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农村过年传统(邯郸鸡泽农村红白喜事)

大家好!俺是回村歇歇,请点“关注”一下,一个留守在河北农村的老农民。咱今天来说说农村红白喜事随礼这个话题。

俺从2012年开始在外创业,很少回到村里。2018年末创业失败,回到村里。这七八年时间,由于互联网,智能手机在农村得到了普及。村里人的娱乐方式大变,以前扎堆打麻将下象棋的村民少了,就是蹲在街口的三五个村民,也多是捧着手机各自收看着自己关注的内容。不捧手机看的多是不识字的年长老农。

河北邯郸农村过年传统(邯郸鸡泽农村红白喜事)(1)

俺生活的邯郸鸡泽农村,与农民获取信息变化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里谁家的红白喜事,普通邻居来随礼,基本上还保持着10年前的10元标准没变。这和经常看到的外地村民红白喜事随礼动辄就是100、200元,咋差距这么大呢?

今年夏天,我们邻居一位87岁的老人去世。村里知客派俺和另一个人在灵棚门口记账。我们这里农村邻居之间不是同姓家族,异性邻居上溯五代之内就连上了亲族。所以,同村而居,只要是当前没有深刻矛盾的邻居之间,红白喜事都会来随礼。做这个账管最后总账时,俺做了一个统计。

来送礼分三波人群,分别随礼数额:

一是村里邻居:随礼10元钱的约占80%;随礼20元的约占15%;随礼5元的约占5%;有一户随礼1元。本村邻居红白喜事随礼,也就是礼尚往来,俺记事1970年代,村里白事随礼是一毛、二毛、五毛就算多了;村里谁家娶媳妇,邻居凑几块钱,每人平摊二三毛钱买一幅画或者玻璃匾额,送来,没有人直接送现金。

要说,从1970年代红白喜事随礼从2毛,到今天的10元,这也上涨了50倍,一年翻一倍了,也不算少。

河北邯郸农村过年传统(邯郸鸡泽农村红白喜事)(2)

二是死者的亲戚和死者儿子的亲戚以及死者孙子的亲戚:亲戚随礼和邻居不同,互不干涉。俺在负责记账的这家,死者的老亲后代,因为亲戚远近不同,有100元的,有50元的,随礼最多的是死者的舅舅家,随礼500元;死者闺女女婿来随礼2000元最多;儿子媳妇家随礼500元;孙子媳妇媳妇家来随礼100元;孙女婿家200元。

死者的闺女家,随礼各家不同,随礼5000元的算数额巨大了,随礼1000元的算最少了。因此,闺女多的人家,办丧事,儿子几乎不用花钱。据说还有办完丧事,儿子分钱的。例如村里有一家,七个闺女,两个儿子。有四个闺女家富裕,爱闹面子,一个闺女家随礼8000,其它三个闺女家穷也得跟随,姐妹关系好的,有钱的姐妹会通过其它方式给穷姐妹帮助,减轻穷家的经济压力;关系不睦的姐妹,这随礼就是互相碾压。

三是本村朋友和邻村朋友,死者生前的朋友和儿子孙子的朋友随礼有区别。

1.死者的朋友:普通朋友100~200元;拜把子披麻戴孝的异姓兄弟500~1000元。这类随礼进了公账。

河北邯郸农村过年传统(邯郸鸡泽农村红白喜事)(3)

2.死者儿子和孙子:普通朋友100~200元;披麻戴孝的拜把子异姓兄弟1000~2000元;孙子年轻,这孙子的异性兄弟随礼往往超过儿子的异性兄弟。不过,这样的随礼不进入公账,儿子孙子都有私家账目,礼金谁的就是谁的

我们这里农村丧事,来随礼的多是记上钱就回去,不吃饭不坐席;只有还需要把死者送到坟头的亲戚留下吃饭,也只是大锅熬菜,馒头,白开水,没有酒席。

娶媳妇和出嫁闺女这里不细说。娶媳妇也是全村来随礼,普通邻居随礼10~20元占绝大多数,5元的没有了。村里近邻或者关系好的50~100元。本村邻居来随贺喜礼,是娶媳妇前一天晚饭后,事主备有酒席,来八个人凑够一桌,坐下“喝喜酒”,因为都是本村邻居,开玩笑开得很热闹。20~50元的白酒,荤素搭配九个凉菜。

出嫁闺女不算全村人随礼,只有村里关系好的才随礼。这里省略了红白喜事家族随礼,这个太复杂了,各家不一,复杂得《红楼梦》里王熙凤也理不清。

河北邯郸农村过年传统(邯郸鸡泽农村红白喜事)(4)

最后俺发点议论:我们县这里农村,红白喜事,普通邻居随礼10元,是这里农民穷么?尤其红事随礼10~20元,喝喜酒真的不够,事主只有赔了。但这是礼尚往来,是这一带农村自然形成的村规。如果说我们这里农村农民穷,你看看农民盖房规格?你看看这一带农村的天价彩礼?

你们那儿农村红白喜事,邻居随礼多少钱呢?请留言聊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