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官职在现代有多大(包拯一生的最高职务是什么)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安徽合肥人,是后世有名的“包青天”。同时,包拯被后世称为“包待制”、“宝龙图”,这些都称号和他所担任的官职有关,那么包拯一生到底担任过哪些职务呢?想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先来了解宋代的官制。

宋代官员的职务包括三部分:用来确定官员品秩、俸禄等待遇的称为“寄禄官”或“阶官”;差遣官员的实际职务称为“职事官”或“差遣”;文官设置的荣誉头衔称“贴职”。如果本官阶高于差遣职务就称为“判”,本官阶和差遣职务相当称“知”,本官阶低于差遣职务称“权”,本官阶低于差遣职务两等称“权发遣”。所以,宋朝只有差遣的职务才是官员的实际权力,而差遣职务和寄禄官的关系并不是很大。比如,九品的官阶可以当知州,而一品的官阶也可以当知州。而贴职只是高级的文官的虚衔,也没有实际的职权。

接着,我们了解一下宋代地方行政划区的划分。宋朝地方行政划分为州、县二级,路只是州之上的监察区。州一级的行政单位按大小划分为:府、州、军、监。州的长官称为“知州”,重要的州或和皇帝有关的州及首都等称为府,长官称为“知府”或“府尹”;重要的军事要镇设军,长官称为“知军”;主要的工矿盐牧等重要物资去区设监,长官称为“知监”。县一级的官吏包括知县、县丞、主簿和县尉。

包拯官职在现代有多大(包拯一生的最高职务是什么)(1)

下面,我们来细数包拯一生担任过的官职。

一、知天长县(1037年)

知县负责管理一县的行政。天长县属于淮南路,今安徽境内。

二、知端州府(1041年)

知府负责管理一府的政务。端州属于广南东路,今广东境内。

三、殿中丞(104年)

殿中省负责皇帝生活诸事,下设卿、少卿、丞等官员。北宋时为寄禄官。

四、监察御史里行、监察御史(1043年)

宋朝御史台的监察人员分为三种:台院负责纠察中央官员,并监察重大案件,所属人员称为侍御史;殿院负责检查百官朝仪,所属人员称为殿中侍御史;察院负责巡视地方,监察刑狱,所属人员称为监察御史。因为官阶低而任监察御史的称为监察御史里行。监察御史的官格为从七品,而包拯以正八品的殿中丞任监察御史,故称为监察御史里行。

五、契丹正旦使(1045年)

正旦是契丹人的春节,契丹正旦使就是朝廷派往契丹庆贺节日的大使。

六、三司户部判官

三司负责全国的财赋,分为盐铁、度支、户部三部。三司设长官一命称为三司使,分管各部的称为副使,各副使下设判官。包拯担任的为三司户部判官。

七、京东路转运使(1046年)

转运使负责一路的财赋和监察。京东路辖区包括今山东、河南、安徽、江苏部分地区。

八、陕西路转运使、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1047年)

转运使负责一路的财赋和监察。陕西路辖区包括今陕西、甘肃、山西、河南部分地区。

宋朝六部下分为二十四司,每个司的副官称为员外郎。北宋初时为寄禄官。

集贤院是唐代最大的图书典藏机构。宋初在直集贤设直集贤院、校理掌理阁事,负责缮写所藏。直集贤院属于馆职。

九、河北路转运使(1048年)

转运使负责一路的财赋和监察。河北路辖区包括今河北、山东、河南部分地区。

十、三司户部副使(1048年)

三司负责全国的赋税,分为盐铁、度支、户部三个机构。三司的长官称为三司使,分管各个机构的长官为副使。包拯担任的为三司户部副使。

十一、知谏院、天章阁待制(1050年)

谏院是宋朝的舆论机构,负责搜集建议和批评。

天章阁是宋真宗赵恒所建,存放真宗文集、御书等。天章阁配置人员为:学士、直学士、待制等。天章阁待制是包拯的贴职。

十二、河北路都转运使、龙图阁直学士(1052年)

都转运使是指由官位高、品阶重的官员任转运使,仍负责一路的财赋和监察。

龙图阁是宋仁宗赵祯为纪念宋太宗赵匡义而建立,主要包括太宗的御书、文集、图画等。龙图阁配置人员为:学士、直学士、待制等。龙图阁直学士是包拯的贴职,可以享受超越官阶的优待。

十三、高阳关路安抚使(1053年)

安抚使负责一路的军事。高阳关路属于河北路下分的四大安抚司之一,辖区包括河北、天津、山东境内。

十四、知瀛洲(1053年)

