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80年代的日本经济泡沫)

资本流入会推动一国经济迅速发展,而资本流出则会将一国经济推向深渊,甚至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8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8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80年代的日本经济泡沫)

8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

资本流入会推动一国经济迅速发展,而资本流出则会将一国经济推向深渊,甚至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什么是泡沫经济,就是大量的过剩资金追寻追逐相对稀缺的投资机会,造成资产价格膨胀的过程。

日本当时为何会有大量的过剩资金,资本都投向了哪里,导致最后触发泡沫破裂的又是什么?

1985年,对于日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当时日本正处在改变增长模式、转变发展战略、开放国内市场、融入国际社会的初期。

日本想要拉动国内需求来代替出口,想要金融全面自由化,想要从经济强国走向政治强国,那么同美国搞好关系才是重要的基石,刚好这个时候美国也需要日本,就这样一拍即合,两国各取所需,G5就签订了“广场协议”,这个协议主要是缓解日美贸易摩擦,那当时到底日美间为什么出现摩擦呢。

其实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在各方面占据优势,慢慢超越美国,虽然美元在二战后变成了超级货币,但美国的发展并不顺利,财政赤字不断扩大,贸易逆差也没法缓解。日本的高速发展使日元强势冲击美元,日元慢慢升值。

当时美国的里根总统也是很难受,国内的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搞的美国政府头大。只能通过财政政策,比如减税来拉动经济,通过紧缩的货币政策,比如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

不过提高利率,会吸引国外大量投资,从而使美元升值,出口减少,贸易逆差没法缓解,财政赤字继续扩大。这种恶性循环确实让美国头疼。

这个时候美国需要美元贬值,从而增加出口,转变贸易逆差,减少赤字。“广场协议”由此应运而生。约定两年半美元贬值,日元升值翻倍。由于日本的转型需要美国支持,所以日本签订了协议。

日元升值的半年内,日本经济出现了短暂性的萧条,这本身是货币升值所带来的正常的经济现象,但日本政府出现了错误的判断,开始采取降息贴现等宽松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的贴现率为2.5%创历史新低,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大量的过剩资金。

资本的特点就是追求高回报,去投向赚钱的行业,当时大量的资金投向了股票和房产,股票不断上涨,房地产也不断上涨,这就导致更多的国际资本涌向日本房地产。

房地产价格的虚高并没有使日本采取缩紧的货币政策,为了拉动国内需求,日本反而一直再采用宽松的政策,由于当时日本的消费价格指数、物价等并没有出现虚高的现象,反而由于日元升值而比较平稳,这让日本政府错误的认为,房地产行业并没有出现通胀,被眼前的经济繁荣蒙蔽了眼睛。

1989年,日本政府感受到了压力,日本银行决定改变货币政策方向。1989年5月至1990年8月,日本银行五次上调中央银行贴现率从2.5%至 6%。

同时,日本大藏省要求所有金融机构控制不动产贷款,日本银行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大幅削减贷款,到1991年,日本商业银行实际上已经停止了对不动产业的贷款,至此日本的经济泡沫被刺破。

经济泡沫刺破后,资本大规模撤出,房地产价格腰斩,股票下跌40%,日元金融体系接近崩溃,至此日本开始了长达10年的经济衰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