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为什么3000越甲可吞吴(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勾践)

在蒲松龄的书斋之中曾贴着这样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幅对联是颜迈为了赞扬蒲松龄先生的坚忍不拔而赠送给他的。对联的上联讲的是西楚霸王"项羽"想要背水一战、不给自己留后路的事件。然后下联的"卧薪尝胆"则是对越王勾践,忍辱负重最终成功复国的励志故事。我们都知道越王勾践在敌国内部可以说是为了复国,什么都可以忍、什么都可以做。成功复国也是不负他曾经吃过的这些苦头。我们都知道皇天不负有心人,勾践最终成功复国,找回了颜面,这些都是我们所熟知的部分。那么后来的勾践怎么样了我们就很少听到了。

勾践为什么3000越甲可吞吴(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勾践)(1)

曾经风光无限,有着想要一举拿下吴国雄心的越王勾践,在自己的一时大意之下,到时越国在交战之中全军覆没。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日后再做打算,勾践的忠臣"范蠡",立即恳请勾践先假装投降。让勾践暂时放下自己作为越国君主的优越感和娇贵气,即使成为被软禁的君主也暂时忍耐。因为只有先保全性命才有恢复国家大业的可能,如果在战乱之中被杀死,则代表越国真的再无可能。

勾践为什么3000越甲可吞吴(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勾践)(2)

勾践的臣子范蠡,可是个不容小觑的人物。他可以说是一位奇才了。不仅精通军事上的谋略、而且在为人处世之道、已经经商之道、为官治理国家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方法。就是不论你问什么他都能给你解答的详尽,颇有策略。可以说如果没有范蠡,就不会有勾践的卧薪尝胆,更不会有后面的吞吴复国。范蠡可以说为了勾践能够复国花了不少心思和心血。

回国之后,勾践就想举兵报仇,范蠡多次阻止。最终,越国抓住吴国杀死名臣伍子胥,一举攻打下吴国,并杀死了吴太子。那个时候勾践还是想要赶紧把吴国扫平,但范蠡认为没有十足的把握彻底歼灭吴国,就退兵言和了。

勾践为什么3000越甲可吞吴(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勾践)(3)

吴王杀掉伍子胥已经三年了,勾践就问范蠡可以去进攻吴国了吗?范蠡回答是不可以。一年以后,勾践又问范蠡,这下可以去进攻吴国了吗?范蠡回复到可以。结果就如同范蠡料想的那样,越国的军队大败吴国军队,最终于公元前473年,灭掉了吴国,称霸各国。

但是当越国称霸之后,向范蠡和文种这样的功臣,成了勾践不得不除的心头刺。

勾践为什么3000越甲可吞吴(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勾践)(4)

范蠡早就知道勾践是个不能同甘共苦的人,为了保命,他假死逃过了一劫,保住了自己的性命。然而文种,却惨遭勾践杀害。从此勾践的人才流失就非常严重,最终不敌楚国,从此灭亡。

明明吃过了那么多的苦,又能忍辱负重,却不能善待那些曾经用心帮助他的忠臣,实在让人寒心,不能有福同享的勾践失去了能够对他忠心耿耿的人,这样的国家就算辉煌过又能撑多久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