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高温老化标准(您的产品耐光照吗)

书接上回,我们继续讨论紫外阻隔包装材料。前文我们对大众的灵魂三问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明确了食品饮料及其透明包装的光照风险。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作进一步探讨。

由于光照的影响,产品可能面临潜在的损坏风险。

风险之一:颜色的变化。

如图1所示,绿色瓶装样品在24 小时光照后变成了蓝色,这是什么原因?我们知道,色彩三原色包括红黄蓝,颜色混合之后就可以得到其他颜色。反之,光照后有一部分颜色丢失,同样引起颜色变化。例如,黄色和蓝色混合后得到绿色。如果失去了蓝色部分,绿色产品就会变成黄色;如果失去了黄色部分,绿色产品就变成蓝色。这就是绿色实验样品变蓝的一个原因。也就是说,如果颜色对光比较敏感,那么就容易因颜色丢失引起颜色改变。

产品高温老化标准(您的产品耐光照吗)(1)

图1 光照变色

除了变色,有些颜色在光和温度的作用下,也可能褪色。如图2所示,偶氮色在光和维生素C的存在下,迅速褪色,主要是因为维生素C对偶氮色比较敏感,所以一般我们在配方中如果使用了维生素C,一定要检查颜色。

产品高温老化标准(您的产品耐光照吗)(2)

图2 光照褪色

风险之二:维生素的降解。

众所周知,维生素A是牛奶中常见维生素,这里,我们通过实验探究紫外线对维生素A浓度的影响。如图3所示,用纯PET 瓶作包装,经短时间光照,就导致维生素A迅速降解,然而使用370、390后,特别是添加390后的PET瓶,由于390能明显降低长波紫外区透光率,故它对维生素A的降解提供了很好的光保护性能。

产品高温老化标准(您的产品耐光照吗)(3)

图3 紫外线对维生素A浓度的影响

风险之三:味道的改变。

如图4所示,对于一些光敏感香料,光也会破坏它的气味成分。例如,乙基香草醛经光分解会失去味道;阿斯巴甜在PH7水溶液中经光分解失去甜味;啤酒花提取物经光化学反应会产生具有坏气味的硫化物;柠檬醛用于日化香精配方中,光照下不稳定,本身易变色,在香精中也易与某些香料化合物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深色反应物,柠檬醛光化学反应形成光柠檬醛A和光柠檬醛B,因此在调香料定配方时要慎重选用。

产品高温老化标准(您的产品耐光照吗)(4)

图4 柠檬醛光照示意图

风险之四:胶体稳定性的改变。

图5所示为啤酒的胶体稳定性,当引力和斥力达到平衡时,胶体溶液达到稳定。胶体溶液中存在蛋白质、多酚胺等很多大分子物质,在氧气、光照或振动时,很可能会发生凝聚等一系列化学变化,一旦胶体溶液不稳定,就容易出现浑浊、失光,甚至沉淀等现象。

产品高温老化标准(您的产品耐光照吗)(5)

图5 啤酒的胶体稳定性

那么,对于以上探讨的产品潜在损坏风险,我们该如何确定包装能否提供足够的光保护以保证内容物所需货架寿命?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结合一个案例谈谈怎么根据包装内容物及其终端应用选择合适的包装。假设一下,你手中有透明PET 瓶、透明玻璃瓶、绿色玻璃瓶、棕色玻璃瓶4款瓶包装及牛奶、啤酒2款饮品,你会怎么匹配供选范围内的瓶包装与饮品?这里,我们以啤酒为例,为其推荐一款瓶包装,以提供最佳光保护性能保证所需货架寿命。

首先,我们比较一下透明PET 瓶、透明玻璃瓶、绿色玻璃瓶、棕色玻璃瓶等4款瓶包装的光阻隔性能,如图6所示。很明显,透明PET瓶(蓝色曲线)能让315nm以上的光通过,透明玻璃瓶(绿色曲线)能让305nm以上的光通过,两者的透光率曲线比较相似,对于这样的包装,它会受到大范围的紫外辐射。绿色玻璃瓶(橙色曲线)会让325nm以上的UV-A 通过,只能提供较少的光阻隔。棕色玻璃瓶(黄色曲线)通过的紫外线非常少,能够提供最多的光阻隔。其次,我们知道,啤酒对整个范围内的紫外线和部分可见光都非常敏感。所以,我们一般推荐啤酒装在棕色瓶子里。

综上可知,从技术角度考虑,显然本案例最该用棕色玻璃瓶,方能提供足够的光保护以保证内容物所需货架寿命,但结合目前市场来说,大众可能会感觉到绿色玻璃瓶偏多,理论与实际的偏差在于市场的复杂性、多变性、随机性、不确定性,比如市场推广会受成本因素、历史因素、广告效应、流行趋势助推影响。关于这个技术层面与市场层面冲突性的更具体原因,存在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期待下回详细解说。不过,从未来市场考虑,玻璃材料使用已有千年,高分子作为新生代材料使用不过百年时间,但不可否认,生活中已处处皆高分子,我们已进入高分子时代,最难能可贵的是PET具有无可挑剔的成本及性能优势,PET瓶取代玻璃瓶的趋势已日渐明显。结合前文提到的两款母粒L-365、L-366阻隔谱,很明显,将其添加到PET透明瓶中可实现比棕色玻璃瓶更出色的紫外阻隔效果,同时可见光透光性更佳。

产品高温老化标准(您的产品耐光照吗)(6)

图6 单层PET及3种玻璃瓶的透光率曲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