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最优棋路是怎样走出来的(你和象棋高手之间只差一本内功心法)

夫弈棋者,要专心,绝虑,静算,待敌坦然,无喜怒挂怀。

——《棋经论》开篇金句

“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练习武艺不仅要练好一招一式,还要练习内功心法,做到内外兼修才能成为高手。下象棋也是一样,不仅要练习开中残各类走法,还要练就过硬的心理素质,对弈时才能做到攻守兼备,收放自如。

怎样才能练就过硬的心理素质呢?《棋经论》里早就给出了答案。

专心绝虑

专心就是下棋时要认真专注,绝虑就是杜绝一切顾虑。

这一点看似容易,要做到却很难。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人遇到水平比自己低的棋手就随意走棋,甚至还一边下棋一边哼歌,哪里还有什么专心可言?但一遇到高手又顾虑重重,总担心这一步不好,那一步也是错,不能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

贾题韬老先生可能正是看到这一普遍现象,所以在开篇就提醒大家,遇到低手时不要看不起对方,也要认真对待;遇到高手也不要有所顾虑,这样才不至于输掉一些冤枉棋。

静算

静算就是静下心来冷静地计算。

这是一个棋手必须具备的优良素质,业余棋手也是一样。

下象棋就是一个计算的过程。开局要计算哪个变化于自己有利,残局要计算怎样走才能赢棋或者守和。中局就更离不开计算了:怎么运子,怎么兑子,怎样走才能得子,弃子后怎样攻杀?都要通过大量的计算,才能达到目的。

当然计算必须建立在客观冷静之上,任何的想当然和不冷静,都将付出代价。所以我们在计算时,要静下心来,不但要想自己的棋步,还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想妙招,以考验自己的计算是否精准。

刚开始,我们的计算可能是不准确的,没关系,只要有冷静计算的双边思维,做到经常算、深度算,我们的计算能力总会提高,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时间会成就一切。

象棋最优棋路是怎样走出来的(你和象棋高手之间只差一本内功心法)(1)

待敌坦然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个“敌”当然指下棋的对手,对“敌”坦然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急不躁,有一颗平常心。

下棋最忌急躁。一些刚学棋的棋友,一上棋盘就把子力杀到前沿阵地,恨不得几口就把对手吞掉,结果呢,过河的子力很快被别人围歼,后面的子力又跟不上,造成前后脱节,就很快败下阵来。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棋要一步一步地下,任何事都是欲速则不达。

有一颗平常心就更重要了。开局要符合棋理,开动大子,左右均衡发展,做到炮勿轻发,子力协调,先把阵营扎好;中局要顺其自然,该兑子的兑子,该抢先的抢先,该取势的取势,不节外生枝;残局要走得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当你拥有了平常心,你的棋才会真正变得刚猛有力。

象棋最优棋路是怎样走出来的(你和象棋高手之间只差一本内功心法)(2)

无喜怒挂怀

这个包含着两层意思。一层是下棋前的情绪准备,一层是对局过程中的情绪管理。

下棋前不要自带情绪。有时可以看到一个人输棋输红了眼,只要一开新局就抱着想扳回一盘的情绪下,走的棋全变了形,结果可想而知,一输再输,不但给自己的自信造成沉重的打击,还给自己的内心造成了深深的伤害。这个时候最好使自己先冷静下来,想想到底输在哪里?如果实在不合适下下去,那就暂时停一停,再找机会切磋。

举个比较鲜活的例子,苗永鹏特级大师的棋力够强吧,但在两分钟的快棋不敌一撮毛之后,心态失衡,每盘都想着扳回来,结果后面又输了很多盘,甚至走十五分钟的棋都输了,可见带着情绪下棋,危害是多么大。

在下棋的过程中也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有些人一占优就得意,一失势又愁眉苦脸起来,这样对手很容易收到你的情绪反馈,给对手利用的机会。

在这一点上,旷世棋王胡司令就做得很好。在比赛中,你看不出他有什么情绪波动,有时有点面部表情了,那也是故意做给你看的。在一次比赛中,胡司令面露笑容,走棋果断有力,一副春风得意的表情,而对手却愁眉苦脸的沉思着,不时还摇摇头,大家都以为胡司令这局肯定要赢了。结果走近棋盘却发现,别人的大子已经把胡司令的城池团团围住,胜利只是时间问题了。棋友们感叹道:胡司令真是戏精附身,怪不得能成就十连霸。


既苦练开中残,又做到重视每一个对手,下棋时保持一颗平常心,无喜怒挂怀,随时都能客观冷静地计算,这样你离象棋高手的路就不远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