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会出什么毛病(iPad是否还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ipad会出什么毛病(iPad是否还有起死回生的可能)(1)

文/杨君君

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Apple Watch上时,有谁还记得那大明湖畔的iPad!

根据最新苹果财报数据,在第一财季,iPad销量为2142万部,虽然实现了74%的环比增长,但同比幅度却下滑18%。相应地,iPad第一财季营收90亿美元虽然实现了环比增69%,但同比降22%。

这一数据意味着,2015财年第一财季ipad的销量不但少于2014财年第一财急2600万部,更比2013年同时期还少148万部。

这在ipad的历史上还属首次。

基于此,美国凯基证券分析师郭明池预测,2015年第一季度iPad销量仅1010万台,环比下滑52.7%。第二季度iPad销量将更凄惨,仅能售出780万台左右,环比下滑30%至40%。

不得不说,一向傲娇的iPad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酷的危机。

对于iPad下跌的原因,几乎所有人都归咎于其的尴尬定位,夹在iPhone和mac之中,有点不上不下——跟iPhone相比,缺少了移动性,跟mac相比,缺少了商务性,最终的定位大多沦为孩子手里的玩具或者“床上用品”——睡觉前看看视频。

甚至连库克都自己调侃,“不少用户在Mac和iPad对比中,选择了Mac。在iPhone和iPad中对比中,并最终选择了iPhone。”

除此之外,有不少人将iPad下跌归咎于“iPad的质量实在太好,实在找不到一个给iPad2升级的理由”。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数据表明各个型号的ipad在中国具体的覆盖量,但相信坚守在iPad2甚至iPad3的用户绝对不在少数。

当然,对于iPad升级缓慢,你也可以换个角度理解,“iPad的创新力度不够,历代iPad只是单纯的配置提升,没有太多的创新”……其实也没错。

但在我的理解中,乔布斯在推出iPad伊始,给其的定位就不是一个类似于iPhone这样的“快消”产品。在iPad刚刚推出之时,正逢电子书阅读器kindle和上网本大行其道,乔布斯推出iPad的初衷,原本也是去颠覆这块市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iPad已经完成了使命,因为在iPad2出现之时,平板电脑的概念就已经溃不成军。而对于后面出现的历代iPad,其根本上还是属于库克式的机械化的升级。

科技创新或许远远不是所谓的上帝掷骰子的游戏,也不会包含所谓的“计划好”的战略,过多的解读会让上帝多一个笑料,真相往往要比大家的想象要简单的多。

不过,对于iPad来说,想要止住目前下滑的颓势,似乎唯一的办法就是跳出所谓库克式的复制,重新给iPad做一个定位,拿出真正创新的东西。这一点从乔布斯身上倒是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我们知道,iPad推出之时,乔布斯给予iPad本身赋予的定位就是“给那些想要得到更好的使用体验的人推出的一个新的产品,这款产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绝对可以秒杀电子书和上网本”。

从这段话中有没有感觉到一些些机会?

当年乔布斯用一个iPad打败了电子书和上网本,而现在随着人们对上网需求的不断增多,使得在不同的场景下开始逐渐需要不同的设备来满足需求,同样,“这也是一个给那些想要得到更好的使用体验的人”提供新产品的机会。

令人感到高兴的是,不知道是出于有心或者无心,苹果近几年在iPad上面的发展也是在进行需求拆分。

iPad mini,有没有像当年的电子书阅读器?尺寸缩小的iPad mini其最终作用就是希望方便人们携带,而使用场景则无外乎于地铁、公交上面看书或者看电影。

iPad pro,这是一款传闻已久的产品,在传说中,这款新的产品将带有触控笔的功能,并且会有外接键盘,有点类似于微软Surface。这里要插一点,不少人用Surface的并不成功来佐证iPad pro的失败,但似乎这并不能成立。

我们知道,乔布斯并不是第一个提出“平板电脑”概念、甚至将其作为产品的人,而真正第一个提出这个概念的正是微软的比尔-盖茨,但最终的结果却是,iPad一经问世,以WinCE为操作系统的MID平板立马溃不成军。

很多人将这种现象命名为“苹果魔力”,不错,就是这种魔力,让苹果从来不做“先驱”,却能够给我们提供足够多的想象空间。

iPad Pro,苹果赋予他的意义,其实更多的也在于“更便捷”的办公方式,这……和上网本有何区别?

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一个王朝在颠覆另一个王朝之后,其社会的本质并不会发生太多的变化,依旧是农民当佃户,地主收租子,唯一的改变就是姓刘的农民打败了姓项的地主,从而自己当上了地主。

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意识,通常还会为看到“热闹”而弹冠相庆,但之后,农民依旧是农民,规则还是要继续执行下去。

当旧时代的iPad已经完成了颠覆的使命,是时候让新时代的iPad坐上地主的宝座,开始指制定属于自己规则的时候了。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杨君君杂潭”或者添加微信yangjunjun420与作者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