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贵州苗族芦笙单人(苗族四滴水的传说-芦笙的诞生)

苗族“四滴水芦笙制作技艺”是芦笙制作中最精湛的制作工艺。其技艺传承于排调镇麻鸟、羊先两个村寨的余、王两姓人家。这种芦笙是丹寨、雷山、三都等县苗族村寨跳《锦鸡舞》的必须乐器。这种芦笙曾用于参加全国多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开、闭幕式吹奏表演。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还伴随苗族《锦鸡舞》出访过亚洲、欧洲、美洲等地区的国家,赢得了国内外一致好评。

真正的贵州苗族芦笙单人(苗族四滴水的传说-芦笙的诞生)(1)

苗族一般芦笙因为音量小,逢到人多跳舞的场合,芦笙手在前领舞,随前的听到,跟后的听不到,动作不统一,舞步不协调。为解决这个难题,麻鸟村的余姓人家祖公经过反复实践制作,才做成“四滴水”芦笙。

真正的贵州苗族芦笙单人(苗族四滴水的传说-芦笙的诞生)(2)

这种芦笙与其它芦笙不同,明显标志在芦笙的上部挂一个用竹壳卷成的喇叭状共鸣筒,它是固定的降A调,另外有一根下部比上部短三分之二,发音于下部,为降B音,且有一个共鸣筒套住底音支上。降A调“四滴水”芦笙每四把为一套(一组),分别为四重音,吹奏起来,声音激越宏亮,声律跌荡;粗声如行云流水,细声如蝉语虫鸣,沁人肺腑,深得芦笙爱好者和听众的喜爱。所以“四滴水”芦笙被称为“芦笙的优秀作品”、其工艺被称为“芦笙制作的最佳技艺”。

真正的贵州苗族芦笙单人(苗族四滴水的传说-芦笙的诞生)(3)

其实我想四滴水也就是苗族祖先迁徙游子思乡的泪水,碗中丰收的酒水,天上的飘落雨水,和寨子门前的流水。

真正的贵州苗族芦笙单人(苗族四滴水的传说-芦笙的诞生)(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