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聊天也是一门学问(成年人社交礼仪)

网上有这么一句话: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简单的,也没有理所当然的东西。

要吃饭,你就得劳动;

要过上优越的生活,你就得加倍努力;

要成为人上人,你就得有过人之处。

而想要处理好交际关系,就得知趣儿。

之前,“成年人的社交礼仪”在网上引发过一次热议。

网友们三言两语之间道出成年人交往应该遵循的一些小准则。

有一些更是直戳人心,今天,我们不妨一起看看,成年人世界里,那些不会明说,但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的社交礼仪。

社交聊天也是一门学问(成年人社交礼仪)(1)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人,如果有一个信息不回,就会遭到连环轰炸?

如果有一个电话漏接,身边所有人的电话都会连环响起。

小米的男友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要求小米时时刻刻都把他放在第一位,不管任何时候,都要在第一时间回他的信息。

有一天,小米和闺蜜聚餐,几人聊得起劲儿,一时忘了看手机。

再拿起手机的时候,却看见有十几个未接来电,一大串的微信轰炸。

小米还以为男友出了什么事儿,匆匆忙忙一个电话拨了过去。

谁知男友却迎头问她,是不是不爱自己了?是不是在外面勾三搭四,所以不接自己的电话?

这让小米非常摸不着头脑。

不久之后,也因为这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和男友分了手。

社交聊天也是一门学问(成年人社交礼仪)(2)

情侣之间都是如此,更何况普通朋友。

记得在《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中,几位嘉宾就控诉过这个烦恼。

何炅说,范丞丞偶尔会在半夜弹个语音过来。

他以为对方是出了什么急事儿,谁知道只是说想自己了。

虽然喜欢这个弟弟,但何炅也有些无可奈何。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空间,人与人之间交往也应当适度留白。

周国平先生就曾感慨:“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非紧急事宜不强求对方秒回,既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分寸。

给他人留下回复的时间,也是给你们的关系留下发展的空间。

社交聊天也是一门学问(成年人社交礼仪)(3)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种困扰?

看见一长串的微信语音,就本能地拒绝?

如果非要去看,就只能一个一个转化为文字模式?

但生活中,总是有人图自己痛快,给他人发出一长串语音。

如果能简单清晰地说明白事情还好。

如果别人听了半天,发现只是嗯,这样啊,就是那个,啥……

不免会让人觉得心烦意乱。

这样做,不仅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他是否在方便的场合听语音,也没有让自己的表达以更一目了然的方式进行。

社交聊天也是一门学问(成年人社交礼仪)(4)

同事小何就是如此,别人不管给她发什么信息,她都会语音来回复。

但往往,他人需要听很多遍,才能明白她想要表达的意思。

这样的沟通,不仅低效,而且容易让人产生厌倦感。

记得有朋友说起自己的经历,她说在平时的聊天中,喜欢打字,很少用语音;

因为语音不能从中间进行播放,卡壳了必须从头听;

如果别人发来个语音,她只好用语音转文字的功能。

这番话,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能发文字就别发语音,不仅是一种尊重,而且是一种效率。

换位思考一下,当你忙碌的时候,是更喜欢看简洁明了的文字?还是更喜欢听冗长未知的语音呢?

其实,所有的尊重背后,都是一种善意,是一种换位思考的善意,是一种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豁达。

下次,想发语音之前,不妨问问对方方不方便听?

社交聊天也是一门学问(成年人社交礼仪)(5)

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人喜欢看别人笑话,但也总有些人,愿意为别人设身处地思考问题,不让他人当众尴尬。

能成为美国曾经离总统位置最近的女人,希拉里的情商当然不容小觑。

当年,她准备出版《活着的历史》时,很多人并不看好。

CNN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卡尔森,更是站出来直怼:

“她的书不可能卖得好,如果超过100万本,我就把鞋子吃下去。”

没想到,刚面世第一天,《活着的历史》就卖出了50万册,没过多久,便创下了政治家自传发行量的新纪录,也早早将那“100万本的数字”甩在了身后。

很多人等着看卡尔森的笑话,甚至希望希拉里能够面对面回怼他,上演一场“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的大戏。

巧的是,希拉里还真去了卡尔森的节目,并且亲手为他送上了一双鞋子。

只不过当卡尔森开吃时,却发现这份鞋子并不难以下咽,反而是口感上佳。

原来,这是希拉里为他特意订做的一个鞋子形状的蛋糕。

希拉里此举,既帮卡尔森解了围,又让他有机会兑现了承诺。

社交聊天也是一门学问(成年人社交礼仪)(6)

作家Neo曾说:“一个人的情商有多高,就看你能不能在适当的时候,给人一个台阶,让他可以在困局中软着陆。”

的确,不当众让别人尴尬,是成年人最基本的社交礼仪。

毕竟,很多时候,饶过了别人,就是放过了自己。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当众让他人尴尬,既给别人留下了余地,也给自己留下了生机和退路。

社交聊天也是一门学问(成年人社交礼仪)(7)

还记得网上有人问,你最讨厌的行为是什么?

其中,有一个高赞回答就是:“说话的时候总被打断。”

看过一个短视频,很好得描述了这个现象。

有个小组的人正在开会。

女生刚说:“上次……”

男生就说:“上次那个饭,挺好吃的。”

女生瞅了他一眼,男生说:“没事儿,你们继续。”

女生:“上次那个事儿,你们俩做得真不怎么样。下次……”

男生:“下次还去你们家那边吃吧,觉得你家那边挺好吃的。”

女生又看男生,男生说:“你们继续,你们继续。”

女生:“我跟你们说啊……”

男生接了个电话,直接“喂,喂,喂,我知道,我知道。”

这下子,直接把女生惹怒了,狠狠揍了男生一顿。

现实生活中,虽然不可能直接上手打人,但被打断的人,不知道在心里已经骂过对方多少次了。

海明威曾说:“人用两年时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辈子学会闭嘴。”

会说话,是一种本事;而懂得听别人把话说完,适时沉默,则是一种修养。

俗话说得好:“水深不语,人稳不言。”

真正成熟的人,都知道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

经常打断别人、抢着说话的人,往往总会让人敬而远之。

社交聊天也是一门学问(成年人社交礼仪)(8)

阿狸说:“我们的一生会遇到过8263563人,会打招呼的是39778人,会和3619人熟悉,会和275人亲近。”

但是,有的人让人如沐春风,有的人却让人如鲠在喉。

让人相处舒服的人,都遵循着这样的社交礼仪:知分寸、懂礼貌、会换位。

从今天起,不妨试试这样与他人相处,相信你一定会拥有更好的人缘。

作者 | 纳豆

图片 | 视觉中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