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只为闪耀(为了明珠更璀璨)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老艺术家潘明珠的黄梅戏情缘“我生长在黄梅戏故乡安庆,黄梅戏融入在我的感情中。一生就干一件事,那就是围着黄梅戏艺术,初心不改,永远的爱护她,永远地传承她,这就是我一辈子的黄梅戏情缘。”

——潘明珠

星辰只为闪耀(为了明珠更璀璨)(1)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老艺术家潘明珠

坐在七十多岁高龄的老艺术家潘明珠对面,记者就像个很乖的小学生一样,静心聆听着老人家叙说着昨天的故事,听着,记着,分明感觉到老人家的谈话中,有种幸福的回忆,有种激昂的欢欣,有种细微的抑郁,更有寄语年青一代艺人推心置腹的期许与嘉勉。

星辰只为闪耀(为了明珠更璀璨)(2)

青年时期的潘明珠

潘明珠,1966年毕业于安徽黄梅戏学校,两年后进入省黄梅戏剧团。在校六年,受到一批京剧科班出身的演员教师徐丽云、张慧聪、李长喜等亲授,声腔艺术上得到黄梅戏老艺人丁翠霞 邹胜奎、刘正庭等老师的指导,心中谨记着老师们教导的“清白做人 认真演戏”,谦虚勤奋,博采众长的教诲,从学校到剧团的日子里,在舞台和银屏上成功地扮演过文武兼顾、性格炯异的人物形象。曾先后主演《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女附马》中的公主,

《罗帕记》中的陈赛金,《江姐》中的江竹筠,《三请樊梨花》中的樊梨花,《李慧娘》中的李慧娘,《姊妹易嫁》中的妹妹素梅,《冯香罗》中的冯香罗,《春草闯堂》中的李半月,《花墙会》中的王美荣,《箭杆河边》中团支书;《谢瑶环》中武则天;《破洪洲》中穆桂英;《金鳞记》假牡丹鲤鱼精;《红灯记》中的李铁梅,《沙家浜》中的阿庆嫂,《决裂》中的南进等重要角色。还参加了电视剧《乡亲》、《中国乡长》,黄梅戏《订婚照的风波》、《狐女婴宁》、《看戏路上》等电视剧、纪录片的拍摄。

戏曲演员必须要掌握点真功夫

让潘老师记忆犹新的是与王少舫大师同台演出《天仙配》的过程中,王少舫告诫扮演七仙女的潘明珠,“演员一定要了解自己,在把控人物语言节奏的同时,还要注意怎么去表现面部表情的传递。”大师一席话,今天听起来仍然倍感亲切受益。

星辰只为闪耀(为了明珠更璀璨)(3)

与一代宗师王少舫先生同台演出

文武兼备的潘明珠,深深感触戏曲艺术的综合之美。她说,“站如松,坐如钟”,一招一式,身段优美,是舞台上表现人物的手段之一。而唱念又是戏曲艺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仅仅掌握了一定的声腔技巧和相对优越的个人条件还不够,要注重研究饰演人物的性格,剧情规定的情景,做到口唱心动,情随腔行,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从而唱出人物的心声。潘明珠举出自己饰演《罗帕记》中陈赛金时,在“三劝”、“三托”等重点场次的戏份中,特别注意到人物性格特征,有层次地表现陈赛金忍辱负重、沉冤不白的压抑情绪,又借鉴《奥赛罗》中苔丝德梦娜善良、温柔、贤淑的性格特征,以及含蓄、奔放、平静、激动赋予的反抗精神,使爱与恨的表现更加强烈鲜明,形象塑造的更生动、典型和踏实。而在《姐妹易嫁》中的素梅人物塑造上,潘明珠注意多用上颚音和唇音来表现人物纯朴、天真的特点。饰演《江姐》又截然不同了,

星辰只为闪耀(为了明珠更璀璨)(4)

星辰只为闪耀(为了明珠更璀璨)(5)

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实行标准化教学辅导

潘明珠善于从人物的特定环境出发,多用胸腔共鸣,注重喷口,使得音量高亢奔放,铿锵有力,节凑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出革命者爱憎分明,与敌人斗争经验丰富,临危不惧,机制果敢的英雄气概。

没有金刚钻,怎揽瓷器活

1984年应山东省文联、省剧协邀请,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委派潘明珠等人将山东省齐河京剧团改造成黄梅戏剧团,是个千真万确的“瓷器活”儿。这个被视为“南花北移”的任务相当艰巨,经过再三考虑,领导上点了潘明珠的将。

星辰只为闪耀(为了明珠更璀璨)(6)

《冯香罗》剧中饰演冯香罗

星辰只为闪耀(为了明珠更璀璨)(7)

《女驸马》剧中饰演公主

星辰只为闪耀(为了明珠更璀璨)(8)

《姐妹易嫁》剧中饰演妹妹素梅

星辰只为闪耀(为了明珠更璀璨)(9)

