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b大赛(披着黑衣人的外衣)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经典科幻IP《黑衣人》全面升级!科幻电影之父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联手《速度与激情8》导演F·加里·格雷,金牌班底鼎力巨献!英国黑衣人总部王牌探员H与新晋探员M在阻止外星团伙入侵的过程中意外铲除了隐藏在黑衣人组织中的内奸,成功拯救世界 。 影片中,各种脑洞大开的外星人和颠覆想象的高科技装备轮番登场,热血沸腾惊心动魄的动作追车场面层出不穷,完美构建出全新的黑衣人宇宙观。

很多人说《黑衣人:全球追缉》是致敬前作,但是我也不知道是我对前作印象不深刻还是对前作理解不透彻,我是没看出前作的影子,但是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啊!如果有对前作理解非常透彻的朋友,欢迎来为我讲解!

说起与“外星文明”有关的电影,《黑衣人》系列注定无法被忽略。虽然早有斯皮尔伯格的《E.T》在前,《黑衣人》仍然凭借其颠覆性的世界观、一老一少一白一黑的双主角设定、仪式感极强的造型、眼花缭乱的高科技武器、以及“外星人和人类或许可以和谐共存”这样的假说,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mib大赛(披着黑衣人的外衣)(1)

MIB电影图,来源:美联社

mib大赛(披着黑衣人的外衣)(2)

MIB电影图,来源:美联社

mib大赛(披着黑衣人的外衣)(3)

MIB活动图,来源:美联社

mib大赛(披着黑衣人的外衣)(4)

MIB活动图,来源:美联社

mib大赛(披着黑衣人的外衣)(5)

MIB活动图,来源:美联社

mib大赛(披着黑衣人的外衣)(6)

MIB活动图,来源:美联社

mib大赛(披着黑衣人的外衣)(7)

MIB活动图,来源:美联社

可惜,在延续了三部,实现了完美闭环之后,《黑衣人》系列便宣告终结。自此,MIB(Man in black)也成为了各大电影、剧集中一袭黑衣、寡言少语角色的专属代名词,足以见得其影响力之深远。

就在大家几乎快把老版《黑衣人》遗忘时,《黑衣人:全球追缉》登场了,它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续作,更像是一个全新的衍生篇或番外篇,或许称之为《黑衣人》系列的重启之作更为准确,因为你会发现,曾经无比熟悉的两位演员——威尔·史密斯和汤米·李琼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雷神”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和“女武神”泰莎·汤普森。

对锤哥,我也是满脑子疑问,为啥要演这样一个沙雕角色?难道是复仇者联盟里的死肥宅雷神演出了喜剧情怀?一次不过瘾,想着再来一个沙雕喜剧过过瘾?但是完全不好笑好嘛!好好地当个演技派型男不好嘛?毕竟搞笑这件事情也是需要天赋的!锤哥的黑衣人傻傻愣愣的,还全程耍帅,完全没有威尔·史密斯的灵气,想想威尔·史密斯的阿拉丁灯神,就知道什么叫喜剧天赋了吧!

锤哥为啥来演黑衣人?还是那句话,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在大家的印象中,黑衣人总是会和K&J组合划上等号,这次敢于摒弃掉这一经典,启用全新演员挑战大众先入为主的观念,不失为一次勇敢的突破和尝试。新的H&M组合也一改之前的话痨加沉稳路线,以更吸睛的“女带男”模式为《黑衣人》这个老IP注入了不一样的火花。

《黑衣人》横空出世的年代,也正是男性角色挑大梁的时代,在前作的三部曲中,鲜少能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女性角色,大多数都是以功能性角色出现,没有太多戏份。而反观这部《黑衣人:全球追缉》,则是诞生于现在这样一个“大女主”电影逐渐成为市场主流的时代,随着平权运动愈演愈烈,女性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影视作品中都拥有了更高的话语权和重量,而这部电影与前作相比的最大创新,也正是从Man in black向Woman in black的转变。