知州负责管理一州的政务。瀛洲属于河北路,今河北境内。

十五、知扬州

知州负责管理一州的政务。扬州属于淮南路,今江苏境内。

十六、知庐州、刑部郎中

知州负责管理一州的政务。潞州属于淮南路,今安徽境内。

宋朝六部下分为二十四司,每个司的长官称为郎中。北宋初时为寄禄官。

十七、知池州、兵部员外郎(1055年)

知州负责管理一州的政务。池州属于江南东路。今安徽境内。

宋朝六部下分为二十四司,每个司的副官称为员外郎。北宋初时为寄禄官。

十八、知江宁府、刑部郎中(1056年)

知府负责管理一府的政务。江宁府于属江南东路,是江南东路的首府。今南京境内。

宋朝六部下分为二十四司,每个司的长官称为郎中。北宋初时为寄禄官

十九、权知开封府、右司郎中(1056年)

开封府是北宋的首都,今河南境内。

右司郎中本是负责协助尚书监管兵部、刑部、工部的官员。北宋初时仅为寄禄官。

二十、权任御史中丞、右谏议大夫(1058年)

御史台负责全国官员的监察和弹劾。长官称为御史大夫,副官称为御史中丞。宋御史大夫只是虚衔,故御史中丞称为御史台真正长官。

谏议大夫本是负责议论的官员,北宋初时为寄禄官。

二十一、转运使、提点刑狱考课院

考课院是负责州县官的考核,并根据表现给予差遣。转运使是负责一路财赋,并监察地方官吏。提点刑狱负责一路的刑狱。包拯负责转运使和提点刑狱的考核,并给予差遣。

二十二、枢密直学士

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枢密直学士负责签押枢密院的军政文书。枢密直学士是包拯的贴职。

二十三、三司使、给事中(1061年)

三司负责全国的财政,三司的长官称为三司使。

给事中本是负责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官员,北宋初是为寄禄官。

二十四、枢密副使

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枢密使的长官为枢密使,副官为枢密副使。

包拯官职在现代有多大(包拯一生的最高职务是什么)(2)

1027年,29岁的包拯考中进士,被授任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知县。因为父母年迈,包拯便请求离家近的地方任职。于是,朝廷任命包拯为和州监税。由于父母不愿包拯离开,包拯便辞官回家,一直奉养父母终老。

1037年,39岁的包拯重归仕途,被任命为天长知县,后调任端州知州。1043年,45岁的包拯入京任殿中丞,后被举荐为监察御史。

1045年,47岁的包拯奉命任契丹正旦使出使辽朝。完成使命回朝后,调任三司户部判官。1046年出任京东路转运使。1047年出任陕西路转运使、升尚书工部员外郎、加直集贤院,1048年任河北路转运使,调任三司户部副使。

1050年,52岁的包拯授任为天章阁侍制,知谏院。1052年,任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转任高阳关路安抚使,后调知瀛洲。

1053年,55岁的包拯长子包繶病故,包拯请求往政务少的州郡任职。包拯被任知扬州,后转任知庐州,加刑部郎中。1055年,知池州,贬兵部员外郎。知江宁府,复加刑部郎中。1056年,58岁的包拯权知开封府府,迁右司郎中,以权御史中丞职领转运使、提点刑狱考课院。

1059年,61岁的包拯以枢密直学士职暂时担任三司使。1061年,63岁的包拯升给事中,正式担任三司使。数日后升任枢密副使。

1062年,64岁的包拯在枢密院处理事务时突然得病,不久去世,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

包拯官职在现代有多大(包拯一生的最高职务是什么)(3)

我们将包拯的管职按照寄禄官、贴职、差遣职务来进行划分:

包拯的寄禄官为:大理评事(从八品)、殿中丞(正八品)、尚书工部员外郎(正七品)、刑部郎中(从六品)、右司郎中(正六品)、右谏议大夫(从四品)、给事中(正四品)

包拯的贴职为:直集贤院、天章阁侍制(从四品)、龙图阁直学士(从三品)、枢密直学士(正三品)

包拯的差遣职务为:天长知县、端州知府、监察御史、三司户部判官、京东路转运使、陕西路转运使、河北路转运使、三司户部副使、知谏院、河北都转运使、高阳关路安抚使、知瀛洲、知扬州、知庐州、知池州、知江宁府、知开封府、御史中丞、转运使、提点刑狱考课院、三司使、枢密副使。

所以包拯担任的最高职位是:给事中、枢密副使、枢密直学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