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景帝孙休墓(吴景帝孙休的皇后)

  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存在“近亲通婚”的现象,孙氏祖孙对近亲通婚的忌讳极少,导致东吴内部的“婚姻无序”。孙休是东吴第三位皇帝,他的婚姻与父亲孙权、弟弟孙亮一样,也是典型的近亲通婚,他的妻子就是景皇后朱氏,野史记载其名为朱佩兰。

  朱氏出身江南世家吴郡朱氏,她的母亲是孙权幼女孙鲁育,父亲朱据是东吴重要官员及将领。孙休是孙权的第六子、孙鲁育的弟弟,他与朱氏就是舅舅与外甥女的关系。朱氏与孙休的婚事是孙权亲自指配的,赤乌末年(250年),15岁的朱氏嫁给了孙休。两年后,孙休受封琅琊王,朱氏随之成为朱王妃。

吴景帝孙休墓(吴景帝孙休的皇后)(1)

  朱氏性格温柔,气质出众,举止落落大方,虽然隔着辈分,但夫妻二人婚后非常恩爱,先后生下四个儿子。他们先是在虎林居住,后因受到权臣孙峻的猜忌,被迫迁居丹阳。随着东吴朝廷内部帝王权臣的相互博弈,本来离皇位较远的孙休,在弟弟孙亮被废黜后,被孙綝立为皇帝,朱氏则被册立为皇后,他们的长子被册立为太子。这一年,朱氏28岁。

  丈夫是皇帝,儿子是太子,按理说朱氏身为后宫之主,之后的人生应该顺风顺水、享尽荣华富贵,但世事难料,这时的朱氏肯定想不到她生命中最后几年,竟然过得如此艰难。

吴景帝孙休墓(吴景帝孙休的皇后)(2)

  永安七年(264年),孙休在而立之年英年早逝,留下了朱氏和年幼的儿子,朱氏被群臣尊为皇太后。按理说孙休已立太子,应该有太子登基,但当时蜀汉刚刚灭亡,交趾又数次叛变,东吴政权动荡不安,太子过于年幼,群臣认为应该立年长稳重的君主。孙休生前的宠臣张布和濮阳兴试图迎立孙休的侄子孙皓为帝,朱氏贵为皇太后却没有什么主见,也没有多少话语权,她听从群臣的意见,同意孙皓继位。

  永安七年(264年)八月,孙皓登基称帝。九月,孙皓改生母何姬为皇太后,朱氏被贬为景皇后。孙皓折辱了朱氏,却又试图讨好她,将朱氏母亲的遗体改葬于海宁,但在甘露元年(265年)7月,孙皓却又逼死了朱氏。孙皓对外宣称朱氏因病去世,但治丧都只是在一个偏殿小屋,群臣有什么能不明白呢?

  孙皓为什么如此反复无常,我们如今已找不到原因,只是三十多岁便香消玉殒的朱氏令人惋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