这样的转变也在电影中以调侃的方式展现,在探员M刚刚加入组织时,她曾问女性上司探员O,为什么组织里明明也有你这样的女性探员,但还是必须全员称为Man in black?探员O无奈的回答,这件事她也抗议了许多年,但并没有什么卵用,上面的人还是太过传统、守旧。而在电影尾声阶段,电影又借由探员H之口,肯定了探员M所谓Woman in black的身份。这样一前一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不但在电影中实现了前后呼应,更代表了女性角色在现实中地位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女性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贡献得到社会肯定,变的值得拥有姓名。

电影中,故事从探员M年幼时展开,在一次意外的经历中,她获知了外星文明的存在,并与外星人有了对话的机会。长大后,她出于对外星文明的好奇,毅然决然打算加入MIB。跟前作中探员J的意外加入不同,探员M为了加入黑衣人组织可谓煞费苦心,尽管组织严密困难重重,仍是一而再三尝试最后终于得以实现。探员M可以说是新时代女性的一种人格代表,果敢、坚持、有目标、肯努力,她并不是大家刻板印象中的典型美人,也一反女特工都得胸大腰细会卖肉的刻板套路,而是以一种更鲜活、更接地气的姿态出现在大家面前。

相比之下,锤哥所饰演的男性探员H,则成了这部电影中的花瓶担当,“卖肉求存”这样的戏码也被转移到了他的身上。西装革履、眉目传情,流连忘返于声色犬马的场所,不得不说锤哥的颜值和身材足以令他成为这部电影的流量担当,吊儿郎当的个性和仿佛拯救了世界的那般自大,也实则是为片尾的反转埋下伏笔。

这部重启之作还有值得一提的创新之处就是故事的发生场所从纽约延展至了世界各地。 扩大了黑衣人组织的格局,我们从这一部可以得知,除了纽约本部之外,黑衣人还在伦敦、巴黎等地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支部。另外,电影也对全球范围内的外星人生存现状进行了展示,不止是纽约布鲁克林,外星人还生活在土耳其、摩洛哥、意大利等地,而且根据所在地的特殊性,外星人也会选择其独特的生存方式。这样两个补充,不但增强了整部电影的观赏性,让我们可以跟着黑衣人前往世界各地观览当地外星人生活状态,更是对整个黑衣人宇宙观的一次补全,也为后续的创作营造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此外,在延续前作的基础上,这部电影中探员所使用的武器装备也全面更新,其中最过瘾的便是那台“每一个零件都可以是一把武器”的跑车,以及外形更炫酷、火力更猛的“电磁炮”。

当然了,为了满足那些冲着“黑衣人”名字来膜拜的老影迷,电影也埋进了丰富的彩蛋,让观众在感受新时代黑衣人变化的同时,也会为其中的某些小惊喜会心一笑。比如探员M换装时的小手枪,那可是前两部中非常重要的笑点担当,还有贴在墙上的K&J组合海报、沦为看门狗的人气探员frank、出现不到两秒的长条夜行虫,以及电影一开始便唤起情怀的经典道具“记忆消除器”。

其实我一直不喜欢用科幻片去定义《黑衣人》,它更像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娱乐大片,用来解压、放松有奇效。从97年的《黑衣人》到19年的《黑衣人:全球追缉》,它的风格始终统一,虽然并不严谨,但胜在够酷、够好玩、够有想象力。

但是,就像我一开始所说的,这部电影的槽点很多啦,除了之前说的肯定之处,剩下的基本全是槽点了!

首先,两位主演毫无化学反应,换句话说,完全没有CP感!反而有一种生拉硬拽,强行CP的感觉,强扭的瓜不甜啊!

开头M小时候目睹黑衣人给父母清除记忆,然后就立志加入黑衣人,二十年练就了一身本领,但是什么事都不干就一心找寻黑衣人这个组织,这个逻辑我是佩服的。而且一个小姑娘自学成才什么都会,黑了一票机密网站,完全没有解释,反正就是成功了,这个逻辑我想不佩服都不行!而且M作为一个新人,一进黑衣人机构就秒杀全场,第一次实战训练就表现突出,那么多资深特工在她面前都变成了弱智。而弱智的代表就是锤哥扮演的H,感觉他不是被清楚了记忆,是连带着智商一起被清楚了!唯一让大家继续看下去的原因,可能就是锤哥的颜了!

