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古代的学院是什么(孔子的学校有哪六门必修课)

文”,就是文化课。《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这是文化课的主要内容。到晚年时,孔子又增加了两门文化课,即《易》和《春秋》。“诗书礼易乐春秋”,被称为“六艺”。后来孔子把“六艺”编成了教材,再加上孔子的思想在汉代逐渐变成了国家的主流思想,编教材的人牛了,教材也跟着牛了起来。后人就把这六种“教材”统一叫“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种典籍又叫“大六艺”。

孔子在古代的学院是什么(孔子的学校有哪六门必修课)(1)

《诗》,是我国古代的民歌。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采诗官们摇着木制的铃铛,深入民间收集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

。后来孔子对这些民歌进行了编订,就变成了现在305篇的《诗经》了。

孔子在古代的学院是什么(孔子的学校有哪六门必修课)(2)

春秋时期典礼的种类很多,特别是在祭祀先祖时,你要恰当地朗诵一首诗。祭祀先祖,气氛肃穆香烟缭绕仙乐飘飘,你要是朗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情意绵绵的爱情诗,那就不对了,你先祖估计会从地下爬出来吓你,你爸爸回家会揍你。

在宴会的时候,也要用到诗。你请别人吃饭,要朗诵一首诗,这更要符合当时的情境。要是你请同学吃饭,敬酒的时候,你朗诵一首《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大老鼠啊大老鼠,别吃我的粮食”,那你同学肯定起身离去生气不理你。

孔子在古代的学院是什么(孔子的学校有哪六门必修课)(3)

再比如你是个外交官,到外国办外交,也得恰如其分地引用诗,你要是不懂,自然就会被别人笑话。宋国的外交官华定到鲁国来,鲁国人一首首背诵诗,华定一首也背不上来,可以说是“丢人丢到国外去了”。所以熟读并灵活运用诗,是“士”必备的技能。所以孔子强调“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不学好这门功课的话,你就不会好好地说话了。

《乐》,也是孔子的一门重要课程。学生们不仅要学习音乐的基本功,还要学习音乐理论和欣赏音乐。孔子本身是个音乐大师,在他的课堂上,孔子都是边弹琴边上课的,你要是不懂音乐,那你就是那头什么也不懂的牛,孔子就是“对牛弹琴”。孔子非常重视音乐教育,他把学习音乐作为一种修身的手段,是提高道德修养的必由之路。所以,五音不全的人上孔子的课,估计有点困难。

孔子在古代的学院是什么(孔子的学校有哪六门必修课)(4)

《书》,又称《尚书》或《书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古代设有史官,分左史和右史。左史记言,专门负责记载领导人的讲话和言论等。右史记事,就是按照年代记载国家发生的大事,用今天的标准就是大事记。孔子用它作为政治和历史教材来使用,主要是教学生从历史中学习从政技能,为以后做官做准备。

孔子在古代的学院是什么(孔子的学校有哪六门必修课)(5)

《礼》,主要内容是各种礼仪规范,如同武林秘籍一样,你按照上面的图示和说明,就能掌握那些复杂的礼仪规范了。孔子特别重视这个科目的成绩,当然,孔子更重视礼仪实践。按照“礼仪”的精神,孔子经常带着弟子们演习各种礼仪规范,哪怕是遭受挫折没得吃没得穿的时候,照样坚持。

孔子在古代的学院是什么(孔子的学校有哪六门必修课)(6)

《易》,在孔子之前,这是一本讲阴阳八卦、占卜算命的书,类似于在公园摆摊的算命先生手里拿的《麻衣神相》的那种。但我们绝不能小看这本书,它其实包含着深邃的哲学道理。否则以孔子不信鬼神的性格,也不会在晚年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研究这本书上去。孔子曾经自豪地说,再给我几年的生命,我就能把《易经》搞懂了。所以,孔子晚年夜以继日地学习《易经》,以至于把固定书简的牛皮绳弄断了几次,这就是成语“韦编三绝”的出处。

孔子在古代的学院是什么(孔子的学校有哪六门必修课)(7)

《春秋》,当时的《春秋》其实是泛指各国的历史。后来孔子亲自编著了《春秋》。和《尚书》一样,孔子拿它作为学生们的历史政治教科书。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图片作者!

节选自《穿越历史看孔子》。

孔子在古代的学院是什么(孔子的学校有哪六门必修课)(8)

| 征 | 集 | 原 | 创 | 稿 |

欢迎原创投稿及推荐优秀文稿。

最好您能够把中国传统文化讲得透彻、明白、好玩。

主编QQ邮箱号:876325273

欢迎订阅好玩的国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