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有什么不一样的吗(中外合作办学一期)

5月21日至5月24日,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推进会暨首期中外合作办学政策与管理高级研修班在成都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会主办,电子科技大学承办,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60多所高校的大学校长、处长、院长、青年学员共220人参加了研修培训组委会说,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一遍对所有会员的轮训工作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一期’”,本期研修班讲了啥?——编者,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中外合作办学有什么不一样的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中外合作办学有什么不一样的吗(中外合作办学一期)

中外合作办学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5月21日至5月24日,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推进会暨首期中外合作办学政策与管理高级研修班在成都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会主办,电子科技大学承办,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60多所高校的大学校长、处长、院长、青年学员共220人参加了研修培训。组委会说,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一遍对所有会员的轮训工作。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一期’”,本期研修班讲了啥?——编者

“车老师,您好!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的质量保障问题想向您再请教一下……”

“马老师,您好!我有关于申报的问题想问您……”

……

刚走下讲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车伟民和郑州轻工业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作马强和等就被团团围住。这个场景发生在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推进会暨首期中外合作办学政策与管理高级研修班现场,车伟民、马强和等是本期研修班组委会邀请的授课教师代表。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会理事长林金辉表示,学员要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真正学到真本领。为期数日的培训中,无一人缺席,课堂内外都弥漫着满满的求知欲。

“党建工作怎么抓?”

——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引导党员创先争优

——党组织在确保办学方向方面发挥作用

——坚持顶层设计强指导,坚持围绕中心育人才

2017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了《关于加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对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本次研修班特别聚焦了“党建工作怎么抓”。

“今年恰逢我校格拉斯哥学院建院5周年。”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总支书记高世全表示,该院逐渐探索建立起适用于“双一流高校校园内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党建工作模式。一方面,聚焦“育人先育己,育己先立德”,打造“学习型、国际化、服务型”特色教工党支部。另一方面,紧扣“两学一做”,打造“情系祖国·反哺社会”的国际范儿学生党支部。具体而言,以党员考核标准为基点,党建带团建提升党员综合素养,并以海外教学实践活动为支点,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引导党员创先争优。

在上海交通大学—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党组织在现有管理体制下通过党员院领导和党员教职工在规范办学、依法管理、确保办学方向方面发挥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增路表示,在合作办学中学院做到内外有别,内部事务由中方院领导等组成的党政联席会决定,对涉及学院重大事项及政策安排等通过党政联席会议协调统一中方院领导的立场,再提交院务会或联合管理委员会商议和决定。

河北金融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赵惠娟表示,该校抓党建的秘籍是打造“两课两微两平台”,从而开创网络思政教育新局面。其中,两课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二级党课、团课,两微是微视频和微评论,而两平台是第三方公共平台和蓝墨云班课。北京工业大学—都柏林国际学院党委副书记康娜表示,该校的党建思路是坚持顶层设计强指导,坚持围绕中心育人才,坚持资源整合建环境,坚持品牌活动创特色,坚持组织建设固根本。

“中方主导权咋坚持?”

——中外合作办学守住八条底线,强化合作共赢

——申报材料,做到以我为主

——提高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文化陷阱的防范意识

“实践证明,办得好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都是旗帜鲜明地坚持了中方主导权,很好地守住了应有的‘底线’。”林金辉认为,中外合作办学必须守住八条底线,强化合作共赢,而且只有守住基本底线,才能做到合作共赢。其中,八条基本底线分别是政策边界底线、教育主权底线、公益原则底线、学生权益底线、风险管控底线、质量主体底线、意识形态底线和党建责任底线。

作为来自一线管理人员的研修班教师,马强和认为要“把握形势,确保为我所需;精心筹备,谋划对我有利;申报材料,做到以我为主;规范办学,落实为我所用”。他建议,寻找外方合作伙伴,必须考虑外方资信良好,包括拟合作专业外方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外方授予学位是否获得国外承认、外方教育主管部门认定;合作办学承诺授予学位是否与本土一致;外方在华是否已有合作办学,是否全部参加评估且合格,是否有“连锁店”倾向等。

“中外合作办学,首先,要坚守谈判筹建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要充分调研,知己知彼,并坚持原则,守住底线;其次,要坚守在项目运行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求同存异,相互适应,并共同发展。”作为电子科大格拉斯哥学院办学的亲历者,授课教师邸爱英深知坚守立场的不易,如筹备的三年中进行了无数次邮件和电话沟通,双方18次高层互访、实地考察、调研兄弟学校等。她表示,现阶段中外合作办学需要提高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文化陷阱的防范意识。

“合作过程注意什么?”

——对违规问题采取“管认分开”的处理方式

——出现纠纷时要基于合同文本协商,并保存证据

——保障境外办学“走得出、留得住、办得好”

本次研修班旨在深化中外合作办学一线管理者和教师对中外合作办学政策与管理业务知识的学习。林金辉表示,研修班采用了“模块加专题”的形式设计课程,既有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深度解读,又有申报、评估实务培训;既有标杆案例分析,又有办学风险防控研修。研修期间,“高等学校境外办学调研座谈会”在学员代表驻地举行。日前,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委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单位开展“高校境外办学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为教育部制定《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指导意见》提供决策咨询,并为《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指南》出台做准备。调研座谈会听取了学员代表对研制文件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中外合作办学违规问题的处理,是学员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我们对违规问题采取‘管认分开’的处理方式。”车伟民表示,首先要严格遵守《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对于不合规项目,在学位学历认证工作中,可按照工作标准和流程受理学生的认证申请,但将院校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呈报教育主管部门来管控。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项目主管吕睿鑫表示,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低水平重复问题仍然存在,部分专业设置缺乏长远规划,而且优质教育资源的总体水平仍待提高。她表示,未来将提高评估组织质量,制定《评估指南》提供给办学单位,真正达到以评促建的作用,并希望健全审批信息文件信息化管理。

“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财务问题涉及法律风险,包括中外方财务管理权限、收支的规范化会计管理、外汇支付、税务问题、财务风险防控等。”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李晓辉的授课内容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常见法律问题。她表示,当中外合作办学出现任何方面的纠纷时,办学者要基于合同文本协商,注意保存证据,法律专业人士参与,依法依规进行仲裁或诉讼。

“中国高校境外办学大有可为,但也要做好风险防控,增强风险意识,做好应急预案。”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院长张洪烈表示,境外办学还要精准定位并严把质量关。林金辉认为,境外办学要有明确的政策导向,保障“走得出、留得住、办得好”。

《中国教育报》2018年06月01日第6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