追车戏和动作戏在好莱坞电影中是十拿九稳的赚眼球,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但凡是有追车戏或者动作戏的好莱坞大片,就算是烂片,也能被称赞一句,追车戏带感,动作戏出彩!但是《黑衣人:全球追缉》不得不说,玩儿砸了!如此浮皮潦草的追车戏也是第一次见到,从追击中逃脱全靠科技加成,每次要追到了就直接升天,群众演员们也是不敬业,大家面对外星科技的酷炫摩托表现超级淡定,就好像是司空见惯了一般,让我感觉完全不需要记忆消除器,人家本来就没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

两个反派在夜店尬舞也是莫名其妙,看预告片的时候还觉得这段外星人舞蹈足够酷炫,但是正片中感觉就是很尬!想想《碟中谍》的夜店戏,甚至是《杀死伊芙》的夜店戏,《黑衣人》的这段夜店尬舞还真是为了跳舞而跳舞,生怕观众不知道自己是外星人,生怕主角不能发现自己是反派!不过,话说回来,咱们锤哥还真没发现这俩是反派!厉害了!

据说饰演反派的两个演员是知名舞者,但真没必要这样加戏,前面建立起的神秘感和紧张感全毁了。

最后的大战更是敷衍,连森大叔变成大章鱼不过就是为了摔男女主角两下,然后转身离开,宇宙中最危险的外星生物,就这么被轻易制服了吗?有多少观众跟我一样,是想要看连森拳拳到肉地怼天怼地怼人的?结果,我眼珠子都瞪出来了,却只看到了父子情,随随便便就结束了!而且制作水平像是穿越回了1997年。

插嘴一句,Netflix的Stranger Things第一季8集一共才花了四千八百万,都能做出更恐怖更有压迫感的CGI怪物。黑衣人你到底在干嘛?1.1亿美金,难道都拿去给锤哥瘦身练肌肉了吗?

整个电影像是编剧从其他项目的办公室的地上捡回来一堆故事卡,东拼西凑了一下就交差了。每个剧情转折几乎都能提前猜到,然而它发生的时候又生硬得让人猝不及防。让我突然想到曾经一个教授跟我们说过,垃圾桶里也能捡到故事剧本!当时我是嗤之以鼻,还跟教授理论了一番,现在看完《黑衣人:全球追缉》特别想回去跟教授道个歉,不好意思我错了,年轻人冲动了,我真的看到了垃圾桶里捡出来的剧本,而且还花了1.1亿美金用来制作!

随着电影的情节发展,所有人都告诉我们H以前不是这样的,但是以前什么样也没说,反正大家都跟他说你变了。具体变哪儿了,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我还一度猜想过,H的变化是不是不再喜欢地球人类女性了,改了爱好,睡外星人睡上瘾了,进而产生了DNA变化,成了半地球人半外星人。好吧,我脑洞开大了!

直到结局他找到了自己“变了”的原因,但是也没说明白他以前到底什么样子,能让T那么坚定地推荐他当接班人。

内奸的悬念也是一样,想要误导观众认为C是内奸,一开始就不能做得太明显,要留下线索让观众自己得出结论。一开始就指着C说你是内奸,简直就是在C脑门上写了无罪两个大字。而其他探员的戏份又太少,一来二去很容易就得出结论T才是内奸。

我永远记得当初看完《黑衣人》第一部时,最后结尾整个宇宙成为外星人手里一个玻璃球的镜头,那种脱离电影荧幕的身临其境感,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宇宙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这也是整个《黑衣人》影片的中心思想,后来第二部第三部都有类似的镜头告诉你这部影片的真正意义。可是现在呢?一部披着《黑衣人》外衣,却没有了《黑衣人》灵魂的续作。

刚查了一下烂番茄和meta,已经跌到24%和38了,北美票房预测不乐观。国内上映到周六才刚破亿,这还是同档期没有强对手的情况下。希望这次扑街可以让好莱坞稍微清醒一下,与其浪费大笔钱在大IP系列上,不如多注意一些新人导演编剧,成本更低,说不定会有更好的原创作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