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线城市打拼(我在二线挺好的)

在二线城市打拼(我在二线挺好的)(1)

“北京太大了,显得我们微不足道。”

这是《我在他乡挺好的》电视剧中乔辰夕说过的一句话,剧中四个女孩从小镇来到了北京打拼,这种“北京生存影鉴”的电视剧并不少,但相较于那些明明都是外来打工人却能住得起北京一百多平的房子不一样,这部剧的编剧终于接地气了一回。

在二线城市打拼(我在二线挺好的)(2)

很多人在这部剧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早上上班拥挤的地铁、领导下班就要交的半年度总结、遇到黑中介之后拿不回来的房租,还有压垮胡晶晶的网贷和拒绝无效加班被辞退的工作…….

大都市中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二线城市打拼(我在二线挺好的)(3)

在很多影视和文学作品中,一线城市生活的人总是会被”优待“,好似这群人的生活更加具有被看见的价值,也更有向上生长的力量,可能他们的奋斗更符合创作的张力,而非一线城市的人总是会被遗忘。

但只有在一线城市打拼才算是生活吗?在所谓的新一线或者二三线生活的人算躺平了吗?

这次想带你们看看这些在一线城市以外生活的人,他们也有着值得被记录的喜怒哀乐。

回到二线后,

工作不顺心我不敢直接辞职了

【夏花 28岁 长沙 教育机构辅导老师】

今年三月份我回到了长沙,北京、深圳、南京我都呆过。其实在长沙和一线城市生活没有让我感到有很大的差别,最大的差别可能就是工作机会。

北京工作机会很多,随随便便就能找到一份工作,但长沙不一样,工作机会没那么多,尤其是从一线工作了几年之后再回二线,自己对工作本身也会有更高的要求,找工作会更难。

以前我在北京的时候工作一不顺心就辞职,现在不行了,我学会了忍。

但我忍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我是为了考编而工作,我觉得在二线大家最终的归路就是进体制内,为了进体制大家都疯狂地卷。

在二线城市打拼(我在二线挺好的)(4)

(长沙橘子洲头6月30日的烟花 摄/夏花)

用三个词形容我的二线生活,那就是奋斗、焦虑和佛系。

我觉得愿意从一线回到二线,那肯定都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不然为什么要回来?所以大家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的程度甚至比在一线更高。

我可不认为回二线城市是躺平,在一线,我还可以醉生梦死一下,还可以活在当下,但二线不行,更加看清了现实,也更加明白了社会。

在实现自己的目标之前,我会焦虑,后来我想了想可能是因为我到了这个年纪了,焦虑会是常态,尤其从一线回到二线,进一家新公司,会发现很多同事都是98年、99年的,有时候年龄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有次会议被一个比我小的小组长批评了,我挺无语也挺愤怒的,毕竟我都工作这么多年了还被人说工作不太行。

在二线城市打拼(我在二线挺好的)(5)

在二线城市打拼(我在二线挺好的)(6)

(长沙半小时的天气变化,夏花说想自己能最终迎来第三张照片 摄/夏花)

但我回二线也不是想什么功成名就,我是想回来养老,在长沙至少我能买得起房子,离家又近,我会轻松一点、快乐一点,佛系一点。

生活很多方面不比从前,

但我觉得有人陪伴是最重要的

【羊羊 25岁 沈阳 汽车零部件工艺员】

包括上学我在沈阳呆的时间有5年了。大学毕业后去上海工作,但半年左右我就回来了,如果当时没有疫情,我可能会在上海多呆两年。

我家在东北,疫情反复之后从上海回家的交通不是很方便,节假日都没办法回家,自己一个人在外面会很想家,而且上海也没有很好的玩伴,唯一一个大学室友在上海,我们两个人隔得也很远。

总觉得自己一个孤零零的,而且也不想异地恋了,那个时候我男朋友在沈阳。

在上海找个搓澡的可费劲了,要不就要去那种洗浴中心,还很贵,我家楼下洗澡连洗带搓才25元。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在沈阳,有钱就是魔都、盛京,没钱就是上海、沈阳。

回沈阳之后的生活,用东北的话来形容就是“得劲儿”。

沈阳的地铁没上海那么拥挤,打车也便宜,房价低,我现在和男朋友一起生活有了自己的家,工作也还算称心,周末双休可以回老家看爸妈,下班之后和闺蜜约着喝喝酒,前几天还买了只小猫,没啥愁事。

在二线城市打拼(我在二线挺好的)(7)

(羊羊的男朋友正在撸猫 摄/羊羊)

我是一个非常得过且过的人,所以在哪都是躺平,之前看到过一句话“在世间,本就是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隐晦与皎洁”。

沈阳这边的公共交通没那么发达,演唱会等一些娱乐活动也挺少的,最让我奔溃的事情是自己想吃的那种只能短时间保存的东西都只在江浙沪一带,东北都不发货。

工作待遇没之前那么好,喜欢吃的吃不到,但我觉得有人陪伴是最重要的。

对了,我觉得上海和沈阳还有一个区别就是:上海人吵架只吵,无论多激烈都不会动手,沈阳一急眼可能就动手了!

不是很懂为什么很多人觉得,

在一线打拼才算不浪费青春

【禾子 26岁 南京 自媒体内容运营】

在南京生活的第三年,公司没有直达的地铁,每天上班最讨厌的事情就是挤公交,你们以为南京早上公交车上最多的是上班的年轻人吗?

错!很多都是老年人,我经常会想,这些老人为什么不能和我们错个峰呢,后来我买了一辆电动车,两个字:舒服!

