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我为群众办实事)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15日18时讯(首席记者 周盈 通讯员 李诗韵)“走,一起去运动!”当下,运动已然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那么,市民最爱去哪儿运动呢?除了健身房、操场等地,南岸区打造的全民运动新载体——体育活动空间也悄然走红。许多老人、儿童及上班族乐此不疲地到体育活动空间“打卡”,并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进行分享。

今年以来,南岸区大力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从解决群众运动“小事”入手,建设了一批体育活动空间,逐步形成覆盖面广、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普惠性强的体育公园体系,做足民生“大文章”,有效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我为群众办实事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我为群众办实事)(1)

花园四村运动场。通讯员 郭旭 摄

向标准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12月12日一大早,一群爱好气排球的市民就聚集到花园四村运动场,只见十来人隔着一张网玩球,现场好不热闹。

南湖社区党委书记余建告诉记者,这是社区气排球队,每天上午都会在这块场地休闲运动。“以前,这就是一块普通的水泥坝子,有两个破烂的篮球框,仅此而已。”现在,水泥坝子变成了塑胶场地,按照篮球场地和气排球场地的标准画上了线,使整个场地既标准又灵活。

在球场四周,记者还看到新安装了不少智能化运动器材。“我只需要用手机扫一扫器材上的二维码,就能照着手机上的视频运动了。”社区居民马明介绍到,不仅如此,还能在手机上记录运动的卡路里。

“目前,体育活动空间建设得到群众普遍好评和大力支持,有效提升了城市‘10分钟健身圈’能级。”余建说,合理规划体育活动空间建设,不仅能有效增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还避免公共体育设施资源浪费。

坚持绿色生态底色

我为群众办实事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我为群众办实事)(2)

江南小区体育活动空间。通讯员 郭旭 摄

家住江南小区的李超热衷于运动健身。“我以前基本都是去健身房锻炼,现在,我更喜欢去小区的体育活动空间,乒乓球、‘撸铁’等场地设施齐全,还有花草树木,练器材时能呼吸新鲜空气,在大自然中运动更过瘾。”李超说。

江南小区体育活动空间位于物业办公室附近,有好几棵大树,原规划为小区居民遮阴休闲的区域,“但由于该片区离居住区较远,久而久之,这一片长满了杂草,无人问津,居民饭后散步都不会经过这里。”天文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这一次,体育活动空间的选址正是看中了这里原本绿色生态的底子。在规划者看来,体育活动空间既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又要合理控制建设强度与占地规模,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宝贵土地资源的集约规划与使用。

如今,在江南小区体育活动空间,几棵大树下铺上了五彩的塑胶垫,还有崭新的乒乓球台,一排太阳能的运动器材。“这就是绿荫下的惬意。”该工作人员说,体育活动空间的突出特点在于将体育健身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为广大群众提供在自然环境中运动的公共空间。

让群众积极主动参与管理

我为群众办实事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我为群众办实事)(3)

玛瑙小区体育活动空间。 通讯员 李诗韵 摄

从长远来看,体育活动空间不仅要建好,还要管好、用好,如此,方能真正惠及百姓。

位于南坪街道玛瑙小区内的体育活动空间的建成,让附近居民欣喜不已。12月12日,记者来到现场,该体育活动空间场地虽然不大,五彩斑斓的颜色及居民喜气洋洋的舞蹈,让现场弥漫着喜悦的氛围。

“这里以前是臭水沟,葡萄架下全是脏垃圾。”居民单存英说,老旧小区里找一处休闲娱乐的空地很难,这一块地很适合,但由于长期无人打理,就变成脏乱差的典范。“即便如此,我们也没有更合适的地方来跳舞运动。”于是,每天跳舞的居民还是会在此集合。

舒适的运动器材、宽敞的休闲桌椅、颜色鲜艳的塑胶场地……居民们赞不绝口。“现在,这里成了我们整个小区乃至玛瑙社区的‘亮点’‘景点’。”单存英说,体育活动空间让城市生活增添了美好,今后,我们也将成立志愿服务队,主动监督管理好这份美丽的“礼物”。

(本文来自新重庆客户端APP,请至各大应用市场下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