。每次放电影就是一次盛大的节日,人们扛着板凳、抬着搬着椅子早早来到礼堂、会堂甚至打谷场等电影放映场所,挣着抢着只为占一个好位置。人们有说有笑、谈天说地,气氛热烈地那不仅是在看电影,而是在参加一场盛会,那时人们对一场电影的期待和看一场电影高兴的心情根本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所能体会的。莫说1975年,就是我所经历过的80年代一直到90年代中期,在农村地区人们依然对老式露天放映电影很欢迎,谁家结婚或者其它喜庆事都会请人放上几天电影,后来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老式胶片电影随着电视机、DVD、电脑直至今天智能手机客户端技术的迅猛发展,胶片电影失去市场、无人问津,那种看电影犹如过节的情景只存在于留存的影视影像和那个时代的记忆中。现在虽然各地还保留着电影公司之类的机构,那也早也是名存实亡,放映员送电影进社区、到农村,根本不会吸引几个观众,冷清、失落,虽然放映设备也早已换成了数字化放映机。可是在80年代之前的放映员那可是一个风光无限的好职业,就如刚才提到的男二号“范电影”到处受人尊敬,每天捧着一个沏着高末的大白磁缸子、穿着一件由中山装改制的放映服让人讨好、受人巴结,就和一个大干部一样有权威,说话有分量。

电影一秒钟细思极恐(一秒钟一部有点遗憾的电影)(7)

《一秒钟》剧照

那个年代人们看电影犹如过节,就像电影电影中农场的人们每两个月才能看到一次电影。在那个文化生活也极度匮乏的时代 ,电影描述的故事是一部新闻简报胶片毁坏,但为了就看这部枯燥无味的简报,众多人们自发组织起来“抢救”这部电影胶片,在范电影的指挥下,人们架起锅来蒸馏水的蒸馏水、擦洗胶片的擦洗胶片,在范电影的指挥下就像打仗一样在抢救这部被拉扯毁坏的胶片,当“抢救”成功后,人们的高兴欢呼声、热烈鼓掌声就像打赢了一场战役一样。电影通过剧情的设置,借范伟的双手向我们展示了老式胶片电影放映机器的复杂技术和流程,甚及为提高放映效率所采取的技巧,这些操作上的复杂技术、流程跟现在一按按钮就放映的数字放映机比起来简直就是艺术。张艺谋可能就是通过这部影片在向胶片电影致敬,在向电影最受人民群众欢迎的那个一去不复返的年代致敬。其实,作为观众的我们,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其实也是一部电影,一部片帧不同长短的电影,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电影里的主人公,有的人的电影是喜剧,有的人的电影是悲剧,有的人的电影平平淡淡,有的人的电影跌宕起伏,但不管怎样,我们每个人的电影都有自己的精彩、都有自己的灿烂,只要你没有恶意、不违背心良,一生叹息也罢,无奈感伤也罢,即使短成“一秒钟”,都应该受到别人的尊敬和起立鼓掌。

电影一秒钟细思极恐(一秒钟一部有点遗憾的电影)(8)

《一秒钟》剧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