虽然这次疫情,南京被骂的很惨,但疫情之前,在南京的生活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没有去北上广深工作过,只是旅游的时候去过,人来人往面色匆匆,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那些城市让人窒息。而且看到父母白头发逐渐增多,我也想多陪陪他们,不想离家太远。

在南京生活的节奏不快也不慢,是在我能接受的范围内,而且也总会遇到一些暖心的事情。

有一次,早上的时候明明还没下雨,下午突然下起了雨而且越下越大,我就想完了,早上应该把电动车盖上雨衣,结果下班之后去看,车筐里的雨衣居然被盖在了电动车上,不知道是哪个人帮我盖上去的。

虽然事情很小,但很感动,就是陌生人之间的小温暖带来的感动。

在二线城市打拼(我在二线挺好的)(8)

(禾子发的朋友圈 摄/禾子)

有朋友去了一线城市工作,说实话挺羡慕他们的高工资,有些人也会劝我去一线城市闯一闯,我就会怼他们:“咋?你看不惯我在南京逍遥自在是吧”。

我其实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年轻的时候必须要去一线城市闯闯才算不浪费青春,我在南京有自己喜欢的工作,有自己的朋友,也能接触到很多有意思的人和事,我一直珍惜着每一天。

在二线城市也会遇到职场PUA

【刘二宝 23岁合肥 项目管理】

我在合肥工作一年了,之前在马鞍山上学,因为刚毕业想要找个城市过渡,正好这边收到了offer,所以就过来了,同时也是是因为在安徽也呆久了,习惯了这边的生活方式。

在合肥这边生活很安逸,因为离家近,可以经常回家,同时合肥又是省会城市,但总体这边生活节奏不算快,生活和工作也能做到平衡,感觉在这个城市大家看起来都挺幸福的,不像北上广的人们压力那么大。

在二线城市打拼(我在二线挺好的)(9)

(合肥合柴1972建筑 摄/刘二宝)

但我觉得合肥这边的物价并不便宜,我对这边的交通也不是很满意,动不动红灯就是99秒,而且很多地方都在修路,分岔路高架桥也太多了,有时候也会有一种陌生感。

之前一份工作遇到一个可以吐槽无数遍的领导,同时也遭受到了职场PUA,当然这其实和公司有关系,无论是一线还是二线,职场PUA应该会有很多人遇到。

遇到职场PUA之后我就裸辞了,裸辞之后就觉得自己在这个城市好像是一个陌生人,不被这个城市包容,但好在这边还有很多朋友,可以约着聚聚,然后就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

我觉得在二线工作不算躺平吧,当然我的人生宗旨就是能摸鱼就摸鱼,摸不了鱼就搬砖。

工作的压力并没有因为几线而不同

【Reona 23岁 珠海 广告专员】

两年前我来到了珠海,因为觉得珠海没有一线城市节奏快,风景好,离家近,还是个粤语城市,所以我就留了下来。

我之前在北京和深圳工作过,一线城市的东西都是齐全,基本上各种奶茶的品牌都有,而且新品也都会优先在一线城市推出。

但一线城市物价也高,四五年前在深圳吃一碗凉面就已经是10块钱,如今在珠海一碗凉面才5块钱。

一线城市人来人往,挤地铁人们也光鲜亮丽,有时我不免会有落差感,二线就算没有地铁,公交也可以满足出行需求,慢悠悠的,多见老人和小孩,很少见到同龄人。

在二线城市打拼(我在二线挺好的)(10)

(迷你冰室门票 摄/ Reona)

但无论是在一线城市,还是在二线城市,我都是一样在打工,工作的压迫感也没有因为几线城市而减轻。

二线城市工作没有足够完善的制度保障,最常见的是双休和加班费没有保障。而且除非在特定的场所,否则很难见到年轻人,我也很少能交到朋友。

文化类的活动比较少,尤其街头文化,来珠海两年从没听说过有街舞比赛,闲时最常去的是海边,没什么可消遣的娱乐。

我去年曾在一家木作手工坊工作,工资不高且经常加班,但这份工作胜在有趣,就坚持下来了。

当时我每天接触到的都是好玩的年轻人,其中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男生带女朋友来做木戒指,作为送给女朋友的生日礼物,他是从学校逃了晚自习出来的,戒指做到一半问我能不能选歌播放,他点了自己的一首歌《新世纪大酒店》。

男孩轻轻rap,他女朋友也跟着,简直“夫唱妇随”。

木作坊里还经常能见到LGBT群体,大家都自然随性,和普通情侣无异。

在二线城市打拼(我在二线挺好的)(11)

(Reona做木作的双手 摄/Reona)

但也因为是二线城市,做木作的人并不多,加上疫情的缘故,木作坊生意逐渐下坡,老板请不起员工,自己单干了。

从那儿离职后,我又恢复了两点一线的上班生活。

在二线城市打拼(我在二线挺好的)(12)

无论是依旧在一线打拼的,还是从一线回到了二线城市,或者是一直在二线城市的,这些人因为梦想、因为自由、因为爱停留或离开,没有对和错,也没有高低之分,因为他们都在努力的生活着。

“我曾想靠自己的努力在这座城市拼杀出一席之地,也曾在坚守还是离开之间彷徨不决,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无论一个人走到哪,心安的地方,就是故乡。”

在二线城市打拼(我在二线挺好的)(13)

每个城市都很大,但努力生活的我们也都很伟大,因为我们是自己的英雄。

所以无论是在哪线城市生活,心安即吾乡。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