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演变口诀(越原始越深刻)

汉字的演变口诀(越原始越深刻)(1)

人类最初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之后逐渐发展两大类,一类叫拼音文字(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等等),另一类叫非拼音文字(汉字和水书)。

拼音文字是线形的,给你一个字母,你看不出任何意义,只有当一串字母像一条线那样组合起来,才产生意义。然而,作为方块文字的汉字则不同,每个字都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举个例子,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文字的信息熵的比较如下:法文3.98比特,西班牙文4.01比特,英文4.03比特,俄文4.35比特,中文9.65比特。由此可见,拼音文字的信息熵小,差别不大,而汉字的信息量最大。


(123)次

汉字的演变口诀(越原始越深刻)(2)


字形演变:

汉字的演变口诀(越原始越深刻)(3)


本义溯源:

甲骨文“次”画了一个跽坐(指两膝着地,小腿贴地,臀部坐在小腿及脚跟上。为古人的通常坐姿)之人,强调其张开大嘴,然后打喷嚏,喷出许多唾沫星子。“次”的古音读作“qì”,为打喷嚏的拟音。

汉字的演变口诀(越原始越深刻)(4)

画这样一幅图想表示什么呢?一个人坐着,不停地打喷嚏,表示其身体欠安,也就是说,此时的身体状况比平常要差许多。由此会意出“不佳”、“差一等”之意,再引申出“次要”、“次序”等义。

金文“次”的字形基本承接了甲骨文,也是一个人张大嘴然后猛烈地打喷嚏,唾沫星子乱飞:

汉字的演变口诀(越原始越深刻)(5)

金文“次”

身体欠安,需要静养,因此“次”又引申出“住宿”、“驻扎”之义。如《左转·襄公十八年》:“楚师伐郑,次于鱼陵。” 白话文就是:楚军进攻郑国,驻扎在鱼陵。

汉字的演变口诀(越原始越深刻)(6)

大篆“次”

汉字的演变口诀(越原始越深刻)(7)

小篆“次”

身体不适,往往喷嚏一个接一个,因此,“次”又有量词“次数”的含义。

隶变时,“次”变成了从二从欠,之后楷书便承接了隶书的字形:

汉字的演变口诀(越原始越深刻)(8)

隶书“次”

汉字的演变口诀(越原始越深刻)(9)

楷书“次”

综上所述,“”的本义:不断打喷嚏,表示身体欠安。引申出“不佳”、“差一等”之意,再引申出“次要”、“次序”、“次所”等义。


衍生含义:

汉字的演变口诀(越原始越深刻)(10)


延伸了解:

在精益生产的观念中,次品是什么?

次品是指产品的外观或某些次要质量特性低于标准,但仍可按原定用途使用的产品。

传统的生产方式将一定量的次品看成生产中的必然结果。这是因为,在保证生产连续的基础上,要通过对检验成本与质量次品所造成的浪费之间的权衡,来优化质量检测控制点,结果比如会产生一定量的次品。

但是在精益生产的观念里,凡是不符合顾客对价值需要的都是浪费,因此,次品不可接受。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废品、次品,会在原材料、零部件、返修所需工时数、生产这些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资源方面产生浪费。

汉字的演变口诀(越原始越深刻)(11)


其他汉字解释:

安 、 慈 、 丹 、 福 、 功 、 好 、 家 、 和 、 静 、 康 、 乐 、 利 、 命 、 能 、 宁 、 仁 、 善 、 生 ......

汉字的演变口诀(越原始越深刻)(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