《决裂》剧中饰演南进

兼做老师和导演工作的潘明珠,与同行的陶其光老师商量提议,请来了乐队老师石天明、时应远一起协助支援。时间紧,任务重,由京剧团改造成黄梅戏剧团的个中辛苦,恐怕只有潘明珠一行工作小组体会最深,经过严格训练,认真打磨,把一个有着十多年历史的京剧团,从唱腔、道白到表演等方面全面转到了黄梅戏风格上来。改建后的齐河黄梅剧团,共排练了《女附马》、《五女拜寿》、《凤冠梦》、《天仙配》大戏及《夫妻观灯》、《打豆腐》《军民一家》等几台小戏,在省会济南汇报公演时,山东省委副书记李振和有关部门领导,以及京剧四小名旦扬荣环在山东剧协副主席张云风的陪同下,莅临现场观演并给予极高评价,一致裁定“南花北移”任务成功完成了。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潘明珠渐渐地从演员岗位上淡出,潜心于黄梅戏曲艺术教学工作。在剧院内,1997年担任了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刚刚组建的艺术培训部付主任的潘明珠,配合夏承平主任和全体老师的共同下,摸索总结出来的“超常规”训练方法,因材施教,严格要求,为培养出国家一级演员梅院军、张小威、程小君、王李霞等一批优秀黄梅戏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星辰只为闪耀(为了明珠更璀璨)(10)

多家报刋宣传报道

星辰只为闪耀(为了明珠更璀璨)(11)

星辰只为闪耀(为了明珠更璀璨)(12)

《天仙配》剧中饰演七仙女

星辰只为闪耀(为了明珠更璀璨)(13)

电视剧《订婚照的风波》剧照

星辰只为闪耀(为了明珠更璀璨)(14)

与查瑞和老师同演《罗帕记》回娘家

在院外社会化的业余文艺社团,乐为他人做嫁衣的潘明珠,曾受邀为合肥市工人文化宫黄梅艺术团、安徽缤纷茶戏楼、合肥黄梅阁艺术团担任专家指导和艺术总监。其中,在黄梅阁艺术团的三年时间里,潘老师几乎全部按照专业演员的标准,严格要求,德艺全方位传授,帮助这家艺术团迅速成长,排演的节目频频获奖,广受观众赞誉。

星辰只为闪耀(为了明珠更璀璨)(15)

星辰只为闪耀(为了明珠更璀璨)(16)

星辰只为闪耀(为了明珠更璀璨)(17)

2018年初,应广大黄梅戏迷要求,潘明珠与爱人陶其光老师在合肥市举办了多期《黄梅之韵戏曲表演综合培训班》,从最基础的手、眼、身、法、步、唱、做、练、打最基础的练习开始,手式身段组合、水袖组合 、根据实际情况排练片段及选场。她耐心引导学员们,“只有掌握了人物的个性,唱出内心世界的情感,走心了才能感动别人。”受过训练的学员们在后来的《玉兰杯》戏剧大赛中,以荣获满贯大奖充分的验证和答谢了潘明珠的教学成果。

硕果累累中更感到了充实人生

戏曲进校园期间,被聘为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客座教授的潘明珠,还为肥东县一百多名中小学教师授课,使其在各自学校推广戏曲进校园的普及进程活动得到很大提速增效。

星辰只为闪耀(为了明珠更璀璨)(18)

与艺术家马莉莉、赵志刚等参加无锡春晚

星辰只为闪耀(为了明珠更璀璨)(19)

潜心指导戏迷排练中

星辰只为闪耀(为了明珠更璀璨)(20)

星辰只为闪耀(为了明珠更璀璨)(21)

一点一滴地纠正戏迷表演动作

一路走来,风风雨雨,业绩赫赫。1981年隨团赴港扮演《罗帕记》中的陈赛金,潘明珠参加了安徽省首届中年戏剧演员大奖赛荣获二等奖。1995年参加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中老年戏曲会演又斩获"牡丹奖"。由中国唱片社、上海唱片社以及黄山音像出版社灌制的黄梅戏《冯香罗》、《姐妹易嫁》等胶木唱片、盒式磁带在全国发行。1981年春节,由时白林大师作曲,潘明珠担任主要角色的黄梅戏电视片《兄妹怀念》,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同步对台湾播放,反响强烈,被评为当年春节优秀电视节目。1986年春节,应上海和无锡等地演出单位邀请,潘明珠与马莉莉、赵志刚、陈海燕等骨干演员,参加了无锡举办的《迎春联欢会》演出得到较高评价。又曾受省文化厅委派,为全省劳教系统艺术团授课,并根据实情创作了黄梅戏《青青芳草地》, 这台综艺节目参加了司法部全国会演,获得了“大满贯”奖项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公安干警文艺人才。

星辰只为闪耀(为了明珠更璀璨)(22)

星辰只为闪耀(为了明珠更璀璨)(23)

一生只为黄梅戏,一生只爱黄梅戏的潘明珠,因执着而欣慰,因奉献而快乐,记者由衷的祝愿这颗名副其实的“珍珠”继续闪闪发光,熠熠生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